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莹
那天早上,我刚踏入课室,一群班干部立刻围了过来,满脸惊慌:“报告老师,我……我们……不,雨馨逃走了!”原来今天早上的值日生一回校,就看到了雨馨的桌子倒在地上,从抽屉里散落出来一大堆东西。值日生找到了班上同学“消失”了的尺子、钢笔等文具。雨馨回来后,被其他学生堵住:“你凭什么拿我们的笔?”“我的尺子为什么会在你的桌子里?”“你是个小偷!”“我要告诉老师!”
我立刻拨通了雨馨爸爸的电话,让他家人分头寻找,我和十多位老师也马上行动起来。一个多小时后,我接到了雨馨姑姑的电话,原来雨馨自己坐车去了姑姑家。
第二天,我再次邀请雨馨父亲到学校交流,商量教育方法。由于亲生父母离异、后妈待她很差,雨馨焦虑不安,加上这次同学的责备,使她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的表现。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尤其要在孩子与家庭关系方面起到良好的纽带作用。
架起爱的桥梁,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它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治疗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
在寻找雨馨的过程中,我不断反思,班上学生的行为触发了这次事件,如何对全班学生进行教育,这也是一个契机。其实雨馨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关心,她极需要被爱的感觉。抓住这个契机,我决定采用集体关心孩子的方式来温暖、消除她内心的焦虑和冷漠,调动她的积极心理情绪。
就在雨馨姑姑送她回校前,我到班上跟学生讲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表扬了一些当时劝慰雨馨、在门口拦住她的孩子。孩子们低下了头,有的说:“笔虽然不见了,但是同学更重要啊!”我顺势而导:“是啊!咱们四年4班44个人,就好像在共同划着一条船,少了一个的力量也不行啊!如何让一个愿意回校的同学重新喜欢和我们同划一条船呢?”班上的孩子出谋划策,各抒己见。
雨馨回校后,我和她讲了班上同学如何拦住她、如何报告老师、如何关心她的安危等,她流着泪对全班道歉,承认了偷笔的错误,告诉大家逃学的危害性,保证下次不再犯,还感谢老师以及安慰她的同学。班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中队长走到雨馨面前,紧紧拉着她的手,说了一句:“我们都是同伴。”雨馨更是激动不已。
多关爱,用师爱感化学生
动之以情,示之以爱心。雨馨回校后,我多次找她谈话,抓住她的优点鼓励她,表扬她。比如尊重老师,老师批评她时不顶嘴,在劳动时不怕脏、不怕苦……话语间充分流露出自己对她的喜爱和关心。我还召开了班干部会议,布置了班队活动课的主题是“手拉手,心相连”,让他们课后想办法鼓励和帮助雨馨,可以邀请她一起玩游戏,帮助她解决学习难题。在周五的班队课上,她鼓起勇气说出了自己想和同学友好相处的心愿,她的发言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晓之以理,束之以规矩。此后几天,我多次利用课余时间,不厌其烦地给雨馨指出缺点,如上课不专心、发言不积极、做作业漏做题目等,并顺势提出简单的要求,逐渐加大难度,从上课认真听到主动发言,从能够完成大部分作业到完成所有作业。雨馨做得好,我在全班表扬;做得不好,我私底下再做工作。我还经常提醒她:“你现在是午休管理班干部,应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她答应了我,在午休管理方面尽职尽责。我相信,这样润物无声的教导对于她那颗敏感脆弱的心是合适的。
引导监护人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
我多次与雨馨的父亲沟通,他也开始认真尽责,常常打电话给我,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有时还接孩子放学,这些对孩子的触动很大。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现在回到家能主动帮助后妈洗碗、搞卫生等,后妈批评她,她能认真听完,而不是把自己反锁在房间,或者乱扔东西。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假如我们的孩子都能以积极、乐观的情绪去看世界,假如他周围生活中的每一种现象都能向他展現出美丽、精细、温和色彩的话,他就会易于接受教育,就会贪婪地聆听你的每一句话。” 对于家庭环境复杂的学生,我们应该用爱去感染他们,用爱去鼓励他们,静待他们的进步,为他们撑起一片健康成长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