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王雪娟,高敏
无痛护理理念应用于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分析
李敏,王雪娟,高敏
无痛护理理念;骨折;术后康复;效果
绝大多数骨折患者手术前均存在剧烈的创伤疼痛,并且在术后进行功能康复锻炼,体位摆放时会出现明显疼痛。疼痛是骨科患者普遍的生理病理状态,若未得到有效控制则会给患者带来持续疼痛刺激,影响身心健康和康复效果[1,2]。因此,如何有效缓解骨折患者疼痛,以促进患者康复是目前骨科临床医护人员重点研究内容。鉴于此,2013年6月—2015年12月该研究将无痛护理理念应用于骨折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中,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115例骨科骨折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按照术后康复中不同护理理念分为对照组(52例)和研究组(63例)。对照组男女比例32∶20,年龄22~75岁,平均(48.56± 5.14)岁;骨折至手术时间8 h至6 d,平均(24.56± 5.56)h;骨折部位:胫腓骨骨折10例,股骨颈骨折12例,肱骨骨折11例,髌骨骨折7例,尺骨骨折6例,腰椎骨折5例。研究组男女比例39∶24,年龄22~73岁,平均(47.89±4.22)岁;骨折至手术时间10 h至5 d,平均(22.36±3.46)h;骨折部位:胫腓骨骨折15例,股骨颈骨折13例,肱骨骨折10例,髌骨骨折11例,尺骨骨折8例,腰椎骨折6例。两组患者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基础护理及生命体征观察等。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无痛护理理念护理:(1)疼痛评估。术后待患者麻醉消退后护士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包含日期、时间、疼痛部位、持续时间、疼痛评分(VAS),影响睡眠程度及不良反应等。(2)疼痛护理干预。根据疼痛评估结果,护士为患者制定合理的疼痛护理干预方案,首先保持病房环境安静舒适、干净整洁,减少陪护人员;护士主动与患者交流,解释疼痛是术后机体的正常表现,无法避免,可随时间延长而减弱直至消失,利于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同时鼓励、安慰患者,积极面对疼痛症状,介绍成功病例,帮助患者树立治愈信心,通过与患者聊天,看电视,读报纸,听音乐等方式,分散其注意力,适当给予按摩、热敷等物理治疗以缓解患者疼痛。另外,尽可能减少因操作频繁、角度异常、体位不当、固定过紧、搬动等增加患者疼痛程度,将患者骨折部位予以舒适位、合理制动。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合理药物镇痛干预治疗,例如口服或肌肉注射止痛药物,阵痛泵等,同时密切观察患者身体反应,一旦发现异常立即进行对症支持治疗。
1.3 评价指标(1)并发症发生情况。睡眠障碍、睡眠障碍、骨折部位肿胀、静脉血栓。(2)康复情况。住院时间;参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3]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分值介于0~10分,得分越低疼痛程度越轻。参照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患者骨折部位运动功能,满分100,得分越高运动功能越好[4]。(3)满意度调查。护理后由专员向患者解释调查问卷内容,患者自行勾选,主要包括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 100%[5]。
1.4 统计学分析研究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分析,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t行组间比较;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χ2行组间比较,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并发症对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对比
2.2 两组康复情况对比研究组住院时间(6.14± 2.02)d短于对照组(8.89±2.15)d(P<0.05);另外,治疗后两组VAS及Fugl-Meyer评分均获得改善,并且研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及Fugl-M eyer评分变化情况(x±s,分)
2.3 两组满意度对比研究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满意度对比
疼痛属于临床常见的症状表现,是一种心理、生理方面的复杂活动,主要包括患者机体受到创伤性刺激作用而出现的疼痛感觉和反应。疼痛可引发患者烦躁、焦虑、紧张、失眠、免疫功能降低、血压升高等一系列生理、心理反应,同时影响着患者疾病的发展和转归[6,7]。骨科患者普遍的生理、病理状态就是疼痛,故寻求一项减轻骨折患者疼痛的护理方式尤为重要。
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94%显著低于对照组19.23%,并且住院时间(6.14±2.02 d)显著短于对照组(8.89±2.15 d)。表明研究组较对照组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少,利于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考虑可能是研究组采用的无痛护理理念是近年来提出的新型护理理念,其主要是目的是给患者提供优质护理,促进康复[8,9]。在无痛护理中护士主动与患者交流,向其介绍疼痛是术后机体的正常表现,让患者对骨折疼痛有正确认知,从而可消除患者负性情绪。同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鼓励和安慰,介绍成功案例,有利于帮组其树立治愈信心,提高治疗护理依从性,从而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治疗后,研究组VAS及Fugl-Meyer评分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无痛护理理念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起着重要作用,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考虑可能是无痛护理中护士主动与患者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避免疼痛因素,病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疼痛感。在无痛护理理念指导下,护士对患者开展一系列减轻患者疼痛的护理干预措施,例如通过聊天、读报、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通过按摩、热敷等物理治疗以缓解疼痛;通过给予患者骨折部位舒适位,合理制动,药物镇痛干预等减轻患者疼痛,提高骨折部位活动度,从而利于改善患者运动功能。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67.31%,与郭建华等[10]临床研究报道相符合,充分验证无痛护理理念应用于骨折术后患者康复中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可能是研究组在无痛护理理念指导下进行护理干预可减少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减轻疼痛,改善运动功能,促进康复,从而获得患者高度认可,即护理满意度提高。有研究提出,无痛护理理念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但该研究未对此进行观察分析,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补充。
综上所述,无痛护理理念可促进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获得患者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梁书荣,张运清,韩向真.综合疼痛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4):411.
[2]曾燕玲,张跃,唐荣德,等.疼痛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中的护理研究[J].吉林医学,2013,34(20):4147.
[3]郑玲娣.骨折患者手术后疼痛护理[J].中医正骨,2012,24(6):79.
[4]张海青,武文翠.骨折围术期疼痛患者的无痛护理干预效果[J].全科护理,2012,10(11):975-977.
[5]荣秋华,李晶.舒适护理对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7):3294-3295.
[6]张利萍.无痛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6):52-54.
[7]张银凤,刘云娥.无痛护理管理在骨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2,11(14):38-41.
[8]曹广莉.无痛护理管理体系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3,26(7):111-113.
[9]马文芳.速康复外科在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8):67-68.
[10]郭建华.无痛护理理念在促进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四川医学,2013,34(5):775-776.
[2016-06-21收稿,2016-07-19修回][本文编辑:吴蓉]
R473.6
B
10.14172/j.issn1671-4008.2017.01.029
261021山东潍坊,解放军89医院小儿骨科(李敏,王雪娟,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