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钟
摘要:本文从分析目前制约着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入手,详细探讨了在素质教育视角下,高校应如何有效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出创新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160-02
一、引言
自上世纪90年代素质教育被提出并正式实施以来,学生个人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且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社会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逐渐提高。大学生作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接班人,高校必须重视对其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所在。然而就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现状来看,制约着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形成的因素较多,并且高校自身也还没能够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理念下新的教育模式,还残留了一些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弊端,以致学生的个人潜能得不到充分挖掘。因此,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既是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也是为了提升当代大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这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制约当代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
1.传统教育的影响。在受传统教育理念主导的教育模式下,学生个体的创新能力发展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因此,在现今素质教育的新时期背景下,高校纷纷开始加快自身教育体制的创新改革,积极地探索着新的教育模式。然而由于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的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阻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当前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机制尚不完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昧地侧重于理论知识,而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则明显不够。长期处于这种教学模式下,很容易使得学生只关心自己的学科成绩,丧失创新思考的主动积极性,不愿意参加学校或教师组织的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并不会注意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此外,许多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也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只强调课本上知识内容的重复传播,却忽略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很多大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只是满足于将课本上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并且在课堂上也缺乏与学生必要的互动交流,并不会过多地去思考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2.创新科研机制不完善。尽管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加大了对创新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但在科研经费方面的投入却明显不足,许多高校实验室的设备都存在使用年限过长,配置跟不上最新教学需求等问题,很难有效激发大学生主动参加教学科研创新活动的热情,不仅不利于学生个人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提升,也严重阻碍了高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让学生一昧遵从既定的知识规律,忽略了他们个性化的思维方式与批判精神。
3.大学生家庭和自身因素。如今,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在长辈们的呵护关怀下长大,生活中的绝大部分事情都不需要自己亲自动手解决,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很容易就滋生惰性。因此,当代大学生普遍动手能力较差,不仅在生活中缺乏主动创新的精神,在学习过程中也不愿意进行深入思考,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甚至部分大学生认为,只需学习好课本上的知识内容便已足够,在校期间开展实践创新活动的教学意义不大,可以在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再培养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所以,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当代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水平普遍不高。
三、基于素質教育视角下的高校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路径
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都会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行素质教育政策,这是我国实施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同时也是高校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最基本的途径之一。因此,在素质教育视角下,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具体的措施来加强当代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1.引导学生树立实践创新意识。高校要想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水平,首先应积极地构建起相应的创新平台,同时还应引导大学生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和正确的创新意识,让他们更加了解学校组织这些实践活动的意义所在。因此,在素质教育的指导理念下,从学生角度来看,大学生应不断完善自身观念,创新实践方式,而高校则应该建立健全当前的教学考核体系,促使学生在实践工作中牢牢打好基础。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加大在科研训练方面的资金投入,保证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在当今社会形势背景下,实践与创新能力是考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所以高校应在紧抓专业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还应重视对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其主动关注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善于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并不断探索创新更好的学习方式,重视学校组织的创新活动,将其纳入自己的学习计划当中,不仅要做到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还要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2.改革和完善教育教学体制。在素质教育视角下,高校应根据教学改革要求制订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作为基本教学任务,以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切入点。高校要想实现教育体制的改革,需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式等各方面的内容着手进行。课堂教学是保证学生吸收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要前提,所以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课本上所讲述的方法,适当地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将课本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应用相结合意识的形成。例如,在专业课课堂教学上,教师如果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解课本上的内容,是非常浅显易懂的,但是学生对这些已被高度概括总结的知识点的实际内涵却并不清楚,进而也就无法把握其核心要义,在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时不会运用所学知识处理解决。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创立合适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特定场景中,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思维观念,将教学重点转移至学生的综合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鼓励大学生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学校也应定期对大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核,强化学生将课本所学知识与实践活动经验相结合的学习观念。
3.建立创新科研平台。高校在综合素质教育观念指导的前提下,应建立并完善创新科研平台,为学生提供参加科研创新活动的机会,激发其对科研活动的兴趣,树立实践创新意识。例如,高校可以面向学生开放实验中心,组织学生参观了解各种设备的使用状况,满足他们的动手实践需求,使其个人智慧与能力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提前学会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践工作问题,以免将来正式走上工作岗位遇到问题时无从下手。对于高校而言,可以将科研项目与实验室教学相结合在一起,采用双重奖励的方式,既充分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当代大学生主动参与科研活动的热情,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到各项活动当中,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最终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缺失,是每一个教育主体应共同承担的责任。作为培养优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在当前素质化教育背景下,高校应正视当前教学模式中的不足,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不断推进自身教育体制的改革进程,积极探索能够适应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使其将来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勇军,张海燕.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模式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1).
[2]李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创新实践教育平台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3,(09).
[3]严薇,袁云松.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09).
[4]魏天兴.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