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艳 饶宁
摘要: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脑梗死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脑梗死病情控制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脑梗死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干预;脑梗死;效果观察
在临床中,脑梗死是一种常见脑血管病症,属于急症,也是一个高致残率及高致死率的疾病。脑梗死复发可严重削弱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而且可明显增加死亡率。要想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就必须重视相关的护理工作,通过科学、全面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临床愈后。本次研究对患有脑梗死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以及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种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判定。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5年1月~12月抽取80例患有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患者年龄40~86岁,平均年龄(60.9±2.3)岁;发病时间1~8 h,平均发病时间(3.1±0.7)个月;干预组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患者年龄41~86岁,平均年龄(60.6±2.2)岁;发病时间1~9 h,平均发病时间(3.3±0.6)个月。两组比较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脑梗死护理模式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不给于循证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模式期间给予循证护理干预,主要方法如下:
1.2.1提出循证护理问題 脑梗死患者起病相对较缓慢,起病时症状较轻,多数不会有意识障碍。但病情可能在几小时或几天内进行性加重。在感情上难以承受,故常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变化,喜怒无常,甚至人格改变。根据以往工作经验确定存在以下问题:①缺乏对脑梗死及其康复锻炼知识的了解;②缺乏对患者出院后恢复期的家庭护理治疗知识的了解;③患者从正常人突然丧失活动能力及语言能力,以至丧失生活自理及工作能力,心理负担较重,表现为抑郁、焦虑、悲观、恐惧等精神状态。为此,护理重点应该是:脑梗死基础知识、康复锻炼及心理疏导。
1.2.2寻找循证护理支持 根据所提出的问题,结合实际工作,通过书籍、报刊、杂志、互联网等途径收集相关的文献,组织专科专题讨论,分析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特定的护理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实施[1]。
1.2.3循证护理的具体应用 ①心理护理:患者从入院那一刻起,心理状态和情绪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加上突然出现的语言和肢体障碍,常常表现出悲观和焦虑,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及家属多多交流,消除他们焦虑的情绪,并且建立良好的医患管理,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任感,和康复的信心。②健康指导护理:通过宣传册、视频等形式向患者讲解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帮助他们增加对疾病的认识,缓解他们的住院压力。③急性期护理:患者平卧位,床头抬高15°,有利于减轻脑水肿。持续吸氧,每小时监测生命体征,注意口腔护理。④恢复期康复护理:康复护理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根据不同患者自身特点,制定各自的康复计划,采取主动与被动康复相结合,循序渐进的给与护理。早期在床上进行肢体的主动与被动运动,鼓励并协助患者下床训练,平衡、语言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2]。⑤饮食护理:建议患者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热量、清淡易消化的食物。⑥用药指导:让患者熟悉掌握自己服用药物的名称、数量、时间和注意事项。⑦出院指导:出院继续坚持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1.3观察指标 脑梗死病情治疗效果(显效、有效、无效)、脑梗死病情控制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并发症(应急性溃疡、肺部感染、心律失常、肾功能衰竭)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显著性,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循证护理干预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循证护理干预组患者脑梗死病情控制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比较 干预组治疗期间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12.50%,其中应急性溃疡1例,肺部感染2例,心律失常1例,肾功能衰竭1例;对照组治疗期间有13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32.50%,其中应急性溃疡4例,肺部感染4例,心律失常2例,肾功能衰竭3例。两组不良反应率组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护理满意度比较 有36例干预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对护理服务感到满意,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5.00%;有28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对护理服务感到满意,护理服务满意度为70.00%。两组满意度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结论
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3]。也是循证医学和循证保健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过程中,寻找资料和证据,需要护理人员继续进行深造、坚持阅读大量的资料,不仅促进自身理论知识的提高,同时对凭以往经验而实施护理的一些非正确方式进行纠正,做到优质护理服务。提高脑梗死临床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更好地使患者得到满意[4]。
参考文献:
[1]于学洁.急性脑梗死溶栓的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9,16(3):17-18.
[2]金红斌.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2(1):118-119.
[3]倪忠梅.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4,08(1):73-74.
[4]霍春暖.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探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16(1):111-112.
编辑/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