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出处】《老子》
【求解驿站】大器:比喻有很高的才能、能干大事业的人。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
【近义词】 后生可畏
【反义词】 不堪造就
东汉末年,有个叫崔琰的人,从小就喜欢舞枪弄刀,不喜欢读书,到了二十多岁才开始拜师学习。崔琰很聪明,再加上他学习很刻苦,后来成为一个能文能舞的人。崔琰不但氣度非凡、举止不俗,而且有知人之明。
崔琰有个堂弟叫崔林,平时说话不多,性格比较内向,看起来呆头呆脑的。所以很多亲友都瞧不起他,说他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比崔琰差远了。
但是崔琰却有不同的看法。他每次见到亲友都对他们说:“我不过早做了几年官,哪比得上崔林。才能大的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显露出来,等崔林年纪再大些,他肯定能成大器。”
崔琰的眼光果然没有错。其实崔林非常有才能,虽然从小沉默寡言,但他一直刻苦读书,勤奋学习,不断积累知识。
后来,崔林果然在魏文帝(曹操)时做了司空,并被封为安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