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琼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119)
中国新型剩余劳动力现状研究
——关于大学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匹配的问题
田 琼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119)
本文通过运用剩余劳动力理论和失业理论,从中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就业岗位与专业知识技能不对称这一问题入手,提出了“新型剩余劳动力”的定义,探讨、分析中国现存的新型剩余劳动力的现状、问题、对策。尤其针对由于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不对称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如劳动力的浪费,经济效率低下等问题。
新型剩余劳动力;失业理论;人力资本
在琼·罗宾逊和阿马蒂亚·森等经济学家的隐蔽性失业理论的支撑下,当前大多学者几乎都将研究对象集中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上,而目前存在人力资本与职位不匹配所造成的低效率和人力资源的浪费问题很少被人关注,本文在此背景下从失业理论和人力资源的角度看待剩余劳动力,试图在“新型剩余劳动力”这个新的定义上论述剩余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
但是现在的社会中真的还存在大量这种农村剩余劳动力吗?其实在各种政策导向下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已实现转移,农村现在有的只是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并且社会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在岗就业者的人力资本(即劳动力的知识和技能)不能与其职位匹配,导致不能发挥利用劳动力的使用价值,造成人力资本的浪费,这部分劳动力无疑也是一种剩余劳动力,是不能有效利用的剩余。对于这种新型的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范围以及所导致的低效率、人力资源浪费问题是值得研究的。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型剩余劳动力”,不仅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更侧重于不对称产生的人力资本的浪费。
本文对于人力资本与职位不匹配的研究不仅对劳动力市场上的企业、大学生、高校有现实和理论上的积极意义,而且对我国的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完善也具有重大意义。全文结构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论述选题意义;第二部分概述当前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第三部分文章的结论,针对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
(一)现状
1.高校扩招
1999年,我国作出了“高校扩招”的决策。10年里,我国高等教育以倍数式的增长。截至2008年,全国接受各类高等教育的学生总数从1998年的632万达到3000万,位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全国高等院校毛入学率增长也非常迅速(如图2所示),从1999年的10.5%增长到了2008年的25%。
图1 高等教育学生总数变化 图2 高等院校毛入学率增长数据来源:国家教育部统计数据(1990—2008)
图3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变化
高等教育现在已经突破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教育”模式,向着普及化,大众化迈进,对我国经济发展无疑有深远的积极影响.但是在大学生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就业率一直维持在一定水平,对大学生就业本身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有些大学生因为找不到工作,而被迫另谋生路。近年来,大学生开出租车,大学生街边卖肉,大学生回家种地……这样的例子已经司空见惯。虽然能够维持基本的生计,但并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人力资本,使得教育投资成本与收益差距很大。这在很大层次上可能导致人们选择放弃高等教育,使社会的整体教育水平下降,影响社会发展受到影响。
2.学校专业结构设置与劳动力市场职位需求不相匹配
不合理的教育制度是产生知识性失业问题的重要原因,知识失业对高等教育制度也同样有着消极影响,即严重的教育深化问题。因为知识失业的存在,使得更多的高等院校以高就业率来衡量一个专业的存在价值,并为了追求高就业率而调整专业结构设置;而与此同时更多的学生会在就业难的重压之下选择进一步的深造,如专升本、读研、考博。这样,由于专业设置滞后于市场的需要以及设置目的的趋同性,高等教育变成了就业率的“奴隶”;更高层次人才的出现,不仅挤兑了相对较低层次人才的就业机会,而且使得人才往往得不到合理的配置,加剧了教育深化问题。
国家为了扩展高等教育的规模,对那些短期内可以迅速增加入学人数的专业(比如人文和社会科学类专业)大量招生,而那些受教学条件限制,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专业(比如工程、医学专业),学生的入学数量则增长不大,这样相比对入学人数迅速增多的专业,就业形势恶化在所难免。此外高等教育内部运行机制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了知识失业。其一,我国高校的类型比较集中,如图4所示目前我国各类本科高校数量及其类型,理工、综合、师范、医药以及财经占比约为70%。其二,我国各类高等院校专业设置相对固定,专业建立、发展、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结果是高等教育培养出大量同质人才出现在劳动力市场上,导致了大量知识失业现象。而企业在工资固定的情况下更倾向于雇佣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去做原来由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就可以做的工作。
图4 我国各类本科高校数量及其类型
(二)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对称产生的基本问题
1.从个人发展角度来讲,一般而言,个人往往从短期的经济利益出发分析问题,而忽视了长远的利益。从短期看,高薪对个人是有利的,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激励劳动者努力工作。但根据劳动供给曲线,在低工资阶段劳动的供给量与工资同方向变动。在中等工资阶段,劳动供给量不随工资变动而变动。在高等工资阶段劳动供给量与工资反方向变动。我们可以得到当在高等工资下,工资将不会对劳动者产生激励效应。这时就要靠自己的专业兴趣来提高自己的工作热情与效率。如果一个国家培养出的人才仅仅是为就业而盲目就业的人,那么这个后果是可怕的。工作中的所谓的“就业者”将变得懒惰、消极、不求上进、没有责任心,总之会丧失一个积极向上的劳动者所应有的一切品质。这样的队伍的壮大所产生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2.从企业发展角度来讲,知识和技能与就业岗位的严重脱离必然会导致低效率、甚至是负的影响。劳动的边际收益远小于劳动的边际成本,这可能会导致企业给这部分新型剩余劳动力支付所谓的不应有的劳动补偿报酬,使企业产生负的收益,从而导致企业不能迅速扩大发展,甚至会出现亏损。
3.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讲,这种新型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对社会人力资本的严重浪费,是社会资源不能有效配置的表现。这种畸形的促进就业的增长模式无疑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1.健全就业市场的信息制度
在不对称的劳动力信息市场,学生、家长、学校、企业都可能做出错误的选择。此时,政府就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进行信息的筛选及传播,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各方面需要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指导,建立有效的并且可靠的信息传递机制,增加信息的透明度,保证信息如实、充分的传递。 这样劳动者可以减少就业的信息成本,更能有效的找到与自己所学专业对称的工作,充分发挥个人优势,使人力资源优势达到合理配置。
2.教育体制的改革
要切实抓好教育,将以往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成“素质教育”方式。首先,要控制高校扩招的幅度;其次,高校应根据未来几年劳动力需求的数量,结构,特点等情况来设置专业;最后,学校要建立自己的就业信息渠道,帮助学生充分的掌握就业相关信息。
3.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在就业压力日趋严峻的今天,大学生们更应该主动地调整好就业心态,并对自身价值进行深刻反思和重新审视,不能仅仅因为工资高就选择某个岗位,而要看自己的所学是否与之匹配。此外,也不要有急切心理,要认清自己的位置,根据自己的专业找对口的工作,使学有所用。
[1] 任保平,宋宇.《宏观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4]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5] 郭熙保.《发展经济学》[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6] 张培刚,张建华.《发展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 陈丽娜.浅谈我国大学生的“知识失业”[J].就业与保障,2010.
[8] 赵培,申茜.国内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比较[J].商业时代,2007.
[9] 吴克明,赖德胜.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经济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
[10] 王长平.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J].新长征,2010.
[11] 李文纯.市场失灵下政府干预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
[12] 蒋虹.我国知识性失业的经济学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7.
[13] 陈昀.从“知识失业”现象分析我国高校专业设置[D].东南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