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锐丽
【摘 要】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规矩意识,他认为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和忠诚度的重要检验。从全面从严治党的视角观察,我们发现:一些党员干部的规矩意识还需强化,对党规制度的敬畏之心还要增强。强化党员干部规矩意识,我们必须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对我国党内各种规矩进行角色定位,党规姓“党”;二是深入理解健全权力监督机制的刚性要求。强化党员干部规矩意识,我们还要加强两个方面:一是健全党员干部培训教育,二是严格贯彻执行各项规矩。
【关键词】规矩意识;领导干部;再思考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3-0030-02
法家代表韩非子认为:万物莫不有规矩。十八大以来,随着党规概念的迅速“走红”,规矩意识也成为一个政治热词,社会知晓率、关注度和认同感前所未有。
尽管如此,习近平总书记还是反复强调规矩意识,他认为,“既然选择了当干部,就要自觉遵守当干部的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1]据统计,十八大以来的四年时间,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聚焦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问题,已持续通报各类“四风”问题7 392起,点名道姓10 654人,日均通报曝光7.3人。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发现:按受处分人员的职级分析,地厅级和县处级是逐年递增的。同时,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大幕的拉开,党内巡视工作也日益加强。在2016年的巡视“回头看”发现,仍然有少数省份“正本清源不到位”,在选人用人方面存在问题。以上例子表明:党规制度的执行力度还有待加强,党员干部的规矩意识还需强化,对党规制度的敬畏之心还要增强。
一、强化规矩意识要从党的角色定位和权力监督机制入手
在习近平的规矩论述中,他不仅强调党规姓“党”,明确定位党规“角色”;还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回应现实问题。
(一)我国党内各种规矩的角色定位
“党规姓党”主要是指党规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政党的内部规章制度都有的自治共性,二是只有執政党的党规所独有的执政个性,三是维系整个党规体系的家族相似性。
第一,政党是一种政治组织,不是国家政权组织。政党组织虽然与国家政权组织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仍然姓“党”不姓“国”,政党主要是依据内部规章制度来实现自身建设和内部治理。作为政党意志的体现,党规与其他组织的内部规章制度在自治功能这一点上没有本质差别。历史地看,政党自身建设和内部治理,固然也存在依靠领袖个人魅力“威权型”模式,但是普遍的、成熟的政党组织自治主要是奉行规则之治的“法理型”模式,即在党内建立起一套由章程所统率的党内规章制度体系,依靠制度来管党治党,避免率性而为、随遇而安的非理性自治,避免出现党内专制或一盘散沙。
第二,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与其他民主党派相比较而言,党规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执政属性。在党规制度体系中,虽然有些党规是用来规范党的机关运行保障,有些党规是为了提高党的自身建设规范化水平,有些党规属于党的领导制度和执政制度,但这些分工只是相对的,究其根本而言,所有党规制度都应当直接或间接地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执政这个最终目标。
第三,各种党规共用“党”姓,这就使得不同党规规范彼此之间具有一种家族相似性。家族相似性意味着不同党规同根同质、同心同向。党规“同根”,是指在由党章统率的党规制度体系中,每一条规范都能直接或间接地从党章中找到根本依据,都必须符合党章的具体规定或者原则精神。党规“同质”,是指所有党规在本质上都是党的统一意志的体现。党规“同心”,是指所有党规都围绕着民主集中制这个核心展开。党规“同向”,是指所有党规都坚持共同的行动指向。都要把牢政治方向,坚持“四个服从”,始终与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都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二)健全权力监督机制的刚性要求
在我国社会主义框架下进行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设计,把权力切实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使各级领导干部既能够充分发挥领导力和创造力,又必须使权力规范、有序地进行。而对权力的规范,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预防机制。
我国古人对权力和政府的态度,用一句话可以很形象地描述,那就是“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尚之风必偃” (《论语·新渊》)。传统儒家政治思维对官员(君子)报以极大的希望,甚至,儒学上善政的实现,德性的提高,落脚点就在国家的各级官吏。因此,古代社会的“德治”,其实更多地是希望国家的各级官吏主动以儒家之德性进行自律。现代我国政治虽然不再以儒学为意识形态,然而,各级领导干部仍然是社会主义理想的首要践行者和引导者。因此,广大党员干部仍然需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理念来规范自身的行为,这是他们立身守法、躬身行政的根本。然而,我们应该看到,现代社会在制度层面较之古代社会要复杂得多。如果古代社会侧重以“德”来“风化天下”的话,现代社会则无法单纯用“德”的“风化”来有效涵盖一切领域。此外,从受教育程度来讲,由于受教育权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最近三十多年来,全社会的教育覆盖面不断扩大,教育水平不断提高,通过教育提高自身的修养和视野已经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在当今社会,领导干部从政不再是古代意义的道德教化,而是成为一种现代意义的职业。因此,领导干部与普通民众的不同,只能是从政治经验和眼界的角度来区别。
在社会规则日益细化的今天,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领导干部也会犯错,甚至会触碰到各种“红线”。因此,在进行制度设计时,我们必须把他们身上虚假的光环去掉,从一个现代领导干部的角度来客观地审视其思想和行为。在科学地对其权力和职能进行配置规范的同时,更要强化监督、巡视机制,用严格的外在制约、监督保障权力运行的有序性。
二、强化规矩意识,必须加强干部培训和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在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才能真正使规矩意识“入脑入心”成为新时期党建的重点。对此,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加强。
(一)健全党员干部培训教育
马克思认为,党员干部作为确定的和现实的人,就有规定和使命,必须遵守党的各种规矩。强化规矩意识,首先必须熟悉和掌握相关规矩,使自己真正懂“规矩”。否则,党员不知规、不学规,就成了“规盲”,在某种程度上比文盲更可怕,“规盲”会造成制度浪费。我们知道,制定出台一项制度,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如果出台之后“束之高阁”,没产生预期规范效益,那就造成制度浪费。党规制度属于治党执政公器,因公而立、因公而行、因公而生威。党规从无到有、从旧到新、从生到灭、皆是以党组织的名义而为的产物,体现的是党的统一意志,“公”字始终贯穿始终。闲置党规制度、浪费党规制度比私人物品浪费更加不可原谅、更加令人不安。因为不同制度之间充满竞争,党规不行势必为“潜规则”大行其道提供可乘之机。假如我们依靠一些“规盲”干部去具体实施党的领导和执政活动,这无疑很危险,很难想象他们可以在工作中遵守集体规定、带头遵守国家法律,做到依规办事、违规必究,最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强化规矩意识的前提是要熟知规矩,要熟知规矩就必须对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教育。在干部培养和成长过程中,干部教育培训是居于前端位置的,是全方位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关于这一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会上明确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抓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这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2]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并且构建科学的培训教育体系,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尤其是规矩意识。
(二)严格贯彻执行各项规矩
强化规矩意识,既要健全党员干部培训教育,更重要的是严格贯彻执行各项规矩。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培根认为,制度不执行,比没制度危害更大。执行就是干,就是做,就是贯彻落实。执行规矩就是将书本上的条文及其内在的思想转化为行动、变成遵守制度的现实。否则,党员干部知规而不守规,不仅损害党规权威和法治尊严,使得党规和党组织的公信力陷入“塔西佗陷阱”;更严重的是制约着广大领导干部规矩意识的提升,妨碍他们各自工作的顺利推进。
贯彻执行规矩最核心的就是对党忠诚。《礼记·大学》曾写道:“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忠诚是内化于心,遵规守纪是外化于行,忠诚是守纪律守规矩的内在驱动力。习近平同志进一步强调:“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 [3]对党绝对忠诚是根本要求,这种要求就如鱼有渊一样,纯洁无暇。因此,我们党的各级组织和各位党员就必须说话、做事、做人都要老老实实,如实向党反映和报告情况,不搞两面派、不做“两面人”。具体来说,对党忠诚的首要表现就是恪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就把严守政治纪律置于第一章,足以说明政治规矩是我们中国共产党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纪律。政治规矩当中最本质的一条就是全党服从中央,这既是党章对全体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全面从严治党时期党员对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积极呼应。
贯彻执行规矩的最终目的是获得人心,而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干部有规矩才能得人心,政党有规矩才能得民心。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应该深刻领会总书记对规矩的论述,在工作中不断强化规矩意识。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深入推进作风建设 [R].2014-03-09.
[2]习近平.在全党大兴学习之风 依靠学习和实践走 向未来[N].人民日报,2013-03-02.
[3]习近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DB/OL].2015-11-23.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