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管理在提高精神科患者腕带佩戴率中的应用

2017-04-21 06:40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腕带护理部精神科

陈 娜

PDCA循环管理在提高精神科患者腕带佩戴率中的应用

陈 娜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提高精神科患者腕带佩戴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8月住院的精神病患者5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管理模式;选择2015年9~12月住院的精神病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给予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对于未能解决的问题则进入下一个循环。结果:给予护理干预后腕带佩戴率,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可提高精神科患者腕带佩戴率,应加强在精神科病房中的应用。

PDCA循环;精神科;腕带;佩戴率

PDCA是由美国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创的全面质量持续改进的管理科学程序,它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处理4个阶段8个步骤,使工作质量在不断循环中得到提高[1]。患者身份的准确辨认是保证医疗护理安全的前提。建立完善、规范、安全的查对系统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院是精神专科医院,由于精神患者受精神症状的影响,大部分患者行为紊乱,缺乏自知力,有些患者问话不答,有些存在夸大,有些答非所问等,而腕带作为一种身份的识别,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但利于护理操作,杜绝护理差错事故,保障护理安全,还有效地保证了对患者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因此2015年5月本院在全院推行患者佩戴腕带,但患者对佩戴的依从性不强[2],从而影响对患者身份的核对及患者就医的安全。为提高腕带佩戴的依从性,我院对全院住院患者采用PDCA的方法提高腕带佩戴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9~12月住院的精神病患者56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2015年5~8月住院的精神病患者5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中男670例,女450例。年龄17~65岁,病情有精神症状发作期的,也有缓解期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 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PDCA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具体如下:

2.1 计划阶段(P)

2.1.1 了解全院患者腕带佩戴率的情况 护理部自制腕带检查表,7月1~6日由护理部干事带领各科室1名质控人员对全院所有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腕带佩戴率的调研。随机检查120例患者,腕带佩戴率仅为62%。鉴于此情况,计划以后各科室不定时自查,每周不得少于1次,品管圈(QC)小组成员每周定时检查。

2.1.2 成立院内QC小组 QC小组成员由护理部干事及各科室1名主管护师组成,并选出组长。实行随机抽查制,由组长全面负责人员分配及调查过程,由护理部干事负责统计数据,实行专人负责,落实到位。

2.1.3 制定目标 经过3个月的检查,要求全院护理人员及护工能够认识到识别患者身份的重要性,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护士认真核对手腕带信息,并向患者做好解释;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患者使用腕带舒适,松紧度适宜,皮肤完整无破损;完善手腕带的质量,不易被扯断。

2.2 执行阶段(D)

2.2.1 自制调查表 QC小组组长向每位小组成员发放自制腕带调查表,小组成员客观、真实的将患者腕带佩戴率情况填于该表。

2.2.2 时间安排 QC小组成员每周检查1次,连续3个月。科室质控人员随时检查,每周至少1次。

2.2.3 加强宣教 病房内设宣传栏,发放通俗易懂的材料;安全知识的讲座,同时责任护士要反复向患者讲解腕带的作用。

2.3 检查阶段(C)

2.3.1 现状调查存在的问题 通过QC小组成员调查发现以下问题:(1)管理部门未制定相关制度及流程。(2)护士对患者手腕带重视性不够及重要性认识不足。(3)佩戴人员未向患者核对姓名,佩戴人员在佩戴腕带时未向患者解释使用目的。(4)手腕带质量不过关,容易脱落。(5)患者行为乱,不与配合。

2.3.2 原因分析

2.3.2.1 管理方面问题。(1)未制定相关制度及流程,未对护士进行手腕带使用方法的培训。(2)患者身份确认制度未充分重视。(3)手腕带的质量不过关,填写的信息未统一规范。(4)对患者手腕带使用情况未及时检查。2.3.2.2 护士本身问题。(1)对腕带重视性不够,及重要性认识不足,仍执行传统的查对制度。(2)责任心不强;佩戴不及时 。(3)缺乏有效沟通,对患者或家属解释不及时、不充分。

2.3.2.3 患者问题。患者疾病原因行为乱,不配合;患者不理解手腕带的作用。

2.4 处理阶段(A) 充分发挥三级质控管理作用,落实三级质量控制检查,及时进行效果评价,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措施。(1)制定相关制度及流程。(2)规范填写腕带上的信息。(3)加强对护士的学习,提高工作责任心。(4)认真执行患者身份查对制度,定时检查腕带佩戴情况。(5)做好宣教,掌握沟通技巧。如果问题未得到解决,则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使PDCA管理持续运转。

2.5 效果评价 护理满意度评价:根据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以匿名的方式进行,得分越高,说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越高。问卷调查表包括20个项目,每个项目分为3个等级: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手腕带佩戴率评价:所有住院患者均佩戴手腕带,要求腕带字迹清晰、信息完整、松紧适宜、不容易脱落、佩戴颜色正确为原则。其中一级患者佩戴红色手腕带,二级患者佩戴蓝色手腕带,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佩戴黄色手腕带。

2.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 结 果

3.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2 两组患者腕带佩戴率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腕带佩戴率比较 例(%)

注:对照组未佩戴132例,其中质量差脱落42例,行为乱脱落48例,自行摘除22例,佩戴不及时20例;观察组未佩戴21例,其中质量差脱落3例,行为乱脱落15例,自行摘除2例,佩戴不及时1例

4 讨 论

实施PDCA后,护理部组织每周对手腕带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于腕带脱落、未佩戴的患者,仔细询问脱落及未佩戴的原因,并做好记录,根据数据统计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检查期间没有1例身份识别差错事故发生,既保证了护理安全,又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对佩戴手腕带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佩戴手腕带的依从性,同时手腕带质量也得到了改进。

标识是整个医疗活动的基本核对部分,住院患者手腕带是标识的一种[3],佩戴手腕带能让医护人员快速准确地识别患者身份,有效解决护理上无法核对床号、姓名的缺陷,完善了查对制度,保证各项护理措施的正确执行,有效防范护理缺陷,保障医疗安全。有研究表明[4],患者佩戴标识手腕带在临床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因为精神患者受精神症状的影响,不能准确地回答个人信息,易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影响医患关系。而手腕带在精神科病房的实施,极大的方便了护理人员的核对和执行,利于识别患者,促进护患沟通,保障患者的安全[5]。通过实行PDCA循环管理,制定了各项制度、流程、工作职责等,加强了护理人员的培训、督查及管理,并要求每个临床科室严格执行手腕带的使用。实施以来,各科室都能严格遵循及落实手腕带的使用原则,佩戴率及患者满意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综上所述,通过PDCA循环管理反复检查及整改工作,所以可提高精神科手腕带的佩戴率及患者的满意度。

[1] 郭 芳,韩文生.PDCA循环理论在培训新招聘合同护士中的应用[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3,7(10):104-105.

[2] 杨益兰.标识腕带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J].医院管理论坛,2011,28(9):18-19.

[3] 李小峰,向清平,赵 菁.手腕识别标识在特殊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2):165.

[4] 孙美芝.标识手腕带在临床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0):92.

[5] 汪 敏.手腕带在精神科病房应用的观察结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1):1474.

(本文编辑 陈景景)

332000 九江市 江西省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六科

陈娜:女,本科,主管护师

2016-10-30)

10.3969/j.issn.1672-9676.2017.05.041

猜你喜欢
腕带护理部精神科
护理部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出院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一种新型新生儿腕带在新生儿身份核查中的效果观察
我国六护士荣获第四十六届南丁格尔奖章
PDA系统及二维码腕带提高PICU患儿输液安全性探讨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
儿科有陪病房标识腕带佩戴依从性调查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