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圣 崔璨
【摘要】社会资本可以为协同发展战略的落实提供重要保证,而且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是推动区域合作走向深入的动力。京津冀区域社会资本存量丰富,但目前对社会资本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京津冀区域可以通过挖掘共同文化资源、鼓励社会组织的跨区域流动等多种措施,来激发社会资本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社会资本 京津冀 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社会资本深深植根于某一共同体长期的历史和文化之中。从个体角度来看,是个体为达成目标可以利用的无形资源;从集体角度来看,则是保证群体内部彼此信任、合作和团结的规范和网络,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京津冀共同的历史渊源沉淀了深厚的社会资本。京津冀地域相连,人员往来频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具有很多交流和合作的空间,加之当前三地面临着许多共同的发展课题,更是为社会资本发挥作用创造了良好的机会。
京津冀区域在社会资本方面的优势
首先,亲密的人员结构为社会资本创造了坚实的基础。河北省是京津两地外来人口的主要来源地之一。2005年至2010年,河北省向北京输送的劳动力平均每年100万人左右,向天津输送的劳动力平均每年60万人左右,且呈逐年增加态势。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河北来京、来津人口分别为155.9万、75.45万人,分别占两地常住人口的22.1%和25.2%。人员的频繁往来必然带来巨大的社会资本流动,在密集的交往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创造着共同发展的机遇。
其次,共同的发展课题是社会资本的重要来源。社会资本在合作关系建立之前往往处于“休眠”的状态。共同面对的问题就是激发社会资本的“醒脑剂”。一旦社会资本被激发起来,各种资源可以自由地流动,创造出无数合作机会。协同发展是京津冀三地未来最大的课题。自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后,国家和地方已经从各个方面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这些战略部署已经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描绘了蓝图,是为协同发展战略“破题”,同时也为社会资本发挥作用提供了舞台。
再次,共同的文化和历史渊源积淀了丰富的社会资本。文化和历史是社会资本最深厚的土壤。京津冀在历史上长期同属于一个地区,在风俗、语言等方面具有高度相似性,这些都是孕育社会资本的重要基础。文化认同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深层机制。比如,我国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得益于吴越文化的共同浸润,珠三角区域发展的重要原因就在于该地区同属岭南文化。在共同的文化氛围下,人与人之间更容易建立起相互信任,群体之间更易建立合作关系。京津冀地域文化以燕赵文化为主体和本源,同时兼有北京的“都城文化”和天津的“漕运文化”。值得关注的是,京津冀区域文化认同度相对其他地区而言比较低,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发挥地区文化这一软实力在推动区域协作中的重要作用。
激发社会资本需要坚持的原则
第一,坚持以政府间协作带动社会层面协作。目前京津冀各级政府和各政府部门推动协同发展的热情高涨,而且各个领域都出台了相关的举措。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社会力量的参与程度较低。社会力量中蕴含丰富的社会资本,而这些社会资本长期以来处于休眠状态,当前协同发展的政策正可以激发社会资本热情。比较合适的发展思路是“由政府协作机制带动社会协作机制,政府描绘蓝图,社会组织参与实施”。这种思路同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相符合,是切实可行的,同时也是真正激发区域之间合作热情的必由之路。
第二,借助社会资本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协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超出了以往地方政府职权的范围。这意味着政府以往處理社会问题的方式必须改变和创新。而一个“精明”的政府应该学会充分利用社会资本这个社会发展的“润滑剂”,真正做到“垂拱而治”。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发展,实现政府职能的有效转移,将那些“不该管、管不好、也管不了”的事情真正交给社会去管。
第三,抑制社会资本负面作用。社会资本本身并无好坏之分,运用得当则可以带来社会的繁荣发展,运用不当可能导致政府绩效低下,甚至滋生腐败。区域协同发展实际上是利益调整的过程,涉及面非常广,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在这个过程中都可能面临利益的重新分配。不同地区、不同利益团体都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争取。因此,必须建立多层次的利益争端协调机制,尤其注意对利益受损群体进行补偿。
激发社会资本,深化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一,鼓励社会组织的发展。社会组织是社会资本最重要的载体。社会组织的繁荣是现代社会的标志。社会组织大量出现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一大特点。如何利用好这一趋势,因势利导,实现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同时发挥社会组织在创造社会资本方面的积极作用,是我们应该面对的课题。目前,京津冀区域在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梯度性。北京市和天津市社会组织的发展速度和活跃程度非常突出,而河北省社会组织在资金规模、管理水平、专业化素质等方面则相对落后。目前各地均在推行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改革,此项改革是强化社会组织能力的最重要举措。三省市社会组织可以抓住这项改革的时机,有效利用三省市的发展差异性,在“联”字上做文章,加快自身发展。
第二,以重要和紧迫的社会问题为导向,激发京津冀三地社会力量的共同兴趣点。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京津冀地区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三地社会组织应该在环境质量改善方面加强合作,尤其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行业协会具有专业化优势,既可以为环境改善建言献策,同时也可以发挥协商自治功能,规范行业企业行为。目前京津冀区域内涉及到环境保护的各类协会、学会有一百余家,在组织开展行业环境保护责任调查研究、参与发展规划和标准规范的研究和制定等方面发挥作用。另外,可以充分利用京津冀三地经济社会发展梯度较大的特点,引导产业的有效转移,北京和天津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养老问题非常突出,京津两地的社会组织在提供养老服务方面非常活跃。而河北省老龄化相对处于较低水平。这种发展梯度就为河北省的各种社会组织在养老方面加强同京津合作、吸引京津养老服务提供了有力条件。
第三,支持社会力量在文化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文化领域是社会资本最为深厚和活跃的领域。京津冀三地地理毗邻、文缘相近,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深厚资源,创造各种机会为三地社会组织文化合作牵线搭桥。比如,协调三地的文化管理部门组织跨地区的文艺下乡活动;引导本地社会组织承担跨区域的文化服务活动等。破除社会组织在文化领域发挥作用的制度障碍,使政府从繁琐的具体操办文化事务中解脱出来,真正做到市场化运作,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提供方式、文化产品多样化。拓宽社会力量的参与渠道。目前,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就放宽非营利性文化组织的登记条件、降低注册门槛、简化操作手续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呼吁。今后,应进一步发挥民间文化机构的作用,整合民间力量资源,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使用,提高民间文化机构承办重大活动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生存、创新和组织能力。
(作者分别为河北工业大学冀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河北工业大学文法学院讲师)
【注:本文系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利用社会资本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HB15ZZ015)和河北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青年项目“河北省推动政府购买服务改革研究”(项目编号:SY141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高玉、刘欢:《北京常住外来人口河北占五分之一》,《北京日报》,2014年3月31日。
②刘勇、姚舒扬:《文化认同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责编/贾娜 陈楠 美编/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