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又倡导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而某些地方在政企关系上,还存在纠缠不清,有时甚至越界或失控的局面。
3月24日,辉山乳业股票突然断崖式下跌,股价由2.81港元跌至最低0.25港元,跌幅一度超过九成,创下港股市场单日股票跌幅的最高纪录。市场随即有消息传出,辉山乳业大股东挪用30亿元账上资金投资房地产,资金无法回收,公司涉及债权银行多达23家。
在辉山乳业这只“黑天鹅”背后,是地方政府暧昧的身影。
危机发生后,辽宁省政府当即出台五条措施大力支持辉山乳业,包括政府通过花9000多万元购买辉山的一块土地来为辉山乳业注入资金,帮助辉山乳业渡过难关;要求各金融机构把辉山乳业这次欠息作为特例,不上征信、不诉讼;成立债权委员会,并由最大债权人中国银行担任主席,第二大债权人九台农村商业银行担任副主席,等等。
如果地方政府为了保护一家企业直接介入其债务纠纷,则有地方保护、过度行政、过度干预之嫌,这可能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而如果地方政府为企业债务背书埋单,则更为不妥。这些都有悖于中央有关政企改革的大方向。
长期以来,官员们对市场资源配置具有无可否认的决定性影响,土地、银行资金、项目审批、税收优惠等,其中任何一项都对企业发展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更值得我们警惕的是,在官商利益共同体之下,会导致腐败,政企关系有可能进一步扭曲,市场公平、公司治理也必然受到影响。
政府如何厘清与当地企业的关系,扶持企业发展又不干预到企业经营,还要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这个边界在哪里,“剪不断、理还乱”,成了最为考验政府执政智慧的关键一环。
首先,在政府与所要扶持的产业关系上,政府应不应该主导产业发展,需处理好“有形手”和“无形手”的关系。初期看,战略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需要政府“扶上马、送一程”,但从长远来看,政府不可能主导产业发展,对企业事务大包大揽,应对其适时放手。如此的前车之鉴是存在的,比如政府大力扶持或补贴的钢铁产业和光伏产业就是明证,因此,在辉山乳业问题上,当地政府应该保持理性态度。
第二,在政府与核心企业的关系上,政府干预经营,官员搞权钱交易,都是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也是不利于企业家成长的,是害了彼此双方。企业家的培养靠市场竞争。瓦特发明蒸汽机,本茨·戴勒姆发明汽车,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爱迪生发明电灯,贝尔发明电话,IBM发明PC,盖茨发明Windows,乔布斯创办苹果,马化腾培育微信,马云培育淘宝,等等,都与政府扶持关系不大。
政府如何扶持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一是要厘清政企关系,不可伸手过长,规避权力寻租;不可有“父爱主义”,包括对国企和知名民企。须知,仅靠扶持是扶持不出支柱产业或企业的。更不能为企业融资背书,背上一身债务——多地发生的“国投”或“城投”债务危机,已经是教训满满了。打造公开透明的投融资环境是可以的,但不能介入其中,既当“裁判”又当“教练”。二是要打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公平透明,简政放权,减税清费,减轻企业负担,这在当下有着紧迫的意义。三是规范监督,一旦发现问题絕不护短,绝不搞地方保护主义,让法律法规公正地判别,为良性商业生态提供一个清明的保障,这样“凤凰”们自然会不招自来。
只有厘清“政府和市场”关系,才能保障市场公平竞争,再配以简政放权,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让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才能提高中国经济运行效率,实现提质增效,平衡发展。
我们希望此次辉山乳业债务危机能为某些地方政府处理政企关系时敲响警钟,让“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成为主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让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