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莎莎
2017年初,中央紀委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重拳出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
一时间,整治“村霸”之声此起彼伏,也让我想起了我家的一次经历。
我老家在北方农村,读大一那年暑假回家,老妈说春天的时候家里的二亩梨园被砍了。
我心里一惊。
一旁的老爸马上说:“已经嫁接了新的枝条上去,基本都活过来了。”
“谁干的?”我问。
“应该就是那个人没错!”老爸说。
老爸说的“那个人”,是当时村干部的亲戚,村里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村霸”。
但遗憾的是,虽然心里知道是谁,却没有证据。
“为啥要砍我们家的梨树!”我接着问。
“嫉妒咱,比他干得好!”老爸说。
我大概了解了乡村里的江湖,也能想象出老爸站在地头,望着一片被毁坏的梨园的心情。
这是老爸去北京郊区农园引进的品种、带来的技术,栽种时还引来了围观和点赞。
面对“村霸”横行,老爸的“报复”是把梨树种得更好,他打电话给北京的专家,学习嫁接技术来补救。
虽然梨园晚挂了一年果,但却功不可没,培养出了两名大学生。
毋庸讳言,这样的“村霸”,到今天似乎并未绝迹。比诸“大老虎”,他们顶多算小“苍蝇”,但破坏力极强、影响极坏,严重啃食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导致民众对基层政权和自治组织信任不足,影响中央一系列大政方针在农村基层的具体实施。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推进,整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已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