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涛 李小平 李春越
摘要:环境生态学是环境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基于BB平台等多媒体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平台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信息化建设不仅拓展了教学内容、改善了课堂教学效率,还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信息化建设的一系列探索性工作,可为其他专业核心课程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模式和思路上的借鉴。
关键词:环境生态学;BB网络平台;信息化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193-02
《环境生态学》作为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重点建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是我院为深化教学改革、推动本科教学工作创新发展而设立的重点建设课程。是本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9门核心课程之一,与环境监测、环境化学、环境土壤学等课程的教学内容有着相互衔接、承上启下的密切联系,对本专业环境科学应用系列方向课的学习起到知识储备和关键性作用。为进一步推进教学工作创新发展、提高和改善教学质量,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对《环境生态学》课程进行信息化建设可为环境科学专业课教学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一、教学总体基本要求
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环境生态学的形成过程、发展动态及学科前沿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应用。
2.了解受损生态系统变化,掌握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以及修复对策,掌握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3.在认识和掌握生态学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生态学理论,识别生态系统受损程度、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恢复和重建受损生态系统。
4.熟悉文献检索方法、文獻阅读技巧,拓宽学科视野、为生态系统管理、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课程资源信息化建设
1.本课程的信息化资源。环境生态学是基于生态学理论解决环境问题的专业核心课,本课程基本教学资源来源于学校图书馆数据库、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政府网站、高校网站和国家精品课程网等网络资源:(1)我校图书馆中英文常用数据库(CNIKI、万方、超星数字图书馆、读秀学术搜索,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Springer、Wiley);(2)国家精品课程网;(3)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http://www.cern.ac.cn/0index/index.asp)、中国植物图像库(http://www.plantphoto.cn/)、中科院各类信息开放平台;(4)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质量实时监测数据(http://www.cnemc.cn/)、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http://www.hcstzz.com/)、环保部数据中心(http://datacenter.mep.gov.cn/)、环保部图片库(http://www.mep.gov.cn/gzfw/tpk/hbzjpic/)、空气质量预报发布系统、美国EPA网站(http://www3.epa.gov/);(5)水利部全国水雨情信息(http://xxfb.hydroinfo.gov.cn/)、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http://www.swcc.org.cn/);(6)中国林业数据库(http://data.forestry.gov.cn/lysjk/indexJump.do?url=view/moudle/index)、中国林业图片库(http://www.forestry.gov.cn/CommonAction.do?dispatch=index&colid=205);(7)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信息(http://products.weather.com.cn/product/Index/index/procode/YB_KQWR_24);(8)“985”、“211”高校(如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生态学教学网站;(9)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概论精品课程网(http://www.jingpinke.com/xpe/portal/270863e5-1189-1000-8dc9-ac9d
ee625938?uuid=e499a018-1239-1000-8253-144ee02f1e73&objectId=oid:e499a018-1239-1000-8252-144ee02f1e73&
courseID=K090250)。另外,已有海河流域野外考察图片600余张;西部干旱区河谷型城市环境土壤采样图片200余张、陕北采煤塌陷区地貌、人工生态修复区先锋植被100余张,均以JPG格式全部归类保存,便于丰富教学内容。
2.课程信息化资源特点。课程资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课程资源包括流域典型生态单元、生态脆弱区及生态破坏区野外考察及采样图片900余张、思考题100余个、推荐阅读核心文献200余篇;视频资源、专业知识拓展资源、专业技能训练资源及国内外知名专家讲座资源。课件制作过程中插入丰富的图片和视频,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信息量大,既能把握学科发展动态,又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课程教学方式信息化建设。本课程拟基于BB网络教学平台、微信、QQ、E-mail等媒介,在多媒体教室将课堂教学活动录制为视频,同时将每一章节教案、课件、课后思考题、拓展阅读资源等资料放在BB平台上供学生自学和复习。同时,采用微信、QQ及E-mail等手段与学生互动、交流,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信息化建设模式及特点
1.教学活动。环境生态学信息化课程采用课堂教学、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三种方式。线上学习基于BB平台及教学大纲,按照学习要求预习基本教学内容,课后回顾和复习教学课件、结合自身学习兴趣点和疑点阅读参考文献,并结合问题与教师互动交流。
2.采用的教育技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依靠信息化教学资源和平台,运用启发式、互动式、小组讨论、案例教学、小型学术研讨会的传统教学形式与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线下学习、讨论相结合的系统方法。
四、网络教学条件
学校配备有设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室,配置有无线及有线网络,可方便地访问校园网及互联网,有专人维护,具备运行良好的硬件条件。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课件、参考教材、拓展阅读文献、思考题、图片及教学视频等相关教学资源齐备,具备进行网络教学的良好条件。
五、结语
环境生态学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核心课。课程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包括了环境科学、生态学、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群落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等学科。同时,生态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地拓展,世界范围内的环境问题也呈现出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环境生态学的学科范畴也在迅速地更新和发展,紧密追踪学科发展动态和前沿,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需要依靠各类网络平台,而课程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的信息化也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信息化建设中所积累的资源、探索出的模式和方法必将为环境科学其他专业课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
参考文献:
[1]盛连喜,冯江,王娓.环境生态学导论[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柳劲松,王丽华,宋秀娟.环境生态学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2003.
[3]孙儒泳,等.基础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孙儒泳,李博,诸葛阳,尚玉昌.普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5]Mackenzie,A.,Ball,A.S.,Virde.S.R.Ecology.孫儒泳,李庆芬,牛翠娟,娄安如,译.北京:科学出版社,Bios Scientific Publishers,2000.
[6]尚玉昌,蔡晓明.普通生态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7]金岚.环境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8]李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9]李振基,陈小麟,郑海雷,连玉武.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0]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王仰麟.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1]张金屯,李素清.应用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2]赵景波,陈宝群,岳应利,李胜利.环境生态学教学改革内容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5):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