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 润 吴玉清 李英兰 逄淑涛
7S在血站日常管理中的应用
—— 安 润 吴玉清 李英兰 逄淑涛*
建立7S管理构架,开展相关知识培训,以科室为单位逐步推进,从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能7方面推进7S管理模式,并定期进行督导。血站工作环境得以改善,工作效率得以提高,人文素养得以提升,最终促进了血液产品质量的提高。
7S管理;血站;日常管理
First-author's address Qingdao Blood Center, Qingdao,Shandong,266071,China
“7S”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能[1],可改善工作环境,提高人员素养,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2]。一些医院的实践证明,“7S”管理能够有效、有序地进行护理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事故发生等[3-4]。近年来,诸多采供血机构纷纷探讨了新的管理模式,以期提高血液制品质量[5-6],但始终缺乏一个公认的管理模式可供借鉴。青岛市中心血站引入7S管理,在提高血液产品质量、提升人员素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1.1 建立7S管理构架
血站进行了充分探讨,制定了实施步骤及方法,明确实施7S管理,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进行指导,建立7S管理构架,即站领导根据工作实际将7S纳入血站发展规划,确定实施科室及时间;业务科及时对7S管理工作进行督导,定期召开会议解决科室实施7S过程中存在问题;各科主任根据具体工作对科内人员进行引导,使7S管理顺利推进;科室工作人员根据工作需求,结合7S管理要求,提出促进工作顺利开展的建议。
1.2 实施步骤与方法
1.2.1 开展培训 邀请相关专家,组织站内职工进行7S相关知识培训,内容为血站精益管理及7S现场管理。通过培训,使全体职工了解7S管理的目的及内容,知晓7S管理精髓,获得职工认同与支持,为7S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1.2.2 以科室为单位逐步推进 作为第一家引入7S理念的血站,由于缺乏成熟经验可供参考,故决定以科室为单位逐步推进,避免全盘开展引起的不必要浪费。首先在供血科、成分科、检验科开展。目前这3个科室已经完成相关工作,下一步将在已有经验基础上向各采血点、献血服务部等全面展开。
1.2.3 开展步骤 (1)整理。即区分要与不要,留下有用的物品,把不要的物品清理掉。要求科室制定必需品和非必需品判别标准,将停用、报废和不使用的仪器设备、配件、工具等搬离工作场所,对不需要的文件资料及时处理,对长期无人取回的样品、工作场所清理的杂物按规定处理。
(2)整顿。即合理安排物品放置位置和方法。在科室充分征求职工意见,确定物品摆放位置,以提高工作效率、方便查找为目的;制订各项标识,放置在物品摆放地,使物品放置位置一目了然,既方便放置又方便查找。
(3)清扫。即将工作场所清扫干净。科室划分责任区域,制定清扫标准,安排人员进行日常清扫,实行区域责任制。仪器设备由仪器保管人或使用人进行日常维护保养,清除污物,进行润滑、防锈,检查线路、附件等有无异常、松动等,设备使用及维护保养前后做好记录。
表1 科室实施7S管理前后总体满意度比较(%)
表2 科室实施7S管理前后血液质量比较(%)
项目2014年实施前2015年实施后同期比增减总报废率1.661.29-0.37非正常报废率0.410.30-0.11检测阳性率1.881.61-0.27
(4)清洁。指将整理、整顿、清扫实施的方法制度化、规范化,并贯彻执行,维持成果。科室按照实际制定整理、整顿、清扫标准,并贯彻执行; 制定考核检查、奖惩管理办法,采用目视管理、透明化管理等,定期检查责任区域。
(5)素养。即培养人人遵守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科室制定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包括操作规范、文明礼仪、员工守则等,通过看板、图表等传达,使员工充分理解并执行。开展教育培训活动,特别是针对新进员工,使员工熟悉行为规范和工作制度,增强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持续开展推进活动,通过部门例会、员工拓展训练、比赛联谊等,明确部门分工,解决内部矛盾,培养员工责任感,增强团队精神,提升整体素质水平。
(6)安全。即消除工作中的一切不安全因素,杜绝一切不安全现象。定期对全体职工进行培训,每个科室均指定专门人员为安全员,每天对工作场所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7)节能。即养成节省成本的意识,主动落实到人及物。科室每月检查日常工作是否存在浪费现象,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消除浪费,加强宣传,提高员工节约意识,工作结束后及时切断电源、水源等,养成良好节约习惯。
1.2.4 定期检查 制定检查标准,每月对科室的7S管理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发现问题及时通报。
第一,工作环境整洁,人员素养提高。供血科、成分科、检验科等科室自实施7S管理以来,保持整洁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秩序和严明的工作纪律,科室物品摆放整齐、统一,标识清楚,一目了然,便于及时补充,工作人员养成了按标识取放物品的习惯。
第二,工作时间缩短,工作效率提高。标识清楚,一目了然,使工作人员拿取方便,寻找不费时,避免重复劳动,减少了不必要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三,按照制度流程工作,提高了血液产品质量。实施7S管理前后各项指标对比见表1、表2。
本研究首次将7S管理引入血站,通过实践发现,进行7S管理前必须进行相关知识培训,通过培训可以让所有人员了解7S管理精髓,认可7S管理模式,更容易接受7S管理制度与流程。7S活动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推动与创新。与以往开展7S管理的企业和医院一样,我们认为开展“7S”管理一定不能流于形式,要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落实到具体的人和事,所有制度都要有可操作性,不能停留在概念或条框层面[7-8]。实践证明,要将7S管理工作顺利推进,站级督导是科室7S管理得以完善的关键。通过督导,使科内人员养成在工作中遵守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的习惯,使7S管理贯穿工作始终,最终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产品质量。
[1] 吴发明,文菁华. 7S推行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2] 龚舒萍.“7S”管理在精神科病房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9上旬版):2364-2365.
[3] 刘秀君.5S管理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09,21(1):150-151.
[4] 李有柱,薛 赤,孙 祚,等.结合7S管理模式浅谈对医院管理的一点认识[J].中国医院管理,2004,12(24):68-69.
[5] 袁海涛,穆培栋.四号定位管理方法在血液库存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3,20(4):91-92.
[6] 李红云,李云飞,刘香云,等.如何做好血站质量管理[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3,20(2):79-80.
[7] 李 英,黄小霞.7S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9(5):48-49.
[8] 王 惠.“7S”管理在产房的应用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12): 111-112.
Application of 7S in Daily Management of Blood Center
AN Run,WU Yuqing,LI Yinglan,et al.//Chinese Health Quality Management,2017,24(2):100-101
The 7S management framework was established and relevant knowledge training was carried out. The 7S management mode was advanced from seven aspects of consolidation, rectification, cleaning, cleanliness, accomplishment, safety and energy saving, and regular station-level supervision was performed. The work environment of the Blood Center was improved, the work efficiency was increased, humanistic quality was improved, and ultimately the improvement of blood product quality was promoted.
7S Management; Blood Center; Daily Management
10.13912/j.cnki.chqm.2017.24.2.30
2016-09-01
逄淑涛 青岛市中心血站 山东 青岛 266071
逄淑涛:青岛市中心血站站长
E-mail:anrun@126.com
责任编辑:吴小红
安 润 吴玉清 李英兰 逄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