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业凤
苏联著名文学理论家巴赫金提出了对话理念之后,很快便受到教育界的关注,时至今日,仍为各条战线上的教育工作者所推崇。
以对话理论作为基础,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有了全新的理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事实上,如果对一代教育大师叶圣陶的阅读教学思想仔细品读,我们不难发现,他的一些论述对我们当前研究、探讨对话教学仍具启示与指导意义。
一、读者与文本的对话
叶圣陶在1937年1月的《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说:“文字是一道桥梁, 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这里的“读者”自然包括教材编写者、老师和学生。
(一)编者与文本的对话——寻找文质兼美的“例子”
1949 年,叶圣陶在拟定的《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中指出:“教材的性质同于样品,熟悉了样品,也就可以理解同类的货色。”1978 年,他再次强调:“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就要求教材编写者能从浩如烟海的作品中寻找到文质兼美的“例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材选文要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独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各种类别配置适当,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这里的“典范性”和叶圣陶所说的“样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那么,作为“例子”的语文教材应该具有怎样的作用呢?叶圣陶在1962 年写给人教社中学语文编辑室的一封信中说:“所选为语文教材,务求其文质兼美,堪为模式,与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之增长确有帮助。”
而要选出这样文质兼美的“例子”,叶圣陶认为对选文必须进行深入研读,在深入研读之后进行修改加工。这个修改过程必须要顾及语言表达(文)和思想情感(质)两方面,这就要求教材编者有很强的责任心和相应的写作经验。看到有晦涩难懂的地方,就要把它改得明白易懂;看到有不完善周密的地方,就要把它改得完善周密,哪怕是一句話、一个字也不放过。凡此种种,正是教材编者与文本的对话,这一重对话也是接下来几重对话的基础。
(二)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揣摩典范文本的“妙处”
叶圣陶说:“一篇好作品, 只读一遍未必能理解得透。要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读过一遍再读第二遍第三遍, 自己提出些问题来自己解答,是有效的办法之一。”这里的“读”和“揣摩”其实就是读者和文本的对话。如果一个教师缺乏解读文本的能力,即使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也无法发挥好“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无法引导学生实现和文本的有效对话。
著名特级教师徐振维曾说过:“我要求自己上课前必须反复朗读课文,朗读, 默读,读全文,读重点句段,虽不能烂熟于心,也要做到确有所感,确有所悟,至少在课文的某些方面有个人的体会。我总是先读课文,确定目标,设计教学,有了基本的教学思路,才去读教学参考资料,补充、修正自己的想法。这样备课,上起课来才有个性,才能让学生活跃起来。”可见,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并不是按照“教参” 的套路去走,而是凭教师的阅读思路和经验积累走进文本,从“为学生学习设计教学”的角度,为满足师生对话需要,与文本进行对话。这种“备课性对话”首先要求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经验世界看待文本, 寻求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支点。其次,要求教师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指导学生阅读的思路,并把这种思路转化为课堂上的导读行为。
教师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还要学会借助单元编排、课后练习、教辅教参等手段,与教材编写者对话,弄懂教材编写者编入这篇文章的意图。在这样的充分对话之后,教师才能够发挥好“主导作用”,引领学生领略汉语言的神奇与魅力,展开高效而充满活力的对话阅读教学。
(三)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进行充分有效的“预习”
对于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叶圣陶先生十分强调“预习”,也就是在进入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课堂阅读教学活动之前,学生一定要先与文本进行充分有效的对话。
课前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有效的对话作用巨大。首先,“教学生预习, 最要紧还在让他们动天君。他们动了天君,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甚相合,就作比量短长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都有很高的价值”。其次,便于教师重导精讲,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只要待学生预习之后,给他们纠正,补充,阐发;唯有如此,学生在预习的阶段既锻炼自己读书,在讨论的阶段又得到切磋琢磨的实益,他们阅读书籍的良好习惯才会渐渐养成”。最终才能保证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高质量展开。
反之,“如果准备不充分,往往会与虚应故事的集会一样,或是等了好久没有一个人开口,或是有人开了口只说一些不关痛痒的话。教师在无可奈何的情形之下,只得不再要学生发表什么,只得一个人滔滔汩汩地讲下去”。这样就成了老师的“独角戏”,根本无法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要求。只有每一个学生都对文本作了深入的思考,有了自己的独特体验,在交流的过程中,才能达到深化文本、活跃思维、提升思想的效果。
二、读者之间的对话
(一)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养成讨论问题的“习惯”
叶圣陶认为要使课堂对话得以顺利展开,除了在课前进行充分有效的“预习”,“还得让学生在平时养成讨论问题、发表意见的习惯。听取人家的话,评判人家的话,用不多不少的话表白自己的意见,用平心静气的态度比堪自己与人家的意见,这些都要历练的。如果没有历练,虽然胸中仿佛有一点准备,临到讨论是不一定敢于发表的”。叶圣陶一语中的,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要养成讨论问题的“习惯”,教师就要舍得给学生提供“历练”的机会,主动给学生搭建讨论问题的平台,积极为学生创造大胆说话的氛围。
要实现学生之间的真正对话,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并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给学生留有思考和对话的空间。对于学生的不同见解,要给学生以充分表达的机会,同时允许学生保留不同的意见,让学生在民主、开放的对话过程中明辨是非,增强理解力和识别力,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养成讨论问题的“习惯”,形成平等对话的能力。
(二)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做好平等对话的“首席”
“这当儿,教师犹如集会中的主席,排列讨论程序的是他,归纳讨论结果的是他。不过他比主席还多负一点责任,学生预习如有错误,他得纠正,如有缺漏,他得补充,如有完全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他得指出来,加以阐发。”叶圣陶的这段话告诉我们,在生生对话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担当起组织者和倾听者的角色,还要适度參与,做好平等对话的“首席”:当讨论结束时,教师可以做一个简明的总结并板书出来,方便学生记录和课后复习;当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围绕枝节问题耗时过多,或者出现事实性错误的时候,教师就要出面干预、引领和启发;当学生经过预习、讨论、引导还弄不明白的,教师要“简单扼要地讲五分钟到十分钟”……可见,教师适当的诱导和提示在课堂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该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无论是新课标的阐述,还是叶圣陶的看法,都不约而同地反对传统逐句讲解的教法,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叶圣陶说:“教师引导学生用心阅读,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出问题,令学生思之,思之而不得,则为讲明之。”总之,“教师之主导作用在就学生已有之能力水平而适当提高之,使能逐步自己领会课文之内容与语言之运用,最后达到不待教师之讲解而自能阅读”。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我国一代教育大师叶圣陶的阅读教学理论、苏联著名文学理论家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有很多相容相通之处,两位“巨人”的思想理念具有难能可贵的前瞻性。我们在敬仰、怀念两位前辈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把他们的教育观念贯彻到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来,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开展读者与文本之间、读者与读者之间的多重对话,综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