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娟
摘要:地理综合思维是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地理综合思维特点和现状入手,初步分析激活初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的方法,让学生能够主动发现地理表象,运用地理综合思维分析本质,形成科学人地观。
关键词:初中生;地理综合思维;激活
一、地理综合思维的内涵
1.地理思维
地理思维是人们根据思维的共同规律,认识地理事物,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揭示其内部联系,达到对地理事物规律性的认识的过程。它是人们对地理事物的理性认识过程,这种理性认识活动,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由于地理研究地域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之间相互关系与作用,研究范围及其广泛,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不均匀。地理思维具有综合性,空间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地理思维包含有地理形象思维、地理逻辑思维和地理辩证思维等。
2.地理综合思维的涵义
综合思维即综合性的分析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式。地理学不仅限于研究地球表面各个要素,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统一的整体,对其进行要素的综合分析、地方的综合分析、时空的综合分析等。
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产生是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并且有一定规律可循,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一个要素或局部发生变化,会使其它要素或整体发生变化。地理思维具有整体性、区域性和动态性。学生激活了地理思维能力,能够多要素、多角度地分析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而非片面地、孤立地看待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而综合地观察、分析和认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较全面、辩证地看待现实中的地理问题[1]。
二、初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的特点
1.初中生思维能力特点
整个初中阶段,思维能力得到迅速发展,由“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初中生已能理解一般的抽象概念,掌握一定的定理,能对许多现象进行概括和抽象。初中生的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其逻辑思维还有赖于感性经验和具体形象的直接支持。从思维的品质上看,初中生在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等方面都有了显著增强,但又常常带有主观片面和肤浅的特点[2]。
2.初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现状
初中生对地理事物的认识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地理现象能够较全面的观察,分析地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较发散。如分析聚落的形成,能够从地形、气候、水源、资源等方面分析;对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会初步运用逻辑思维分析。如分析各地气候差异的原因,能够从纬度位置、地形、海陆位置等方面分析;对地理问题的分析,会运用辩证思维,如人口增长的利与弊。
三、激活初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的方法
1.根据初中生认知发展规律,培养综合思维
相对于小学阶段,初中生的认知水平迅速发展,以形象思维为主,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有了较高提高,能自觉根据教学要求去知觉事物。在观察方面,观察的目的性、持久性、精确性和概括性等都有了显著发展,辨析事物差异的准确率、理解抽象事物的能力得到发展。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初中生认知特点,培养其综合思维。如在探讨地球运动和经纬网时,采用教师讲述、学生看图的方式,学生常常会觉得乏味且感觉困难。采用观察直观感受模型演示地球自传和地球公转,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现象,提出相应问题,师生共同探讨问题,分析及总结,再联系实际案例探讨、分析,会收到较好效果。
2.联系生活中地理事象,激活综合思维
地理事象是指地球表面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主要包括天文现象,大气与气候现象,水文现象,植物形态与动物迁徙,地质构造,地貌,各种生产活动如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等,自然灾害、环境问题等。
初中生生活在多样的地理环境中,引导学生搜寻各种地理现象,运用地理综合思维分析地理现象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可形成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环境,创设生活地理情景,设置地理问题,激发学生的探求欲。如引导学生分析当地工业区分布特点,结合地形图、气候、资源、交通、市场等信息综合分析工业区分布的原因。
3.结合地图阅读分析,形成综合思维
地图是空间信息的图形传递形式,是信息的载体,可容纳大量信息。地图作为再现客观世界的形象符号模型,不仅能反映制图对象空间结构特征,还可反映时间系列的变化,并可根据需要,通过建立数学模式、图形数字化与数字模型,经计算机处理完成各种评价、预测、规划与决策。地图不仅能直观地表示任何范围制图对象的质量特征、数量差异和动态变化,而且还能反映各种现象分布规律及其相互联系。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通过阅读地图,能够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空间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探讨河流时,引导学生阅读河流水系图,让学生从图中提取相应信息,如发源地、入海口、支流、干流(上、中、下游)、流經的国家或省区等;其次是结合地形图、气候图、人口分布图、工业分布图等进行叠加,让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师生或生生探讨。让学生结合图例,绘制地图如街道图,零售店分布图等;创设探险、寻宝情景,让学生结合地图模拟探险或寻宝。
4.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促进综合思维
地理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多地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践应用。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加深认识,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得到升华。地理活动课适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广泛,类型多样,主要有考察型、调查型、公益活动、撰写观察日志、创设微型课题如观察分析一种岩石的形状、成分等。
初中生对地理事物充满好奇,参与地理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很高,观察事物的视角很多面,分析事物较细化,思维较发散,但是分析地理事物较浅表、单一。由于初中生思维是发展变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应当充分结合初中生认知规律开展。例如,观察月相,需要组织学生统一时间观察,设计观察日志(月相的形状、出现等的填空),根据观察情况,分析月相变化规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认识月相形成的原因。又如,观察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成立一个地理小组,每天中午12点观察学校旗杆影子长度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分析其变化规律,然后提出问题,通过实践观察,认识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陈红,吴燕坤,田甜等.基于学习进阶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培养[M].西安: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28-30.
[2] 程利国.儿童发展发理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