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莎
【摘 要】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好的提问不仅是课堂顺利实施的必要保证,更是提高学生参与度,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必要途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这门艺术的研修,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从学情出发,有的放矢,探索如何以“问”激趣,以“问”出效,以“问”彰显语文课堂的独特韵味。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提问艺术 策略方法
提问效果的优劣,几乎可以决定整个课堂教学的成败,而问题的设计又是提问效果的重要前提。然而,一些教师常常忽视问题的设计环节,提问具有很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学生的反馈效果不佳。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潜心研修,优化提问策略,以提问为主线,巧抓要点,提挈难点,生成亮点,真正的点燃语文课堂的激情,彰显语文课堂的韵味。
一、“趣”处提问,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
小学语文教学中,孩子们对语言的感知能力有限,需要教师的不断牵引和激发,只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的活力,才能让学生真正走进语文世界,师生一路,读文本之雅,品味文字之韵。为此,教师要巧妙的提问,以“问”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始终在思维的高速运转中完成课堂学习。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课,本文借助叙述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故事,凸显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和对孩子的关爱。为了让学生对爱因斯坦的理解更加全面,教师围绕“伟大”二字设计问题,紧扣学生心弦,妙趣横生。1.小女孩的父亲认为“伟大”是什么?2.小女孩眼中的“伟大”是什么?3.在科学巨匠爱因斯坦面前,“伟大”又有什么内涵?4.学完课文,你对于“伟大”一词,有没有什么新的看法?精妙的问题成就了精彩的课堂,学生的思维随着问题不断深入而跃动,课堂随着学生的不断突破而精彩……
“恰似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提问设计看似简单有余,实则智慧无穷,问题设计围绕“伟大”展开,语言明朗,层次清晰,环环相扣,又不失灵活,学生们参与其中,饶有兴趣,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思维,也大大提高了他们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细”处提问,增加学生的文学积累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语文教材选用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一词一句一个标点都凝聚着作者的文采和情感,而小学生的欣赏能力有限,浅泛的阅读不能抵达作品深处,自然容易忽视和漏掉一些细节。为此,教师课堂提问中,应当注重“细”处提问,在细节处洞悉文章的精华所在,也从细节处窥得作者得匠心独运。
《掌声》一课教学,这篇文章的一个教学重点是“体会英子的内心世界,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为了让孩子们走近“英子”,教师从细节披入,师:“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这句中写到英子“总是坐在那里,从“总是”中你能感受出她怎样的内心世界?生:从“总是”中,我读出了英子的忧郁,她很少出去活动,常常坐在无人的角落里。生:我还读出了英子内心的孤独,相信她一定渴望拥有朋友,但是考虑到自己的身体情况,担心没有人和她做朋友。师:同学们能抓住关键词去体会,这是很好的赏析方法。我们想象一下,当学生们都在操场上快乐的奔跑的时候,英子却“总是”——生: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此刻,他们已经走进了英子的内心世界,英子的形象也深深地烙印在了他们的脑海中……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学艺术首先是问的艺术。”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抓住关键词语,从细处发问,引领学生对人物的内心进行深刻的感受、理解和体验,让学生最终准确、鲜明、生动的把握了人物形象,为接下来感悟英子掌声前后的变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疑”处提问,凸显学生的多项互动
学贵有疑,疑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开端,然而,传统语文课堂上,大多是教师主动提出问题,学生被动接受,这样单向的师生交流常常导致课堂沉闷,教学效果不佳。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课堂,除了追求师生互动,更关注生生、生本等对象之间的多元立体交流。教师的课堂提问一定要紧扣学生的质疑点,“问”在学生想“问”之处,以“问”激发思维,以“问”推动互动。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教学时,教师采取了全新的提问方案,首先要求学生自己预习课文,并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小组合作解决,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三五成群,共同学习简单内容,并汇总阅读文本后产生的质疑,孩子们思维活跃,问题也五花八门,生:高尔基的儿子只有几岁,还没有撅头那么高?生:那撅头是干什么用的啊?教师没有因为问题的简单就轻易放弃,而是将包袱转向了其他同学,师:同学们觉得它是干嘛的?生:我觉得是劈柴的。生:我认为是锄地的。师:这次猜对了,它是刨土的一种工具……但是这种工具没有固定的高度。“哎,还是没有找到答案啊!”孩子们失落的小表情溢于言表,师:不知道具体身高不重要,同学们想想作者這样写有什么用意吗?一个个小脑袋又回到文本上,边读边思考……
好的课堂,实际上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心灵震撼另一个心灵的过程。真正的生本课堂,是师生、生生、生本之间毫无隔阂的心灵对话。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的提问开放而不失方向,灵动而不失质朴,在问题的引领下,孩子们同学互助,让教学效果有了质的跨越。
总之,课堂提问的艺术性表现在很多方面,作为教者必须从生本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发展特点设计问题,以提问来引导、激发、唤醒,增进师生之间知识的迁移互动,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载着对语文学科的无比喜爱沉浸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因为思维的碰撞,生命的张扬散发出独有的芳香。
【参考文献】
【1】顾红艳.论语文教学的有效提问【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17)
【2】陈喜联.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的提问技巧【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