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西·陆华
闲读民俗
◎文/广西·陆华
暖阳高照,独坐一隅,手捧一卷书,远离喧嚣,是不错的享受,如果读一点乡土气味浓郁的民俗书,丰富晚年的生活亦别有一番滋味。
我在初中毕业时,就曾买过两本与民俗有关的书籍,分别是《万事不求人》《民俗万年历》。虽然书里的阐述皆是点到为止,但我还是了解了一些小常识,诸如节气、阴历、甲子、生肖、祭祀、婚嫁、丧葬、楹联等。似乎这些都是老先生们口中常谈的东西,不过,我很少走近他们与他们聊天,只有从这浅浅的文字中得到一些知识。
还别说,读了这两本书后我胆子大了,开始尝试写起对联来。知道了平仄对仗,联系适宜的内容,就可挥毫了,感觉这个并没有之前想象的那样遥远和困难。虽然写得不上档次,但应景是没问题的。不管是新房子建成上桩(梁),还是娶媳妇、嫁姑娘,我都能把写对子的文化活儿拿下来,过年写春联自然也不在话下了。
不过,婚嫁时写帖子的差事我是办不了的。按照传统的说法,这个很有讲究,现在一般还沿用老的格式,感觉每个字都得谨慎使用,否则让懂行的人看了,就会挑出毛病,认为不尊重对方而闹出不愉快来。2012年我退休后回老家安徽安庆,在一个书摊上很幸运地找到一本《民间交际大全》,里面除了介绍书信、楹联、告约等写法,还详细说明了帖式的书写内容,其中有称呼、包笺以及对亲、请庚、定日、送礼、迎亲、送嫁、回门等各种帖式的说明。今天看来,似乎有些繁琐和迂腐,用起来也显多余,但在以前这些都是必备的,可见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民间也紧紧践行。去年冬天,我淘到一本记述老家安庆的《皖西民俗》,里面的阐述,既详尽又贴合地域特点。还有好些未曾听闻的风俗,如庙会、灯会、方言、谚语,这些多是精华,有着深厚的积淀,但在当今快节奏的文化市场下几近失传,读后感觉亟待后生们前来继承。
说起民俗,我们的家乡小戏是少不了的。很多乡亲们只知道听戏,或者说一些戏里的故事和典故,但对于戏中的内涵和传承,却没有深入了解。2013年,我买到一本很厚的资料,叫《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安徽卷六安地区分卷》,里面就讲到了老家安庆各县区多种小戏及腔调,以及那些年用过的锣鼓等乐器,还有曾经活跃的锣鼓班子。从中,我了解到在本地流传甚广的一句歇后语的来历,“芮草洼的锣鼓——各打各的”。这其实是误传,它原先说的是“芮草洼的锣鼓——咯嗒嗒的”,因为这个锣鼓班的班主孙谋西科班出身,是个很有影响力的人物。
今年,我在网上买到一本《皋陶故里搜奇》,这是老家“金安区口头文学遗产丛书”中的“传说篇”。家乡不算大,但无奇不有,许多小地方都有着独具魅力的传说,或与天神有关,或与古代帝王将相有关,或与本地乡绅才子有关,读来神奇而亲切。如其中一篇木厂镇石堰的传说,原来是安丰城人们吃了龙肉后受到惩罚“十家淹”的谐音。巧的是,裕安区也有个石堰,但不知有无这样的传奇?
后来,我在县民俗学会得到一本《钟山简志》的赠书,从中也看到了一些久远的传说,像“铁打铜山寨”“山歌追舟”等等。我想,每个地方都有一些好传说、好典故、好习俗,需要我们搜集整理,记录下来,那样留给后世的会是一笔珍贵的文化财富,那也是我们老一辈传承后人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