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法案及实施

2017-04-21 03:26张君强
魅力中国 2016年41期
关键词:民族语言新西兰政府原住民

张君强

摘 要:新西兰政府透过立法,将毛?语地位提升至官方语言,不仅为毛?语注入新活力,更延续它的生命。新西兰的原住民语言政策制订已进展到承认原住民的毛?语言权,使毛?语成为新西兰的国家资源。而原住民族语言政策制订规划后,语言政策实质实施的方式,决定了成效,本文介绍了新西兰原住民语言教育的重要法案,及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的实施作法。

关键词: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新西兰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新西兰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法案

毛利人是新西兰的原住民,2014年新西兰人口总数为4,527,339,人口比例中,欧洲移民后裔占67.6%,毛利人占14.6%,亚裔占9.2%,太平洋岛国裔占6.9%。毛利语(Maori)是新西兰土著毛利人的语言,属南岛语系波利尼西亚语族,也是新西兰的官方语言之一。毛?语被官方承认过程艰辛,在1987 年制定毛?语言法案(The Maori Language Act of 1987 )之前,毛利语没有任何实质的官方地位,经过了长时间的争取,终于将毛?语地位提升至官方语言。

一、原住民语言教育重要法案

本部份先就新西兰原住民语言教育的重要法案进行介绍。

(一)1840年瓦塔奇条约

1840年的瓦塔奇条约签订,代表英国王权承认毛?人在新西兰的主权,并容许毛?人在新西兰享有完全的主权,可以不被干扰且排他的享有土地上的权?,条约中也明确规定英国女王“负责保护新西兰原住民,并赋予他们与英国子民同等的权?与特权”。

瓦塔奇条约第2条:“毛?人得以保存其语言与文化”,因此新西兰政府必须尊重毛?文化与语言,对于毛?人而言,毛?语是毛?人重要的文化,是经过一千多年与新西兰当地环境交互作用而产生,除了在新西兰,此文化在别处无法?兴与存在。因为他的独特性和与新西兰社会的关系,是必须被国家、社会认同,也要重点发展的毛?文化。

(二)1987年毛利语言法(Maori Language Act)

在1987 年毛?语言法案通过之前,毛?语在法庭诉讼及法律上是没有什么地位的。也因此毛?人意识到,毛?语在法律诉讼的地位必须同样要立法来确保。

毛?语言法案在1987 年通过,该法案的第3条规定毛?语成为新西兰的官方语言;第4条则赋予以毛?语进行法律诉讼的权?;法案的第6条为设置毛?语言委员会(Maori Language Commission),其权责为:1、推广毛?语、提升毛?语意识和关怀毛?语议题;2、透过全面的毛?语课程、毛?语修正服务、委员会的通讯季刊和认证等活动来推广优质的口说和书写的毛?语;3、举?口译和笔译考试,通过者颁发证书;4、研究并拟订和推广、保存和发展毛?语的相关政策;5、语汇扩充的工作,包括制做语汇表。

二、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的实施

本文分别从政府部门的指导方针、毛?教育体系、毛?语鉴定、毛利语人才培育、毛利语生活化、毛利语传播,六个方面分析新西兰原住民族语言政策实施方式。

(一)政府部门的指导方针

1999 年毛?发展部公布的《Matatupu--毛?语言政策和计划﹕协助公共服务部门的指导方针》,意图经由强化毛?语的使用,对复兴毛?语做出贡献,也呈现新西兰公共部门对毛?语政策制定和执?的情况。《指导方针》的五大重点是:1、发展、推?毛?语言教育计划(Maori Language Education Plan);2、促成毛?语言广播电视台的成立;3、协助公共服务部门发展自己的毛?语言政策和毛?语言计划;4、发展、推?毛?语文本体(corpus)活动;5、以协调的方式来发展并推?监控和评鉴毛?语言活动的适当机制。《指导方针》可以说是根据1987 年毛?语言法而生。毛?语是新西兰官方语言,因而政府机关应该以身作则复兴毛?语,让民众了解政府认真的推广毛?语,并且透过政府部门使用毛?语,认真将毛?语当成官方语言来推展。

(二)毛?教育体系

1.学前教育:语言巢(TeKohanga Reo:Language nest)

语言巢是一个完全渗透式毛?语家庭延伸教学计划,为六岁以下毛?孩子所设计。1982 年,第一所毛?学前教育最具象征意义的毛?幼儿园成立:它提供一个学习毛?母语的地方,一个完整的学习环境、使学前孩童能自然而然学习毛?语言及文化。在实际教学部分,日常生活与教学,都是使用毛?语,而不使用英语,负责照顾儿童的保母,是精通毛?语及文化的妇人。新西兰政府认为可能、多样的学前教育会提升毛?语或英语的学习经验,提供未来学习正确的方向。学前教育给孩童和父母一个好教育的开始,并给学生一个良好态度去面对未来学校生活。

毛?幼儿园每天八点上课,下午三点离校,每周上课五天,在毛?幼儿园中,日常生活与教学,都是使用毛?语,而不使用英语,负责照顾儿童的保母,是精通毛?语及文化的妇人,有些年龄大的甚至都可当祖母。他们每天至少提供四至八小时照顾儿童,并完全使用毛?语跟儿童谈话、讲故事。保母或师资的主要对象是会使用族语的祖父母们,透过小区推广课程,并经过密集训练学习毛?语在不同情境的运用,从事日常生活会话到正式会议语言使用,而这些祖父母们大多是自愿的义工。此为毛?小区与家庭合作的结果,让孩子不论在家或学校皆能学习毛?语言。

2.义务教育:渗透式教学

毛?完全小学成立起因于:语言巢毕业的孩童进入主流学校之后,毛?语言渐渐流失,为延续毛?文化,及考虑到从毛?幼儿园毕业的毛?学生适应问题,毛?语文小学成立,主要是希望透过以毛?环境为媒介,让学童能学习毛?文化与语言。新西兰政府主要是希望透过毛?教育渗透式计划,确保毛?语和文化的延续。毛?中学,与毛?语文小学运作方式相同,皆为达成毛?文化与学习连惯性而设。

(三)毛?语鉴定

新西兰发展出一套毛?语的评鉴工具,并用来帮助训练优秀的毛?学校教师,及从毛?语教师中决定奖学金候选人;毛?语的评鉴以听、说、读、写来评估语言技能。

(四)在毛利语人才培育方面

毛?语在获得官方承认后,新西兰政府也积极投入毛?语教育推广。主要作法有:

1.增加毛?语教育经费:政府补助中、小学、学前及高等教育的毛?语教学。教育部提供补助在语言巢、双语师资培育、毛?顾问及资源教师、語言巢的教师训练、教学资源、毛?语奖学金及研究奖助金、毛?人民族学院等。

2.师资培育:共有38 所师范学院,将毛?语列为必修的课程;教育部提供小学双语班或完全毛?语班的语言助教在职进修,有额外补助提供此类教师参加师资培育课程,成为合格毛?语教师。

(五)毛利语生活化

父母、家庭在学前教育服务中有关键地位,新西兰政府设计一些计划加强家庭、小区参与,让父母及毛?小区也能负起教育孩子的计划的一部分。最典型的例子即是语言巢、毛?完全小学等。语言巢主要目标为再介绍及复兴毛?语,将毛?语普及到小区各阶层之人士。这种完全渗透式之计划,亦着重家人之重要性、与传统毛?族之价值观、风俗习惯与知识,让幼童学习部落关系的重要性;群体关系与支持,让他们学习一起学习与工作的群体责任。

(六)族语传播

2003 年,新西兰国会通过了《毛?电视服务法》,以法律保障成立了毛利电视台。电视台要达成三个目标:1、成为一个高质量,有效节省成本的一个信息、教育与娱乐的电视平台;2、必须大部分以毛?语来制播节目;3、协助儿童学习毛?语。

新西兰毛?电视台的存在就是为了要挽救逐渐流失的母语。电视台认为毛?族的语言是毛?文化的根基,毛?电视台让毛?文化可以有进一步发展的平台。新西兰毛?电视频道的目标就扮演了复兴毛?族语和毛?文化的重要角色,这是毛?人与生俱来的权?,也是所有新西兰人民的共同遗产。电视台不仅拥有专业股东、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专业人才,具有策略性的目标,也是一个专业且具有良好管理的广播电视组织。在经营上,秉持着公开、透明的原则,成为一个健全的世界级原住民电视台,反应社会与负责任的组织。

毛?民族推动语言?振运动,基本上是从争取国家立法、要求学校课程改革及创设体制外的新型学校等三条路线运作。从幼儿养护和民族小学成立,是毛?民族在语言教育改革上重要的成果,经由毛利语的保存,教育和推广,成为毛?文化和认同的核心。

参考文献:

[1]李晓微,21世纪新西兰毛利人教育政策内容分析,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

[2]房建军,国外的少数族群语言政策规划—以欧亚四国为例,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2年第9期。

[3]高燕,新西兰毛利人教育政策的历史发展研究与启示,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4]李晶,新西兰土著毛利人的历史与现状,世界民族,2006年5期。

猜你喜欢
民族语言新西兰政府原住民
粤北世居瑶族母语保持现状及策略研究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原住民
中国民族语言的标准与数字化
网友:转弯也来不及了歧视原住民?吴敦义贴文惹议
对合唱艺术中民族语言影响因素的分析
警报拉响,“愤怒的小鸟”来袭啦!
原住民村落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