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6金农热线

2017-04-23 20:29
农业工程技术·农业信息化 2016年12期
关键词:金农话务热线

辽宁12316金农热线按照国家农业部的总体部署,为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提高信息化服务“三农”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05年7月11日辽宁省启动了12316综合信息服务工作。多年来,在部省共建指导下,不断创新技术瓶颈和运行机制,由省级6个座席的呼叫中心,发展为依托省里12316云平台,向下延伸市、县两级平台和乡镇远端座席,开通座席达到154个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生态系统。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12316累计服务农民1219万例,拥有省市县三级各类专家317名,以服务为纽带,逐步在全省建立起3700名的农村固定联络员队伍,咨询业务由农业生产、政策和市场拓展到医疗、法律、教育、生活等多方面,成为省内规模最大的咨询服务平台。12316平台通过数据积累等多方面的优势,有针对性向农民推送各类涉农信息逾2000万字,播发电视广播节目5000余期,出版科技图书64万册,开展信息下乡助农活动220余次,累计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及帮助农民增收节支超过55亿元。经过多年的实践,12316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广大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水平,推动农产品市场营销,实现农业投入品有效监管,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辽宁12316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建设运维投入1000万元,近三年来连续投入12316运行资金累计270万元。

主要做法

1、实施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拓展三农信息服务模式,扩大信息服务受众,利用普及、简便、快捷的方式在农村传播科技、政策、市场等涉农信息,2004年起,辽宁省开始深度应用农村电话通信网络开展信息服务。历经近一年的筹备工作,2005年7月11日,全省农业信息咨询服务平台——金农热线(16808080)正式开通,该省就此成为农业声讯服务领域先行地区之一。经过初期的探索和实践,2006年,在国家农业部的统一规划、指导和支持下,金农热线扩建为“三农”服务热线,特服号码升级为12316。

目前,12316是全国农业系统“三农”信息服务的公益服务专用号码,是集电话、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网站、手机短彩信、移动客户端等于一体,多渠道、多形式、多媒体相结合的“三农”综合信息服务的标志品牌。通过12316,已经为广大农户提供了涵盖农业生产技术、市场信息、农资供求与打假、防灾减灾、医疗卫生、政策法规等方面的信息服务以及实践指导。

2、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12316平台目前已具备呼叫处理、语音信息发布、数据存储处理、短信收发、Web信息推送、客户端信息推送、用户管理、统计分析、内部交流等多种应用功能,省级云平台可承载200席共90路并发呼叫和短信服务。

12316平台开通至今,始终坚持实行12小时人工话务值守、24小时自动语音应答、365天无休的全时段服务制度。为降低农民群众获取信息服务的门槛,省内各地拨打热线号码均按当地市话标准计费。全省已建立起150余人的话务队伍,即时受理农民在线咨询,300余名农业专家通过在线值班及远程联线等形式提供权威解答。

依托12316平台的数据资源,探索多元化、预警化的信息应用模式,为提高农产品生产与市场监测水平提供科学的依据。作为涉农信息的咨询中心、交流平台和发布窗口,通过数年的悉心积累,热线已成为全省涉农信息的集散中枢和资源仓库。依托丰富海量的信息资源储备,通过实施信息资源深度开发,整理典型案例、提炼成熟经验、汇总基础数据,进一步发掘信息资源的应用潜力,实现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个别服务与公共服务、即时服务与持续服务、指导基层农户生产生活与辅助政府部門管理服务相结合。在信息应用方面,平台开通以来,建立起了完备的市场监测体系,价格数据涵盖产地价格、批发价格、零售价格和部分品种的期货价格。特别是产地价格,是12316平台依靠3700名固定联络户建立的全国独一无二的全省性产地价格数据系统,实践证明,产地价格是最接近农民的价格,最贴近农业的价格。依据于此,相继推出多类信息产品。2006年开始编发《金农市场分析》,对20余类农畜产品以每周、每月、每季、每年为频度开展市场监测分析,9年累计编制9000余期;《农产品价格日报》对粮食、畜禽、农资、蔬菜价格逐日予以发布,累计编制3300余期。宏观决策效果显著,《焦点追踪》收集汇总村情民意,为省委、省政府和省农委制定决策提供支持,累计编制200余期;依托平台资源,已编制《农村经济运行-分析报告》117期,《农产品市场-预警报告》56期。

3、创新点

辽宁省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依托乡镇农技推广部门,通过加挂12316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牌子、话务座席进驻的方式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手段、信息理念植入了基层服务系统之中,不仅壮大了专家服务队伍,还开创性地实现了农业信息服务与农技推广部门在基层的有效融合。在此基础上,针对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农民需求的不断提高,在语音服务、媒体服务、数据服务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尝试,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广大农民通过良好的体验,对12316的依赖和信任程度进一步攀升。

另一方面辽宁12316积极打造市场化、社会化运作模式,创建12316服务可持续发展机制。由于12316服务是一项新增加的任务,在人力因素方面也有一定的特殊要求,随着事业发展和人事制度的改革,传统的事业单位用人方式已经不能满足12316业务的深化和发展。从2009年底,采取与12316热线服务人员以实体的形式进行了剥离,将12316服务转化成一项外包的市场化服务。通过运行来看,“外包式”服务实现市场化运作,省农委信息中心具体负责组织管理、考核督察,外包公司负责话务咨询、信息监测和人员管理等工作,切实保证话务人员各方面的权益,调动了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了“统分结合、优势互补”的运行模式,提升了12316项目整体服务水平,实现了12316话务人员的队伍稳定和素质提升。

辽宁12316发展11年,得益于不断创新的发展理念,12316步入调整发展期,热线越来越热,农民体验直线上升,金农热线已成为农民心目中最爱的服务品牌。随着广大农民对热线的信赖,以及农民朋友的良好体验,热线向下延伸大势所趋,2014年以来,辽宁作为农业部12316向基层延伸试点省,开始将12316服务向市县农业信息体系及乡镇农技推广部门进行全面拓展。通过不断规范建设标准、话务流程,配合平台下移,有效地壮大了

经验效果

辽宁12316金农热线历经十年,服务成效卓著。它既是“互联网+”在农业领域最早的探索和实践,也是迄今为止,被实践证明了的最有效的“三农”综合服务模式。十年来,12316为广大农户提供了丰富的农业生产、市场、农资、防灾减灾、政策法规等信息服务,并且服务内容不断丰富,范围不断拓展,现已延伸到通讯、农村金融、法律咨询、民事调解、文化传播、医疗卫生、农业电子商务等方面,在对接生产、对接流通、搞活农村金融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历经11年的辽宁金农热线,成就了农业跨越10年的服务品牌,12316把联互网的本质从应用的层面、体验的维度演绎到农业之中,农民心中。

12316见证了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互联网使得12316增加了更多的选择和通道,拓展了面向农民的服务方式;承载了海量数据内容,即存即取,服务内容因此丰富多彩;实现了咨询服务成果的充分展示,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12316在多年实践中已经成为了一个利用“互联网+”思维和理念来解决“三农”服务问题的很好的范式。

猜你喜欢
金农话务热线
96365健康热线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96365健康热线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96365健康热线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印象派画家」金农
浅析电信话务控制
“互联网+”高速公路客户服务话务平台研究
话务统计分析在网络运行中的重要性
IP话务理论及其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