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贻林中国工程造价学科的领军人

2017-04-22 13:39王中鸿
中华儿女 2017年5期
关键词:理工大学工程造价

王中鸿

他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工程造价学科,树立了中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工程造价专业的标杆

2017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尹贻林在他的微信《贻林微观察》中写道:“今年是我院长任期届满之年,正好任院长17年。这17年都是围绕学科建设开展工作,最欣慰的是两个标志性成果:第一是把管科的博士授权拿到了;第二是把工程造价专业带起来列入教育部基本专业目录。下一步双一流建设我赶不上了,一是年龄到了,二是水平还差太远。真想向天再借二十年,把这两个学科带到一流的边缘。而今只能一如既往拼基金,工作到除夕,初二启程继续学术之旅。”作为一名教授,一边讲课,一边主持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工作,忙碌是他的生活常态。

尹贻林三十余年如一日,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奋斗精神、“殚精竭虑、胼手胝足”的敬业精神、“诲人不倦、言传身教”的育人精神实现了使天津理工大学成为世界工程造价研究中心、教育中心、资料中心的夙愿,促进了中国工程造价学科和行业的发展与世界接轨,树立了中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工程造价专业的标杆。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尹贻林出生于1957年,少年和青年时代正赶上“文革”,学习只能靠自己的理解或到书店借书来读。1978年高考时,他仅凭一本《数理化基础知识》和平时善思善学的“童子功”参加高考,以412分(5门课500分满分)的成绩被天津大学化工系录取。在国内最好的化工系,并且读的是基本有机化工专业,这为他后来树立工程意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读硕士时,他选择天津大学的技术经济专业,曾全面研读过管理学各流派名著。他把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管理学名著都收集全了,并且一一精读。上学期间,他曾参与接待过管理学大师中惟一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赫伯特·西蒙教授。后来在加拿大做访问学者时,他还专门拜访过另一个经理学派大师明兹伯格教授。

尹贻林在辽宁大学读经济学博士时正赶上斯蒂格里茨、阿卡洛夫和阿罗等的信息经济学思想大行其道,他从这个理论体系中的大腕斯蒂格勒、米尔利斯等不对称信息理论中吸收了“激励相容”思想,用来解释工程造价咨询和招标代理等得心应手。更早些时候,如1994年中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了搞懂改革问题,他又迷上了科斯的制度经济学,也看过很多张五常的著作。

尹贻林对经济学的确情有独钟,兴趣广泛。他下乡插队劳作,亲历落后的生产力,后又在冶金部23冶机械化施工站车间里操作相对先进的生产力,对比落后和先进生产力对应的生产队和车间两种生产关系的实践则帮他迅速理解了那些理论。为了当好天津大学技术经济与系统工程系副主任,他又詳细看了熊彼德的创新理论;看到贬计划经济为“奴役之路”的哈耶克又产生兴趣,光他的传记就看了三种;随后尹贻林又想搞清楚凯恩斯是怎样搞拉动需求而拯救了资本主义,遂读他的通论。

尹贻林在下乡时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察文化大革命中的社会现象;上大学时赶上思想解放,看了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读了弗罗伊德的《梦的解析》。不过上大学之前,他看得最多的还是文学名著、鲁迅及毛泽东的著作。至今,毛泽东和鲁迅的犀利文风仍深深影响着他。他对学生们说,这不是天赋,而是因为一遍遍研读过《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别了,司徒雷登》《纪念刘和珍君》《论费尔泼赖应该缓行》等文章。他一直认为,能支持自己长期荜路蓝缕、胼手胝足投身于工程造价事业的是一种无产阶级的浪漫情怀,这就是《钢铁是怎样的炼成的》倡导的奉献和甘愿牺牲的精神。

带领中国工程造价走向世界

尹贻林自1982年在教育系统工作以来,始终献身教育一线。2000年,担任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时,面对管理学院科研能力薄弱、教师水平偏低、硬件落后等一系列难题,他在第一次召开全院大会时宣布“我十年内一定把管理学院带到天津市排名前三的位置!”从此,他取消自己所有的假期,甚至每年春节期间他也从未停止过工作。

为了提高管理学院的教学水平,他找每一个不是博士的教学老师谈话,在他的鼓励引导下,所有的青年教师都考取了博士。针对教师学术能力差的问题,尹贻林远赴香港邀请专家学者来管理学院讲研究方法,每月都会邀请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的知名教授来管理学院作报告。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如今仅工程造价系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这在“985”和“211”院校也是少见的。尹贻林的女儿曾经说过,“爸爸,和您的工作、您的学生比起来,我永远都是第二位的”。他答道:“孩子,对教育的敬畏、对岗位的敬畏、对专业的敬畏、对党和人民的敬畏是我终生的使命。”

尹贻林从1987年起追随我国工程造价学科创始人之一的徐大图教授,致力于我国工程造价学科的创建工作。1997年,他带队成立了建设部首批认定的全国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师资培训单位和学员考前培训单位——天津理工大学造价工程师培训中心(TCCCE)。近20年来,共培训近6万名工程造价专业人员,推动我国工程造价事业走向规范化、精准化、国际化,以培训反哺科研,为管理学院的学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自《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08)、《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等颁布以来,尹贻林带领天津理工大学造价工程师培训中心教师先后赴北京、西安、广州、长沙等20座城市参加近百场培训,为我国工程造价实际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持、为我国工程造价领域明确发展方向。他首创工程价款管理课程,实现了工程监理与工程造价管理的无缝融合,极大促进了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规范化和精准化。

他开办了经教育部批准的“工程造价”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圆了几代工程造价专业前辈的梦想,实现了工程造价行业近百万从业人员的追求目标;尤其对中国工程造价事业最大的贡献是几乎囊括了教育部在本科教学领域设立的全部奖项。尹贻林不仅凭着一个“关键词”(工程造价)获得如此之多的荣誉,而且他在学术方面也屡建奇功:连获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获得天津市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天津大学和天津理工大学双料博导……能在一个国家二类大学的学术平台上取得这些骄人业绩,实在让同行们心生钦佩。

他率先在国内开展“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方式改革”系统研究,现已形成了公共投资项目投资控制系统、公共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公共投资项目评审系统、公共投资项目管理方式等方面的系列理论研究,并且把研究成果用于上述项目的实践之中,应用于“解放军营房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系统”、“天津津滨轻轨一号线项目投资管理”、“湖北省公路工程投资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等项目,分别于1998年获科技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子项目负责人),2001年、2002年两次以主持人身份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坚持“殚精竭虑,勤勉谦和”(天津理工大学校训)的团队精神,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他带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工程造价学科师资队伍;天津理工大学工程造价系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余项。作为国内仅有的最大、整齐而又有发展后劲的工程造价教学与研究队伍,为今后我国工程造价学科攀登更高高峰打下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

责任编辑 王碧清

猜你喜欢
理工大学工程造价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电气安装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探析
浅析公路工程造价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
桂林理工大学教师作品
A Study on Oscar Wilde’s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
作品赏析(4)
An Analysis of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feminism
Research on Multimodal Discourse in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Mathematical models for the repairs of the Kariba D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