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为加速新常态下农业“调结构、转方式”进程,把发展农业物联网,促进农业生产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方向转变,作为“互联网+”产业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快信息化与现代农业的融合发展。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我们在组织实施好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的基础上,鼓励支持相关企业投身农业物联网的技术研发推广,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采用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技术和产品,形成了一批“节水、节肥、节药、节劳力” 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发挥了先导示范作用。
主要做法
一、加强政府引导,促进农业物联网可持续发展
自治区政府明确提出了“互联网+”和产业融合发展工程,并把“农业云”列为 “8+N” 朵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之一,重点围绕宁夏优质粮食、草畜、蔬菜、枸杞、葡萄等“1+4”优势特色产业,利用信息化提升农林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推动智慧农业发展,提升生产效率和增值空间,实现传统农业产业在线改造,达到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生产智能化和经营网络化。作为“互联网+”产业工程之一的农业物联网工程建设重点是“1+4”,暨“一个平台引入,四个应用推广示范”,即引入一个农业物联网应用平台,开展设施农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物联网技术应用推广示范和农产品质量溯源管理应用示范。
二、加强院企合作,推出适合当地实际的农业物联网技术和产品
我们在宁夏大学农学院、农科院和西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聘请专家20余人,初步建立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权威专家服务队伍,推介成熟的农业物联网技术和产品。支持西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共建宁夏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围绕宁夏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精准化、智能化发展,开展基于传感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智能控制等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推广。目前公司已获得农业物联网方面的自主知识产权12项,软件著作权24项,其中设施农业、水产养殖、畜禽养殖、大田节水灌溉、大田四情监测、投入品在线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智能化管理系统已经在区内科技园区、标准化生产基地及涉农企业成功推广应用,涉及园艺、蔬菜、家禽、肉牛、奶牛、渔业、育苗、果木等10多个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加大政策扶持,为农业物联网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为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动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切实发挥物联网对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创新财政支农方式加快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意见》,农业物联网项目建设明确在畜禽、蔬菜、水产标准化示范场,配套完善农业物联网技术作为支持重点,对达到建设标准的奶牛、肉牛示范基地每个一次性补贴30-50万元,其他每个一次性补贴10-30万元。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明确每年安排资金700万元,统一设计印制“宁夏”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二维码,录入农产品生产、监测、加工、收购、销售信息,实现全程可追溯。2016年,农业部支持宁夏实施畜禽养殖节本增效物联网应用模式示范推广项目资金100万元,争取自治区财政配套扶持资金1300万元,农牧厅自筹资金950.52万元,引导社會资金投入2375万元,建成了自治区级农业物联网平台、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和32个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基地。
四、加快推广应用,促进农业节本增效
为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动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切实发挥物联网对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我们从农业部116项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中选择一批适合我区应用的模式,以示范区、示范基地为平台进行推广应用。2016年,我们把农业部扶持的项目资金,重点用在宁夏伊源肉牛养殖有限公司和宁夏农垦贺兰山奶业有限公司平吉堡第六奶牛场2个标准化养殖场项目建设上,通过建设肉牛奶牛节本增效物联网应用模式,降低人工成本30%左右,劳动强度降低20%左右,降低因养殖环境因素造成的疫病发生率20%以上;奶牛发情检出率达到90%以上,提高20%以上;全混合日粮投喂准确率提高20%,减少饲料浪费10%。另外,我们还在永宁等16个县(市、区)建设6个设施农业、9个畜牧养殖、15个水产养殖物联网项目,促进了农业物联网技术与智能装备的融合,提升了种植养殖自动化和精准化水平。
下一步我们紧抓《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政策机遇和全区大力发展“智慧宁夏”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强宁夏农业物联网平台条件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工程,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标准化生产基地率先取得突破,推进农业生产集约化、工程装备化、作业精准化和管理信息化,为农业物联网广泛推广应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