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与农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的强烈关注。作为农业经济可持续化发展的根本保障,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属于重中之重,鉴于此,本文将就我国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构建过程及其主要内容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希望能够借此来推进我国的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进程,提高农技推广的效率,促进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构建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16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这1句话适用于任何一个行业,特别是农业。我国是1个农业大国,在世界的农业历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但是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工业发展又带走了大量的人才,造成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素质和整体水平都在不断下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也是为了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就必须要做好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与创新,国家提出了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构建的概念,这个概念对我国当前的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更加有利于解决和缓解我国基层推广中的问题与阻碍,更加适合我国的国情。
1 我国农技推广的主要形式
1.1 由政府推广的公益性质的推广工作
由政府发起的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的主要执行者是农技基层推广人员,其主要特点是政府主導并且公益性与多样性较强,可以很好的适应国家的法律和法规政策,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农技推广效率与水平。根据调查显示,即使是在发达国家也是以这类服务性质为主,在全球达到80%以上的占有率,可以说是最为主流的农技推广方式。其中,各地的植保站、农技站、土地肥料站等等都属于这一类公益性质的推广服务范畴之中。由于公益性质的推广服务工作在保障农民的生产生活质量上由国家进行统筹和管理,所以其风险性较小,收益却十分丰富,比较适应农民的思想特点。但是其局限性也十分明显,由于都是地方政府的财政控制,在许多地区出现了没有专门经费保护的问题,一些地区由于推广人员较少,整体素质不高,造成了推广不利或者推广混乱等问题,反而给生产生活带来了麻烦。
1.2 由农业生产服务组织及相关盈利机构承担的农业技术推广平台
这一类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服务的特征鲜明,可以直接提高农民的收入和农作物的质量水平。由于其特征鲜明且效果良好,受到了许多地区的追捧。由于盈利机构的最终目的是盈利,除了在进行推广过程中会收取一定的费用之外,在进行推广普及后往往会进行收网和销售,在获得一部分利润,这就容易被一些不法商贩所利用,甚至出现少数强买强卖的情况。为了杜绝这一类情况,类似盈利机构承担的农业技术推广平台在进行推广时最好能够与当地的政府相结合,在政府的监管下进行,提高担保的力度与质量,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占,实现共赢的局面。
1.3 农村合作社与群众组织的农业技术推广平台
这一类平台的建立一般属于自发的,是内部建立的技术平台,由于农户个人的实力较弱,往往聚合起来共同参与技术培训,也是效果比较好的一种推广体系。但是问题也很明显,由于整体素质不高,培训的知识架构不完善,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2 我国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的构建
2.1 突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地位,其他推广方式共同发展
由于公益性农技推广属于国家主导的政府推广行为,具有国家公信力,农民更容易相信与理解,由国家经费保障实施,还有专门人员进行技术扶持,所以应该作为地方上的主导推广方式。而其他方式由于都各具特色,可以相辅相成,特别是盈利机构的平台推广直接针对收成和收益,最能够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也是不错的推广技术手段。
2.2 统筹和管理好公益性与经营性推广技术之间的关系
由于技术平台推广过程中,不同的平台体系有可能会出现碰撞与冲突,对于农民的选择要遵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在进行农技推广的过程中严禁强买强卖,对于不配合农技培训的农民要进行感化与教育。经营性推广要由政府进行控制与管理,要进行公开的招标与资质审查,不能够让不怀好意的平台入驻,影响了农民的收成和收益。
2.3 整合农业技术资源,探索多种发展模式
尽管当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一套以公益技术推广为主导的推广模式,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我们依然要继续探索其他的农技推广技术途径与办法,这也是多元化农技推广的必然要求。要结合科研院所的技术更替,也要结合当地农民的实际需求,随着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构建不断完善,会有更多的农民受惠,我国的农技推广事业也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肖乾贵.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构建分析[J].北京农业,
2015(21):196-197.
作者简介:周广岭(1977-),男,助理农艺师,从事农技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