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畔,在民间

2017-04-25 20:36
环球人文地理 2017年3期
关键词:呼兰河泡菜海伦

在大似海进行的冬捕是一群人的狂欢:在震天的号子声中,十几名渔工将大网缓缓拉出冰面,就这样,第一网鱼在万众瞩目下浮出水面。

在东北漫长的寒冬,缺少新鲜蔬菜,但有了脆生、鲜甜、微辣的泡菜陪伴,即便是外面大雪纷飞,室内的生活也变得温暖而有滋味。

海伦剪纸以汉族传统剪纸艺术为基础,融合满族、鄂伦春族的拨云子、印麻花等工艺的特点,采用灯烟熏、剪刀剪的方法,具有粗獷豪放的乡土风格。

千百年来,呼兰河静静地流淌,河流两岸遍布广袤、肥沃的黑土,从东北开发开始,这里就成为了黑龙江最富饶的农业地带之一。世世代代生活在呼兰河沿岸的人享受着这条河流的丰富馈赠,在长期的生活中,也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与习俗。

呼兰河畔,靠水吃水的人喜爱钓鱼,从而衍生出各种独特有趣的钓鱼方式;在开发东北漫长的进程中,呼兰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融合,发展出剪纸、二人转、皮影戏等具有趣味性的民间艺术;而这条河流孕育出来的各种美味,更成为当地人永远难舍的味道……

垂钓呼兰河,钓鱼不用钩冬捕大似海,集体狂欢

潺潺山泉汇聚而成的呼兰河,水美鱼肥,在河里能找到我国北方几乎所有的淡水鱼,而当地人为了获取呼兰河的丰厚馈赠,发明了各种独特的钓鱼方式。

在呼兰河形形色色的钓鱼方法中,钝钩钓法最悠久。所谓“钝钩”,指的是没有钩尖的“钩”,当然,这种钩也挂不上饵。将粗细合适的麻绳涂上猪血做主钓线,每隔约两米绑上两根尺许长的细麻线,一根系上鸡蛋大小的面食或豆饼块,另一根则系上火柴大小的金属棍做的“钝钩”,然后将钓线垂放到河里,就可以“太公钓鱼”,等待“愿者上钩”了。因为用面食和豆饼制成的鱼饵耐泡,一整天几乎不用换饵,钓者下钩之后无需寸步不离地守着,故而这种钓法又名“懒钩钓”。尽管钝钩钓法看上去很简单,很让人怀疑是否真能钓到鱼,但在鱼虾丰美的呼兰河,每次下了钓线,总有不错的收获,而且钓上来的几乎都是一斤以上的鲤鱼。这种有着“洁癖”的鱼在吃饵之前,要先把进食的环境清理干净。于是,鱼饵旁边的钝钩便被鲤鱼当作草根、树枝之类的杂物,所以,当它们张嘴将“杂物”吸入口中,便会被钝钩牢牢地挂住,成为钓鱼者的战利品。

“趟子钩”也广泛使用于呼兰河流域,这是一种更专业、钓获量更大的钓法,适用于垂钓浅水中的鱼。趟子钩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主线,二是垂挂在主线上的吊钩。主线一般都有近百米长,一头系在大石头上,另一头则系上浮漂;吊钩一般用半尺长短的辅线系在主线上,使用蚯蚓、蛤蜊肉、泥鳅、小鱼小虾等活饵。夕阳西下的时候,钓者装好鱼饵,驾船顺着水流的方向将一头固定的“趟子钩”有条不紊地下到河里,一夜之后再去收回鱼钩,就会有不小的收获。

除了“钝钩”和“趟子钩”,还有一种最简单、最原始的钓鱼工具,那就是“手竿”。人们把针烧红,弯成钩形,便成了鱼钩,钓竿用青柳条或竹竿制成,鱼漂则是截成小段的高粱梢。这种简易的自制钓具因为鱼钩没有倒钩,鱼上钩后容易逃走,所以比起现代钓具,收获要少很多。不过,钓翁之意不在鱼,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还愿意采用这种最原始钓鱼方式的人,大概更看重钓鱼过程中的那份闲情逸致吧。

如果说垂钓是一个人的快乐,那么在大似海进行的冬捕则是一群人的狂欢。

“大似海”是一个湿地湖泊,位于呼兰河畔的肇东市。大似海自古就是天然的渔猎湖泊,盛产鲤鱼、草鱼、鲫鱼、鲢鱼、鳙鱼,清朝时,这里出产的鱼曾作为贡鱼专供朝廷和皇族,而原始的冬捕方式一直传承至今。

每年的冬捕都是当地的盛事。开捕当天,渔工们会早早地来到湖边,经过鱼把头的有序分工,他们开始凿冰、拉网,各司其职。当一切准备就绪后,便进行祭湖醒网仪式。几案供三坛白酒,点三炷香,在充满萨满风情的舞蹈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渔把头颂醒网词,并行大礼虔诚叩拜,以祈愿冬捕平安,多出鱼、出好鱼。仪式结束后,鱼把头一声令下,渔工们便直奔湖中心的下网口,捕鱼正式开始。渔工们将长约800米的大网从冰下的一个个铁钩子中如穿针引线般穿过、展开,随后,一个椭圆形的大网徐徐拉开。大约两小时后,在震天的号子声中,十几名渔工将大网缓缓拉出冰面,就这样,第一网鱼在万众瞩目下浮出水面。这时,在一旁等候买鱼的人便迫不及待地开始挑鱼、捡鱼了,因为冬捕的第一网鱼肥嫩鲜香,且寓意吉祥,所以人们会争相购买,希望图个吉利。

如今,在大似海每年都会举办冬捕渔猎文化节,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千名游人会聚集于此,体验渔猎文化独有的乐趣与魅力。

“鱼中珍品”七星鱼的美味泡菜和打糕的完美组合

呼兰河绵延千里,盛产各种独特的美味,而七星鱼就是其中的一种。

七星鱼是生存于呼兰河兰西段的一种淡水鱼,这种鱼没有鱼鳃,依靠头两侧长着的七个小孔来呼吸,故而得名“七星鱼”。七星鱼的外形近似于泥鳅,嘴部呈圆形,类似吸盘。值得一提的是,七星鱼本来是一种长距离洄游鱼,靠嘴上的吸盘吸附在体型较大的鱼类或者附着在船体上完成长距离洄游。多年前,一部分七星鱼由大海洄游至黑龙江,然后逆流进入松花江、呼兰河,不知何故,一部分七星鱼竟逐渐适应了呼兰河兰西段的自然环境,乐不思蜀,便放弃了洄游的天性,定居下来,成为当地的特产。七星鱼的产量极少,只有在每年四五月份才能捕捞到少许。这种鱼少刺,不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且营养十分丰富,能够滋阴补血、补心通脉,还有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被誉为“鱼中珍品”。七星鱼也是煲汤的上好食材,在我国广东、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享有极高的声誉,所以尽管价格昂贵,却仍然供不应求。

除了七星鱼,朝鲜族泡菜也是当地人极其喜爱的美食。

在每年金秋的丰收之后,呼兰河流域很快就被冰雪覆盖,成为白色的世界。在漫长的冬季,当地人习惯储存大白菜过冬,而用大白菜腌制泡菜,则是人们在入冬前的大事。

通常,左邻右舍的妇女会轮流帮助每一个家庭制作泡菜。制作泡菜的步骤并不复杂,首先将白菜洗净、切好,然后用盐水渍出多余的水分,接着涂抹调料,这也是最重要的步骤。调料包括辣椒、苹果、白梨、鱼露和虾仁等,调料的口味各家不同,只有现磨的干辣椒粉必不可少。将调料均匀地抹在白菜上后,再一层层码入瓦缸压实,半个月后,经过乳酸静静地发酵,原本新鲜的白菜,就变成了爽口的泡菜。因为泡菜的温度一直保持在常温下,蔬菜中的维生素没有遭到破坏,腌制之后还富含乳酸,因此能刺激分泌消化液,帮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朝鲜族泡菜品目繁多,而且即便只是一个品种,也可以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味道。凉食的清爽,加热后的鲜香,每个主妇都认为自己的手艺最棒。凡喜庆之日,朝鲜族人必食打糕,即把糯米蒸熟,用木槌反复捶打直至粘润而成。香甜软糯的打糕配上清新爽口的泡菜,就成了最完美的组合。在东北漫长的寒冬,缺少新鲜蔬菜,但有了脆生、鲜甜、微辣的泡菜陪伴,即便是外面大雪纷飞,室内的生活也变得温暖而有滋味。而对于生活在外的游子来说,这腌制的独特味道,总让他们魂牵梦系,成为他们心中最美的家乡味道。

农牧渔猎催生的民间艺术海伦剪纸、二人转和望奎皮影戏

千百年来,汉族、满族、朝鲜族、鄂伦春族、赫哲族、蒙古族等民族相继聚集在呼兰河畔,农牧渔猎,繁衍生息,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也形成了多样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剪纸、二人转和皮影戏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有幸在五六十年代去过人民大会堂黑龙江厅的人,一定会被其中的精美剪纸作品《北国风貌》所震撼,这幅装饰过人民大会堂的独一无二的剪纸作品,就来自呼兰河畔享有“剪纸之乡”美誉的海伦市。

海伦剪纸是一种极具东北特色的民间艺术,它以汉族传统剪纸艺术为基础,融合了满族、鄂伦春族的拨云子、印麻花等工艺的特点,采用灯烟熏、剪刀剪的方法,除了用大红纸剪花,还多用灯烟熏黑,在剪好、熏黑的黑花纸背面再贴上鲜艳的五彩纸、蜡光纸、金银箔等,形成花鸟虫鱼、飞禽走兽、人物图案,具有粗犷豪放的乡土艺术风格。例如建国十周年前夕创作的剪纸《祖国颂》,生动地表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爱党爱国的深厚感情,不仅多次在国内各大报刊发表,还参加了各种艺术博览会,屡屡赴海外展出。上世纪80年代以后,海伦剪纸又吸纳了美术工笔画、版画、汉代画像砖、敦煌壁画以及蓝印花布等艺术处理手法,让传统剪纸艺术又增添了古朴、浑厚、精细的特点。题材上则加入了时代人物、家国情怀等内容,突破了传统剪纸单调的格局。新世纪伊始,黑龙江省文化馆主持创作的《京剧剪纸脸谱》,更是海伦剪纸艺术里程碑式的作品。这套剪纸创作历时长达8个多月,直接创作者多达25人,作品共308幅,达成了国粹京剧和民粹剪纸的完美结合。

除了剪纸,海伦市闻名全国的民间艺术瑰宝还有二人转。在东北三省,吉林省梨树县、辽宁省开原市和黑龙江省海伦市被并称为“三大二人转之乡”。早在清末民初,海伦就出现了以唱二人转为业的流浪艺人,并在当地产生了一定影响。建国后,当地政府策划、组织传承技艺的流浪艺人和当地居民,成立了海伦二人转民间艺术团。经过几代艺人的努力,如今的海伦二人转已炉火纯青,享誉世界。

与海伦市接壤的望奎县,是东北三省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县市之一,望奎皮影戏就是其中最典型的文化遗产。晚清同治、光绪年间,随着“闯关东”浪潮的兴起,河北多名皮影戏艺人来到河北移民众多的望奎县,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在1930年前后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皮影戲表演团队。传统的望奎皮影戏多以公案、剑侠、征战、宫廷、市井民俗、寓言故事等为题材,宣讲“对国言忠,对亲言孝,对子言慈,对友言信”的警世、教化观点,其中不少经典剧目如《岳飞传》《杨家将》等传演至今,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呼兰河泡菜海伦
童年里的《呼兰河传》
雪花泡菜
作家死亡之谜
梦游呼兰河(组诗)
读《呼兰河传》有感
《呼兰河传》
海伦·凯勒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