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讲中国故事、服务于当下中国的时代要求下,众多主旋律的纪录片作品被创作出来,《航拍中国》便是其中一部。作为由中央电视台投资制作的以航拍为唯一拍摄手法的纪录片,《航拍中国》上映之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文章从《航拍中国》的创作出发,分析了作品的时代意义以及其在纪录片方法领域的探索,由此指出作品对当下纪录片创作的启示。
【关 键 词】《航拍中国》;时代意义;方法;自然历史纪录片
【作者单位】刘维维,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2017年初,《航拍中国》第一季在央视纪录片频道《特别呈现》栏目首播,很快便因其航拍的独特视角、绝美的风景呈现以及独特的人文表达而引爆网络,在业界与观众群中引起巨大反响。作为由央视投资制作的以航拍为唯一拍摄手法的纪录片,《航拍中国》计划拍摄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单位。在今年播出的第一季仅《海南》《陕西》《新疆》《黑龙江》《江西》《上海》6集,在这每集50分钟的时间里,纪录片向观众展示了各地的自然景观、人文风貌、历史古迹、宗教民俗以及城市建筑等内容,所包含的题材之广前所未有,让国人为广袤土地上的自然之美而叹息,更为中国人改造自然的坚韧力量而震撼。笔者以为《航拍中国》在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展现、促生环保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其纪录片方法的实践探索也可以给我们带来众多启示。
一、《航拍中国》的时代意义
作为一个纪录片文本,《航拍中国》的时代意义主要体现在内容上。《航拍中国》拍摄对象驳杂,跳出了同类纪录片仅仅表现自然风景、城市风格的选材局限,在一个更广阔的选材范围内,对新时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深刻体现了讲“中国故事”的时代要求。其时代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景观呈现与爱国主义教育
纪录片先天具有教育性。1922年,列宁对苏维埃人民教育委员会的阿纳托里·卢那察尔斯基说:“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毫无疑问,列宁在这里所看重的正是纪录片的教育性。而纪录片的教育功用的发挥有赖于纪录片“能进行直观的描述、简单的分析和得出导向性结论,通过使用节奏和丰富的想象力,还能具有雄辩的说服力”。《航拍中国》得以在内容的景观呈现中,借由纪录片的叙事完成爱国主义教育。
《航拍中国》内容浩大,其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为自然景观:在第一季的6集中,从中国南海的波涛到黑龙江的雪景,从上海黄浦江畔的日出到新疆大漠深层的日落,从江南的郁郁葱葱到陕北的黄土漫漫都得到了尽情的展现,地理位置覆盖东南西北中等不同的空间,观众无不感慨中国自然景观之美,美得让人窒息。二为人文景观:从历史古迹的遗存诸如古城、书院、陵寝、沉船,到今人改造自然活动能力的展現如桥梁、公路、高铁、油田,从城市建筑风貌到乡村民居格局,这些人文景观都是人类活动能力的展现,在纪录片的语境里就是中国人力量与勇气的体现,这一切又会使我们因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爱国主义的情怀也就在这样的窒息与自豪中油然而生。
应该说《航拍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完成得并不让我们感觉到机械枯燥、充满了说教意味。《话说长江》的总编剧陈汉元在讲到《话说长江》时曾说:“这是一部爱国主义的地理教科书,但任何人写稿子都不许出现爱国和爱国主义这些词,而是让观众看完以后自然而然生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毫无疑问,《航拍中国》继承了《话说长江》等优秀纪录片在爱国主义教育上的优良传统。
2.国情展现与为历史留史料的精神
纪录片所呈现的内容是当代史,正像纪录片导演伊文斯所说的:“纪录片把现在的事记录下来,就成为将来的历史。”纪录片所记载的今日之事实正是今后之历史,此即纪录片的文献功能。《航拍中国》没有脱离当下的时代语境,作为第一部从空中完整记录中国真实景观与影像的作品,它践行为历史留史料的纪录片精神,以省为单位,将当下中国国情的众多方面在纪录片中以镜像的形式记载了下来,完整地提供了中国影像,其价值足以载入史册。
《航拍中国》的拍摄素材多数集中在2016年,甚至有部分素材是在2017年初新拍摄的,这些素材都是极具代表性的画面,体现了大量的鲜活的中国特色。其对国情的展现并没有仅仅停留在上文所言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展现上,而是以更为丰富的笔墨为我们展现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新气象,充分展现了中国的时代精神。我们可以看到浦东新区的巍峨楼群,新建的三沙市,中国商飞的大飞机,文昌的火箭发射塔,海南环岛高铁等政治因素较强的景观;我们也可以看到当下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生活形态,新疆巴扎的贸易,黑龙江的冰上捕鱼,客家人的民俗与传统,笔触所到无不细致生动,尽显当下性。
更巧妙的是,《航拍中国》有意在纪录片的文本中建立历史、当下与未来对比的叙事。如在《上海》一集,借由浦西外滩与浦东的对比,《新疆》一集借由喀什老城与新城的对比,将我们置于现在与过去的对比反思中,从而去思考未来发展的问题,这才是历史对当下的意义,也是当下对未来的意义。纪录片《航拍中国》为当下立传,为未来留史的“野心”也得以彰显。
3.环保意识与发展反思
从纪录片的类型看,《航拍中国》属于典型的自然历史题材。其片头“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历史”的解说词更可以看出《航拍中国》对此类型的主动归附。自然历史又被翻译成自然史或博物学,其主要关注自然的发展。西方国家对此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在西方国家最为多见的博物馆就是自然历史博物馆,其主要展示的多为“人类与自然环境的面貌与演化”。
自然历史纪录片作为在国际范围内已经盛行了几十年的成熟纪录片类型,其最早得益于BBC于1957年成立的自然历史部,其所制作的自然历史纪录片主要包括野生动植物、天文地理、人体医学与科学技术等内容。近年来热播的《冰冻星球》《地球脉动》等作品也都是这个机构主导制作的,其作品也为自然历史题材的创作树立了标尺,其主题往往包含自然环境、生命物种和人类行为等内容,环境保护意识与人类发展反思往往是作品最终的落脚点。
毫无疑问,《航拍中国》在宏观上得以完成对“人类与自然环境面貌与演化”展示的任务。而在微观上,大量的珍贵动植物进入《航拍中国》的关注视野。其中有水生的红树林,荒漠里的胡杨林,更有大熊猫、朱鹮、坡鹿、白腿小隼、蒙古野驴等国家级保护动物的踪迹。在人与地球环境关系恶化的当下,这些关注足以让我们思考人与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促使环保意识的生发。此外,具体的环境保护行动,以及当下中国人对发展模式的反思也进入到《航拍中国》的叙事中,《黑龙江》一集专门讲到“今天为了保护生态,北大仓的开发已经陆续停止,因垦荒而消失的湿地,正在逐步恢复生机”。这样的内容在其他几集也多有体现。
二、《航拍中国》在纪录片方法上的探索
《航拍中国》第一季虽然只有6集,却拍了整整一年,共出动16架直升机,57架无人机,总行程接近15万公里。但其拍摄的艰辛,难掩素材层面可能的简单粗暴——航拍,只有航拍,然而《航拍中國》却得以突破航拍素材的局限性,在拍摄方法、结构组织与叙事表意等方面都有不小的探索,其实践可让同类纪录片借鉴。
1.颇具创新精神的拍摄手法
传统的航拍素材受制于航拍器技术以及具体的拍摄理念,其所拍摄的素材比较单一,以高空俯视地面为主要形式。《航拍中国》的拍摄团队凭借其在设备、技术以及理念上的优势,在拍摄手法上打破了这种单一的形式,在观影体验、素材配合、光影色彩等方面都有不少开拓。
航拍的高空俯视向来被称为上帝视点,《航拍中国》则充分利用这种上帝视点来创造一种发现与浏览效果的主观镜头的即视感,远景接近、高空环绕与大反差的运动镜头在其镜语中比较多见,这是央视编导有意而为的。这是因为此类镜头最容易与观众的视点相融合,从而创造将主观镜头与上帝视点相结合的独特的观影体验。此外多种素材的配合使用在《航拍中国》中也比较多见。这里的多种素材既包含不同角度、不同机位、不同运动方式对同一主体的拍摄,也包括直升机与无人机拍摄素材的组合使用。由此对同一表现对象,既可以达到不同的视角关照,也可以建立从微观细节(无人机)到宏观全貌(直升机)的更为多元的认知。《航拍中国》也擅长利用光影、色彩、反差等独特的拍摄手法为我们创造视觉奇观,其画面在整体上有意追求一种高动态范围的效果,光线细节得到突出,俗称“圣光”的丁达尔现象也被多次摄入镜头中。而在色彩上,偏重于拍摄有大块面的厚重色彩感的对象。而同一对象在不同季节的景象对比也是其常见的拍摄手法,如其有意拍摄不同季节的泾河与渭河汇流的“泾渭分明”效果,以及不同季节的鄱阳湖等。
2.旅程体验式的结构模式
无论拍摄手法如何革新,其拍摄对象依然是风景,这就为纪录片结构的组织带来了困境。每一集50分钟的纯风景,几十种景观,如何统一在一个结构的核里,如何有效地吸引观众是重点,更是挑战。《航拍中国》的实践有效地将结构与吸引观众相结合,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类似于“旅程体验”的结构模式。《航拍中国》的结构在每一集都会依据地理位置以及主题接近的原则将相同的拍摄对象并置成为一个板块,然后在每一板块之前用三维地图示意引导,明确其地理位置,让观众有一个整体的空间概念。其效果正像《航拍中国》的总导演余乐所说的:“我们把它定义成一个空中旅程,就像一个飞行员,带着观众一起飞。从线路设计、动画和音乐设计都给观众一种高端旅行的感受,让观众在旅程中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
以《海南》一集为例,在这一集中三维导览图总共出现6次。第一次引导的拍摄对象集中在海南岛的北部,主要关注海南岛的成因、海口市以及灯塔等内容;第二次集中在岛的东北部,主要关注海滩上的动植物;第三次集中关注东南部的博鳌、三亚等旅游景点;第四次则转向中部山区的不一样景观;第五次主要关注西部沿海的盐场,以及高铁、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等高科技因素;第六次则将视野转向茫茫南海中的景点。靠这样的方法,有效地将《海南》这一集的内容串联了起来。
3.认知与抒情相结合的叙事
我们说《航拍中国》采用旅程体验式的结构模式,并不意味着其主要的叙事任务是认知,也不意味它只是一部旅游导览的科教片。《航拍中国》的叙事还具有独特的情感抒发,其出发点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礼赞。依赖于画面、解说词与音乐音响的有机配合,认知与抒情得以在《航拍中国》的叙事中并行不悖。
《航拍中国》的抒情意味在片头的引入与片尾的升华中体现得最为直接。以《上海》一集的片尾为例,配合唯美的画面与优美的音乐,解说开始引导抒情:“上海,因河而兴,通江贯海,一百多年的时光,一个聚散离合的码头,变为吞吐万汇的港口。最大胆的梦想,展望未来,最务实的行动,拥抱现在。这就是上海。”毫无疑问,其所主导的是诗意情感,是对上海的礼赞。而在《航拍中国》片段化叙事的每一个板块,基本上也达成了认识与抒情的有机结合。《海南》一集,在介绍完博鳌的基本情况后,解说词说道:“博鳌一夜成名的传奇至今为人乐道。从渔村一步跨入现代城市,海南的许多地方都经历了急速的升级换代。”介绍完三亚基本情况后也有类似的解说词:“俯瞰三亚,这座城市正演绎着自己的快与慢。在快速发展的时代,变化无处不在。人们需要加快脚步,才能抓住涌动的财富契机。同一片土地上,另一群人却慢得出奇。他们不远万里来到这里享受假期,只为了寻得片刻宁静。这就是属于三亚的双城记。”
三、《航拍中国》的启示
《航拍中国》上映后,收视率创开年新高,好评如潮,豆瓣评分高达9.3,追平甚至超越了《家园》《鸟瞰中国》《航拍美国》等国际上的知名同类作品,其成功也给我们带来了众多启示。
纪录片讲故事要根植地面。从《舌尖上的中国》开始,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呈现前所未有的迅猛之势,如果问我们从《舌尖上的中国》收获最大的是什么?那就是叙事上的根植地面。在2016年到2017年间还有《我在故宫修文物》《自然的力量》《人间世》《生门》《我的诗篇》等纪录片引爆网络,这些作品都继承了《舌尖上的中国》体现出贴地行走的人情味,它们的叙事姿态很低,根植地面,也就更容易打动人、感染人。《航拍中国》的选材与叙事比较宏大,其形态应该更具传统话说体纪录片高高在上的姿态。但是我们很高兴地看到,《航拍中国》聚焦于题材自身,其叙事姿态很低,完全没有传统的政治说教气,因而其也更能与观众达成互动,当然其宣传效果也更胜一筹,更能完成弘扬主旋律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如其《陕西》一集,在讲到宝塔山时,首先介绍这是一座明代的九层宝塔,其革命意义也只是一带而过,不娇柔不做作,效果甚好。
纪录片创作应与国际接轨。纪录片是一种国际化程度很高的片种,多数的经典作品都是由国外的媒体制作的。中国的纪录片创作要想提高自己的水平,要想走出去,必须积极学习国外纪录片的优秀制作经验,在纪录片选题、方法、技术等层面全面向国际接轨,以促使当下我国纪录片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航拍中国》作为国内第一部全部采用航拍形式的纪录片,其在航拍纪录片与自然历史纪录片两种纪录片类型上都有着重大的突破。其成就与突破体现了当下国内纪录片创作理念、技术与国际全面接轨的趋势。其投资大,制作精良,团队专业的特征也势必成为未来国字号纪录片制作的主流形态。《航拍中国》的成功让我们看到,大投资、立意高、反映时代与纪录片潮流的作品,必定会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获得成功。
纪录片要紧贴时代需求,讲中国故事。纪录片具有关注现实的优良传统,我们的纪录片创作应该面对当下,为时代立言,积极主动地反映当下中国的变化,为世界讲述一个个鲜活的中国故事。《航拍中国》的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其对当下中国的关注,对当下中华大地景观的呈现,对中国国情的展现,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其爱国主义情感的表达是纪录片的内在要求,也是对纪录片从业者的本质要求。纪录片工作者 “只有将自己的专业诉求与国家、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够释放出更大的创造力,创作出社会和时代所需求的作品和产品”。《航拍中国》讲中国故事,服务于当下中国的时代要求,其纪实影像的表达方法更是充满了创意。其时代意义、其创作方法值得纪录片研究界认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