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培娟
诗词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如何让学生爱上诗词,享受诗词学习成了我们迫切需要关注的一个话题。
一、尊重个性解读,诗意地洞悉诗词视界
诗词言近意远,讲究一个意境。很多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诗实际上是不可解的,要在一个字,那就是‘现,呈现,把诗所描绘的意象呈现在你的心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人生阅历、知识背景等迥异,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解读。即便同龄的孩子,因个人成长环境、阅读积累的不同,对“诗中情、诗中景、诗中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体悟,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故而,诗词教学中,教师切不可代替学生解读,要着眼整体,关注个体,引导学生个性解读,更多地产生独特的阅读感悟。
教学《示儿》时,在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大概了解诗句的意思后,我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古诗所描绘的意象,让他们自由品读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理解。
师(设境):陆游4岁那年,北宋就灭亡了,从此他跟家人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一生都在为抗击金兵、收复中原而奔走、呐喊,他多么渴望祖国能早一天统一呀!他盼啊,等啊,一年一年又一年,这一等就是80多年啊,可是直到临死他也没能盼到祖国的统一,他死不瞑目啊!临终之际,他有太多太多的话想对儿子说,同学们,拿起笔,写一写吧。
(学生交流)
生1:儿啊,你可知道,我一生都想驰骋沙场,带兵收复中原,可惜这个愿望至死也没能实现,我死也不甘心呀!
生2:父亲就要走了,今生今世再也看不到中原收复了,这真是让我伤心欲绝。如果有一天朝廷收复了中原,你可一定要及时告诉我呀!
生3:儿啊,一想到中原的老百姓还在被金人欺负,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我就死不瞑目呀!
生4:你们也看到了,我们南宋朝廷只知道自己吃喝玩乐、醉生梦死,把统一九州大业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这怎能不让我悲愤交加呢?
师(推进):一声声叮咛,一遍遍嘱托,化成了这首临终遗言——
(生齐读古诗)
师(点拨):诗中哪个字最能表达诗人此时的情感呢?
生(齐):悲。
师(升华):是啊,此刻,诗人心中怎一个悲字了得!
这是一份壮志难酬的悲伤,一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这是一份爱怜金兵铁蹄下难民的悲痛,二读——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这更是一份对“西湖歌舞几时休”的悲愤,三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这一片段的教学,我充分尊重学生,给予自主学习的时空,在角色对话中,洞悉诗词作者的视界。于是孩子们从不同角度品读出了陆游的“悲”:有人读出了诗人为自己的“壮志难酬”而悲伤;有人读出了诗人为难民的“苦难深重”而悲痛;还有人读出了诗人为朝廷的“昏庸无能”而悲愤……有了这样来自内心的个性品味,学生才能真正走进诗作,走进诗人,进而走进自己,诗意地洞悉诗词无边的视界。
二、鼓励质疑思辨,诗意地领略诗词秘妙
执教《咏柳》一课时,我这样引导学生质疑发现。
学习要求:
1.自读古诗,结合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组内分享自己理解的诗句,不理解的字、词、句相互请教,小组不能解决的提交班级讨论。
师(引发):刚才合作学习时,各小组将讨论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标注在了黑板上,下面我们来交流。
生1:我知道“碧玉”是什么意思,就是把柳树比作是碧玉。
生2:我不同意你的说法,这儿是把柳树的叶子比作碧玉,这样才可以打扮大树呢!
师(鼓励):把词语放在句子中来理解是个好方法。
生3:我来解答“一树高”,我觉得“一树高”应该就是一棵高大的柳树。
生4:那为什么不说“一高树”呢?
师(点拨):这个问题提得好,谁能回答?(学生暂时沉默)
师(点醒):再读读诗句,注意诗的韵脚,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5:我认为这儿说“一树高”,是因为“高”和“绦”“刀”押韵,如果变成一高树,就不押韵了。
…………
如此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读书,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学生个个积极参与,学习积极性极为高涨。这样的诗词学习,想让学生不喜欢都难。
执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我则将学生的质疑思考由课内引向课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品质。
师:我们读出了六月西湖与众不同的壮美,杨万里的这首诗也因为写出了西湖的不同,所以名传青史。那么同学们再来看看这首诗,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1:我想问,这首诗看这题目就知道是送别诗,为什么它写的都是景色呢?
师:是啊,这个问题,凡是读到这首诗的人都会有这个感觉,这是怎么回事?
生2:我觉得他是想用西湖的美景来送他的朋友林子方走。
生3:我认为,杨万里是用西湖的美景衬托对林子方的一种情。
…………
师:关于送的问题,课后大家可以继续研究,带着这个问题走出我们的课堂。
诗词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独特的思考去发现,用自己独特的感受去发现。
三、倡导亲历实践,诗意地鉴咏诗词意境
执教《渔歌子》时,我没有生硬地将教参和自己对张志和“不须归”的解读灌输给学生,而引导学生结合古诗《江雪》,联系课前收集的相关背景资料,探究两个渔父有什么不同,从而读懂张志和的悠闲自得,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执教《石灰吟》时则这样安排学生活动:借助工具书,自学古诗,适当批注,弄清诗意,然后选择一个同学,从作者、背景、诗意、朗读、写作方法等方面进行挑战,课堂上气氛十分活跃。课堂上,我成功隐身,甚至隐退,变“教”为“学”,将古诗词的学习大胆交给学生自己去亲历实践,去合作探究,去发问挑战。课堂上欣赏到的是孩子们心智的全面活动、语文能力的尽情展示、生命活力的蓬勃彰显。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诗中的“绿”可谓神来之笔。据考证,作者在作诗的过程中曾先后多次修改,最后才选择了“绿”。如果把这些曾用过的字直接告知学生,无疑剥夺了学生创新实践的机会。基于此,我这样引导学生在创想实践中感受“绿”字的精妙。
(播放一段江南春来时的美景)
师(要求):小组讨论,如果你来写,除了“绿”字,还会用哪些字?
(一时教室内兴奋异常,学生先后说出了吹、过、来、抚、到、入……)
師(趁势):将这些字放诗句中读一读,比一比,你觉得哪个字好,为什么?
生1:用“吹”只是说明春风吹过了,那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感觉不到,而“绿”让我感觉到眼前出现了很美很美的绿色,很舒服。
生2:“过”字,让人感觉春风像个客人,一来就走了,而“绿”就感觉春风姐姐在这儿住下来了,而且把这儿打扮得很美了。
师(鼓励):你的想象力真丰富,一个绿字,就读出了色彩美、变化美。
生3:用“来”比刚才说的“过”好一些,但我觉得也没有“绿”好,这个“绿”让我觉得春风姐姐像个魔术师,她一来就万物复苏,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师(深入):读着这个“绿”字,你们眼睛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生4:桃红柳绿。
生5:春色满园。
生6:生机勃勃。
…………
师(点化):真会读书,一个绿字,就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片桃红柳绿、生机盎然的景象。王安石反复推敲,定下的这个神来之笔“绿”字也让这首诗成为了千古名诗,让我们再次诵读这首诗,感受诗人用词的精妙。
学生在读一读、换一换、议一议、诵一诵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诗人用词的精练。这样的收获来自他们自己的亲历学习,也推动着他们成长的脚步。这样的学习学生才能触摸到诗词的温度,感受到诗词的温暖,品味出诗词的温情,在温馨鉴咏诗词意境之际喜欢上诗词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