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海
摘 要:随着现代农业技术水平的进步与发展,大棚种植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种植方法,本文从品种选择、栽培等方面入手对西红柿大棚种植技术进行分析,为提高西红柿产量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西红柿;大棚;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110
西红柿,别名番茄、洋柿子。因其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含量较高,深受人们喜爱,为西红柿种植带来了更多机会,西红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对种植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大棚栽培技术不仅能良好地防治病虫害,而且也能有效地提升西红柿的产量。但在实践中,很多种植者并未熟练掌握大棚种植技巧,西红柿产量并不高,因此,对西红柿大棚种植技术的探讨和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1 西红柿大棚种植技术
1.1 品种选择
西红柿可以分为有限生长型和无限生长型2种,前者植株较为矮小,开花早,开花期也比较集中,但是供应期相对比较短;而后者花期更长,所以产量也更高。西红柿的大棚栽培技术中,品种的选择很关键,因为与普通的栽培相比,大棚栽培的温度、湿度、光照等都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选择品种时应尽量选择低温耐受能力、抗病能力、适应能力都很强的品种。
1.2 西红柿栽培
苗的栽培工作主要包括对种子的处理、播种以及苗床管理等。种子的处理主要指在选定健康、无害的种子后,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保证种植栽培的实际效果,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好种子的消毒工作,可以将健康的种子置于50~55℃的容器内,浸泡大约15min,取出后,清水洗净,再倒入装自然水的容器内,3.5h后,取出陰干。要对种子进行催芽出芽处理,等到几乎所有的种子都露白时,再进行播种。在播种的过程中可以在育苗盘中倒入营养土,或是采用苗床直播的方式进行播种。西红柿的种子一旦播种,在出苗前,大棚的种植都是不能够放风,待达到75%的出苗率时,要及时放风,避免棚内温度过高。西红柿根系对温度的要求很高,只有当土壤的温度达到7℃以上的时候,才能开始生长。一般来说,25℃是最佳温度。大棚西红柿的育苗阶段中,随着西红柿生长速度的加快,要注意通风、降低床温、减少浇水次数,使西红柿尽快适应外界环境,健康生长。
1.3 固定苗根植
整地施肥。在大棚内进行西红柿栽培技术的特点是生长周期长、产量高,因此,施足底肥是关键。在种植中,根据西红柿对肥料的需求,建议按照1:1:2的比例施加氮肥、钾肥、磷肥。定植的密度时一定要在晴天进行,定植苗要挑选健康、无病的壮苗,大、小苗也要分开进行定植,定植的深度通常以土坨与畦面相一致。对于徒长苗,应采用浅卧栽或分期培土的方法进行处理,使其后期的生长发育不受影响。
1.4 后期管理
后期管理是西红柿种植不可缺少的环节,主要包括肥水的管理以及植株的调整、病虫害的防治等。肥水的管理在定植完成后的3~5d,要开始第1次浇水。西红柿在第1穗果实坐稳之前,主要是营养生长,在缓苗水和定植水浇足的情况下,其余时间基本不需要浇水或追肥。待第1穗果实坐稳,需要对其进行加肥处理,可以使用20~30kg/667m2剂量的硫酸钾复合肥,配合浇水;等到第2穗和第3穗果实快速膨大时,要及时足量追肥。一般需要追肥3次,建议使用20~25kg/667m2的剂量追施硫酸钾复合肥。当果实膨大的时候,也可以用0.2%浓度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追肥2~3次即可,这样既能有效预防病虫害,又能切实有效地促进果实的发育;植株的调整主要是做好整枝、搭架、绑蔓等。整枝通常采用单干、双干、以及主副干3种方式,但为了更好地保护栽培技术,通常采用单干整枝,去掉侧枝和侧芽,还要掌握好搭架和绑蔓的时机,不能太早,否则会影响后面的管理,搭架和绑蔓主要是在植株第1序果实膨大、第2序开花时进行,当生长出成熟果实时,一定要及时将畸形果、坏果、小果剃掉,有效提高光照条件,增加单果重量,以实现大棚西红柿的高产栽培。
2 病虫害的防治
2.1 筋腐病的防治方法
筋腐病可以施肥防治,在施肥的过程中,氮肥不宜过量,在西红柿的重病区使用氮肥和硝酸钾等肥料,而且注意钾肥的施肥时期,一般在果实膨大期间进行,施用2次后,需要及时喷洒0.2%的葡萄糖和0.1%的柠檬酸钾混合液,让叶片中的糖含量和钾含量有极大的提升。
2.2 蚜虫和瓢虫的防治方法
蚜虫和瓢虫可以使用50%灭蚜虫松油的2500倍液来防治,也可以用20%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液防治,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2.5%功夫乳油3000~4000倍液等都对蚜虫和瓢虫的防治有一定的效果。
3 结束语
在大棚西红柿栽培的过程中,要根据西红柿生长的需要进行栽培,积极做好田间管理等工作,积极防治病害和虫害的发生,充分发挥大棚栽培技术的优势,以到达西红柿的高产高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