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云
【摘要】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的学科。因而语文学科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锻炼学生运用语音文字的能力,增强语文学科为其他学科奠基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如《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说:“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总体而言,语文是一切学科之母,语文科的教学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学校重视语文教学,语文教师更重视语文教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遗忘;角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8-0059-02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却发现有有一些语文知识渐渐成为了“遗忘的角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影响学生语文知识的建构,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甚至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首先,容易遗忘的角落是汉语知识的教学。根据全国统编教材专家的一致认为:“在中学阶段的语文知识的分量不宜过多,内容不宜太繁,应切合使用”;同时《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随问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即不求系统,亦不集中进行教学。因此,教材在呈现语法知识时,就是零碎的,常常是作为课文的“附带品”,粘连在课后,并且用小字排列出来。这些知识在课本的目录上根本无法看到本册教材编排的汉语知识内容,也没有在教材的“写在前面”中提及,给教师和学生的印象就是不重要,可学不可学。同时,在语言的表述上也比较笼统,论述和举例也比较初略,不便于学生自学。就拿九年级《语文》上册来说,教材在P29、P36、P110上分别编写了“因果复句”、“非因果复句”、“怎样分析多重复句”等与复句相关的语法知识。由于教学间隔时间比较长,容易遗忘,不便于学生形成知识系统;另外,从教材的呈现来看,传递的信息就是这些知识不重要。诸如此类,教材中其他语法知识的编排都是大同小异,如出一辙。正是因为这样,语文知识的教学是教师讲得略,分析少,应付多;学生是学得浅,掌握少,遗忘多。毫不夸张的说,学生对于词类、句子成分、常用的修辞方法、病句修改等基础的语法知识都弄不明,说不清,基本上处于模糊状态。不可质疑的影响到学生的阅读、写作、说话能力的提高,影响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语法知识的教学,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最容易遗忘的角落。
其次,容易遗忘的角落是口语交际教学。《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中对口语交际的论述:“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教材在每个单元之后都编排“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栏目,其中口语交际涉及讲故事,演讲、辩论、校园剧表演等内容。教材呈现既有主题,又有具体要求,还有参考资料,正体现了编者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视,更凸显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理念。可是由于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重文轻语”的倾向。一方面,由于应试教育的作用,广大师生对口语交际重要性认识不足,普遍认为口语交际在考试中占的内容不多,分值少,即使考查此知识点也只是相当于写作,无法体现考生“口语交际”教学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由于“口语交际”的教学,费精力,耗时多,成效低,教师生怕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影响学生的语文成绩,进而影响学生的升学。因此,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是教师不重视,学生怕麻烦,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遗忘的角落。
第三个容易遗忘的角落是写字教学。《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写到“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在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第四学段(7~9年级)识字与写字 中阐述:“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这些表述体现了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从“工具性”的角度来看,课程的目的应当是“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写字教学恰好是培养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写字教学理所当然应当受到重视。可是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由于初中语文教学时间紧(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2013年修订)规定:7、8、9年级语文教学时数为每周5节),教学任务重。多数语文教师怕影响课文的讲读,影响阅读和写作教学等重要的教学任务的完成,进而影响学生的语文成绩。同时,写字教学(学生的写字能力)的考查,很少在考试中直接呈现。所以为数不少的语文教师都不会拿出课时来进行写字教学,仅靠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凭自己兴趣去自主完成。另一方面,由于初中学生学习的课程科目多,所记笔记多,所写作业多,这就导致初中学生忙于应付完成作业,无暇顾及练习写字,更不用说“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第三学段),“体会汉字书法的审美价值”(第四学段)。综上所述,初中学生的写字水平多数都达不到课标的要求,甚至有的学生还出现了倒退----越写越乱。概言之,“写字教学”亦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又一个遗忘的角落。
第四个容易遗忘的角落是传统文化教学。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的“一、总目标”的"2”中这样描述“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这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同时,即将公布的2017年普通高考(HYPERLINK"http://class.qq.com/category/5.html"\t"http://edu.qq.com/a/20161010/_blank"精品课)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中也这样强调:“……同时优化考试内容,增加了对文言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识考查的试题。”可是,由于初中升学考试和平时考试中不涉及此项内容,因此老师和学生多不重视,又形成了一个遗忘的角落。
总之,为了应付各级各类考试,不少语文科老师不得不改变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授课只重视考试的内容,不重视非考的内容;只重视基本篇目,不重视非基本篇目;只重视课内,不重视课外。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就出现了一个又一个“遗忘的角落”。这些现象有违《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尤其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所以应当引起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