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结构变化对农业能源效率的影响

2017-04-21 03:05贾向锋
农业与技术 2017年6期
关键词:经济结构能效变化

贾向锋

摘 要:在分析农村经济结构变化对农业能源效率的影响中,本文主要探讨1978—2009年期间的较为明显的农村经济结构变化。这些年农村经济结构变化较为突出。通过实践研究证明,农村经济结构变化是影响农业能源效率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农村;经济结构;变化;农业;能效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151

1 探讨农村结构变化对农业能源效率的影响

农业能源主要讲述的是单位能源在单位生产经济效益中所占的比例。广义的农业包含了农、林、牧、副、渔业。因此,本文中利用单位农业增加值的能源消耗来描述农业能源效率。具体的来说,单位农业的增加值的能源消耗越少,那么农业能源效率越高。相对而言,则表示的农业能源效率越低,见图1。

1.1 探讨农业种植结构变化对农业能源效率的影响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农村经济最明显的变化体现在农业种植结构方面,使得农村的经济作物得到较大的发展。1985年我国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10872亿m2,约为总种植面积的76%,农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在2009年我国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10910亿m2,约为总种植面积的69%。通过分析可得出粮食作物在种植数量方面处于持平的状态。1985年我国的农业经济作物为2322亿m2,直到2009年我国的农业经济作为增加到4938亿m2。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跟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比由图2展示。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农业是农村经济的主体,粮食作物在农业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改革开放以前,粮食作物占有无法取代地位的原因有以下4个方面:人均收入水平不高,人们消费的主要方向是食品消费;受到公社化对农业能源的制约,难以对技术经济体制进行优化;农村不仅缺乏交换市场,而且农民不能通过农作物来增加自身的收入;当时的国内外环境影响,种植粮食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1.2 探讨广义的农业结构变化对农业能源效率的影响

狭义范畴内的农业包含种植业及栽培农作物,广义范畴内的农业还包含了林业、牧业、渔业等。自1985年起,我国狭义农业的增加值为1655.47亿元,而广义农业的增加值为2491.68亿元,其中林牧副渔业的增加值为836.21亿元,所占比例为0.5051。2009年,广义农业的增加值为35225.9億元,农作物种植的增加值为19738.7亿元,林牧副渔业的增加值为15487.2亿元。林牧副渔业的增加值与农作物种植的增加值比例如图3。

林牧副渔业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多个方面。跟农业经济作物的原因十分相似。经过市场化的改革,促进了我国林牧副渔业的发展。农作物种植业可以跟林牧副渔业进行结构上的取长补短,通过将农作物跟农林副渔业进行有效结合,可以节约生产成本,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林牧副渔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供农民利用。

2 总结

农业产量的变化不是农业能源效率变化的主要原因,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对农业能源效率造成深刻的影响。为此,我们要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优化,尽最大可能改变农业经济增长的途径,进一步提高农业能源的利用率,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冉启英,周辉.环境约束下农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基于SBM-TOBIT模型[J].经济问题,2017(1):103-109.

猜你喜欢
经济结构能效变化
从9到3的变化
上海:稳中有进 能效趋优
关注能效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研究
鸟的变化系列
浅谈实现高能效制造的未来发展趋势
欧盟:LED照明能效标准将实施
“让路”让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