葛爱冬
2017 年1 月25 日,站在2016“感动龙江”年度人物颁奖台上,代刘洪霞领奖的佳木斯电视台副台长程建国心绪难平——再过两天,就是英年早逝的同事刘洪霞一周年的忌日。这一刻,刘洪霞的同事们仿佛又看到了她那张总是透着质朴的笑脸,坐在电脑前字斟句酌的神情;仿佛又听到她用行动践行媒体人使命的一曲曲敬业之歌!
1999年,刘洪霞从黑龙江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佳木斯电视台新闻部做新闻综合编辑。从此,她和新闻结下了不解之缘。
新闻综合编辑承担着新闻信息策划、搜集、处理、加工、编排等诸多重要职责,是把好《佳木斯新闻》质量的第一道关口。这个岗位责任重、压力大,需要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新闻专业素养方能胜任。按常规,新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一般需要干过几年记者后才能转任编辑岗位,而当单位领导直接把新闻编辑这副担子交给刘洪霞时,她欣然接受了。
初入这一行,每天接触大量涉及领导活动、会议消息、社会新闻等方面的报道稿件,给刚参加工作的刘洪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鲜感,也激发了她求知的欲望和好胜的斗志。她很快适应了编辑这个角色,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可以熟练地独自完成整期节目的编辑制作。同事们都非常看好这个勤学敏思、阳光上进的小姑娘,认为她是一个当编辑的“好苗子”。
质朴、勤奋、敬业,刘洪霞全身心投入到这个看似单调枯燥的工作中,像一颗铆钉一样,将自己牢牢钉在《佳木斯新闻》编辑岗位上。2010年,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那天,她激动地向党组织表示:“我所从事的新闻工作,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我要为之努力奋斗的事业。”
新闻部的年轻人走了一拨又一拨,而刘洪霞的岗位却始终没变。
家人看她干编辑工作实在太辛苦,都劝她跟领导说说换个岗位。以她的资历和条件,这个要求并不过分,领导也会充分考虑,可刘洪霞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她说:“虽然工作辛苦些,可我累并快乐着,这辈子也不想离开新闻编辑工作。”
日复一日地编辑审稿,对于业内人员来说,有时难免会产生职业疲劳,可刘洪霞一看到新闻稿,就立刻进入兴奋状态;不管在什么场合,只要一说到新闻,就立马侃侃而谈,一副乐在其中的样子。即便是身患重病住进医院,同事去看望她时,她还在关切地询问谁来替她的班,和大家一谈到《佳木斯新闻》,她那灰蒙蒙的眼神霎时就有了光彩。
在新闻部,刘洪霞有一个绰号叫“刘快手”。
前些年,编辑工作使用对编机,她可以熟练地双手操作,编排的速度快、效率高;后来,台里引进了非线性编辑系统,她又是第一个学会操作的。随着她的手指翻飞,编辑机上一帧一帧的画面完美对接。
《佳木斯新闻》时长仅15分钟,每天18时15分准時播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面对如此多的信息,要想推出一期高质量的新闻节目,还要确保播出不出差错,绝非易事。
刘洪霞对工作一丝不苟,只要记者将新闻稿件交给她,她就要反复推敲、用心揣摩,看是否符合新闻传播规律,是否适应主持人播音风格,甚至有些报道市领导活动的新闻稿已由市委秘书长把过关了,但她只要觉得个别表述不合适,就尽心尽力加以完善。刘洪霞的“较真儿”在台里是出了名的,特别是对年轻记者的稿子,大到一句话,小到一个标点符号,往往一改就是一整篇稿纸,有时甚至推倒重来。
每天下午3点之前,刘洪霞就把一组15分钟的节目编完,以便预留些时间,随时追加新闻或做必要调整。节目编完后,她要翻来覆去看上好几遍,只要发现一个画面有瑕疵,就要花费至少半个小时把带子从头到尾串一遍,确保二十四分之一秒为一帧的画面全都对接完美。她干编辑工作17年,凡经她手编排的新闻,没有发生过一起误播、漏播事故。
精湛娴熟的业务,精益求精的态度,让刘洪霞具备了驾驭重大紧急新闻编排的超强能力。2000年8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到佳木斯视察工作。由于事件重大,所有新闻单位统一用通稿,而稿子直到播出前不到两个小时才传到,编辑要保证编排过程万无一失。
同事们都记得那个难忘的场景:小小的编辑室里,刘洪霞的双手放在编辑机键盘上,操作紧张而有序。她的身后站着记者、主任、台长,十几双眼睛盯着她,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和期待。肩负如此重任,她从容、冷静、沉着,仅用一个多小时就顺利完成了配声、插画面、上字幕、后期合成等一系列工作,确保了重大新闻在当晚正点播出。
如何让《佳木斯新闻》既有政治性,又有观赏性,提高节目收视率,是刘洪霞经常思考的问题。平时,她注意每天一组新闻节目的整体风格,并适当增加一些串联词的运用,力求编排得更加丰富、新颖。2002年,电视台围绕党的十六大主题要发一组报道。为了将这组新闻编排得更加出彩,刘洪霞提前将十六大报告全文抄下来,逐段逐句深读细悟,并站在观众的角度上,用生动鲜活的语言解读十六大精神。新闻播出后,社会反响非常好——枯燥的新闻播活了。
一个好的新闻编辑,绝不仅仅会串片子就行,还得有策划能力和创新意识。刘洪霞经常向部主任和记者提出新闻采访建议,并善于在新闻编排中融入自己的创新性想法。
2004年,农业产业化拉练现场会在桦南县举行,本来部主任安排只就现场会情况发条消息,但刘洪霞却觉得这样做新闻有些单一。于是,当记者还在前往桦南采访的路上时,她就给其他几个县(市、区)打电话约稿。最终制作出来的节目,既有现场会的实时报道,又有每个县(市、区)各加的15秒画面,全景展现了佳木斯全市农业产业化取得的阶段成果,让整条新闻更鲜活生动。
多年来,刘洪霞所编辑的《佳木斯新闻》多次在省广播电视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被评为佳木斯市电视台的名牌栏目。
在电视台,编辑工作是“好人”不愿干,“赖人”干不了,既没有记者接触人脉的广泛,也没有主持人抛头露面的风光。刘洪霞整天与一台编辑机做伴,默默无闻,任劳任怨。
新闻部为数不多的几个编辑中,刘洪霞干的时间最长,也最辛苦。每天往往是记者和其他编辑都下班了,编辑机前只剩下她一个人在坚守,直到当晚新闻安全播出,她才能踏上回家的路。
在同事的眼里,刘洪霞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只要往编辑机前一坐,就全心身地投入工作之中。每天早晨一上班,她就进入了“新闻”时间,与记者沟通当天的采访稿件,向各县(市)电视台组稿。在电视台四楼新闻部的走廊里,人们经常看到她一路小跑着去送片。单位没有食堂时,中午她就买个盒饭,快速就餐后立即投入编辑工作。因为她知道,播出前经常会有无法预见的插播新闻,领导审片越早越好,在时间上能抢出一点儿是一点儿。
加班加點是刘洪霞的家常便饭。无法统计17年来她究竟加了多少班,放弃了多少个节假日,不管春夏秋冬,无论白天黑夜,只要领导一个电话,她就匆匆赶赴工作岗位。
2003年的抗“非典”期间,刘洪霞一直处于临战状态,随时待命,随时出发。记者采回稿子,她马上编辑,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加班。持续的夜班白班连轴转,让她的生物钟紊乱,严重失眠,本来就瘦弱的身体一下子掉了5斤多。
2004年,刘洪霞待产前一个月,行动已经很不方便了,可她挺着大肚子,每天仍坚持从三楼编辑室“爬”到六楼播出部去送片,每天往返好几趟。同事们实在看不过去,要替她送片,可她却说:“这是新闻纪律,是责任编辑分内的事儿。”
2013年冬天的一个周日晚上,暴雪天。22点30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刘洪霞从睡梦中叫醒。原来是部主任安排记者当晚采访环卫工人连夜清雪的新闻,需要在第二天早上6时30分播报。接到指令后,刘洪霞立即赶到单位,着手新闻编排的前期准备工作。待记者采访结束回到单位,她马上跟进编辑,一直忙到次日凌晨3点多。工作结束后,她和两位同事步行走回家。早上上班时间一到,她又准时出现在编辑室里。
由于一些特殊原因,有段时间刘洪霞独自担任编辑,连续工作近80天。因为过度劳累,她病倒了,但还是一边打针吃药,一边加班。
做新闻编辑工作17年,她唯一的一次请假是2010年最疼爱她的姥姥去世,回老家奔丧。记者黄荣鑫替她做了两个星期的编辑。当她回到单位,黄荣鑫像看到救星一样对她说:“刘姐啊,不当编辑不知道当记者有多幸福。这两个星期,我真是体会到了你的不容易。太遭罪了!这么多年你是怎么坚持过来的呀?!”
在同事看来,干编辑工作既枯燥乏味,又总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编辑帮记者改稿,辛辛苦苦编出的片子,获奖的都是记者;编辑加班加点工作,也不比别人多挣一分钱。这么多年来,与刘洪霞同时参加工作,甚至比她晚到电视台的同志,转岗的转岗,提干的提干,唯独她的职位始终不变。主管台长也曾多次找她谈话,问她有什么想法,可她却说:“领导不用照顾我,现在编辑人手少,我干这项工作挺顺手的,这个岗位更适合我。”
干新闻往往生活不规律,台里很多年轻人经常来不及吃早餐就赶到工作岗位,细心的刘洪霞就在家烤蛋挞、蛋糕、饼干等小点心,拿到单位和同事们一起分享。播音员王燕喜欢吃水果,刘洪霞就隔三差五去早市买来时令水果,洗干净后放在她的办公桌上……刘洪霞把同事看作自己的兄弟姐妹,这种姐姐般的温情让年轻记者一想起她来心里总是暖暖的。
刘洪霞不仅生活上关心同事,工作上也给予同事真诚帮助。黄荣鑫刚到电视台工作时,热情高涨,每天都乐此不疲地忙着采访、写稿,可一连几次,他辛辛苦苦写出的新闻稿都被刘洪霞“枪毙”了,这着实让小黄郁闷了好一阵子。刘洪霞主动找小黄谈稿,在充分肯定他工作热情的同时,逐篇逐段地帮他分析稿件存在的“硬伤”,从导语的切入到角度的把握,从电视的风格到语言的运用,说得小黄心悦诚服。在刘洪霞的启发和鼓励下,小黄逐渐掌握了新闻的采访和写作技巧,发稿越来越多,有的报道还上了黑龙江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头题”。刘洪霞亲切地称他为“黄头题”。
在电视台,无论是新同志还是老记者,都能感受到刘洪霞的热情。老记者滕战友采访任务多,有时来不及编片就匆匆赶往下一站,刘洪霞就把本不属于自己的编片任务担下来。有人劝她,这样做不值,可她却不以为然:“啥应该不应该的,都是台里的工作,分那么清楚干啥?”
神圣的责任,沉重的压力,再加上长年超负荷的工作,让刘洪霞这个昔日看上去有些文弱的女孩,迅速蜕变成电视台公认的“女汉子”。她瘦弱的身体仿佛积聚着巨大的能量,直到2015年7月身体出现不适,骨头疼、腿疼,晚上疼得睡不着觉。最初,她以为是腰间盘突出,仍坚持上班。坐着编辑片子疼得实在受不了时,她就站着编,甚至不得不躬着身子工作,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了。
2015年9月,刘洪霞病情加重,不得不住进医院,被确诊为胆管细胞癌晚期,存活期最多半年。刘洪霞的丈夫李明一直想隐瞒下去,怕一旦说出来会影响刘洪霞的情绪,不利于治疗,就偷偷把诊断和药方扔掉了,但细心的刘洪霞还是根据病状、吃的药,上网查询印证了自己的判断。知道真相后的刘洪霞很释然,不但没有掉一滴眼泪,反而劝丈夫说:“其实也没啥大不了的,从今天开始,我要和癌症斗争到底!”
当台领导带着大家的心意去看望她时,身体极度衰弱的刘洪霞在丈夫的搀扶下强打精神坐起来,脸上仍然挂着浅浅的微笑:“我很想念大家,等病好了,就能重返工作岗位了。”
但刘洪霞还是没能等到重返工作岗位的那一天。2016年1月27日,无情的病魔夺走了她年仅39岁如花的生命。
刘洪霞走了,熟悉的《佳木斯新闻》片尾曲再度响起,字幕里却再也见不到那个诗意的名字,她已化作一片红霞,飘向遥远的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