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随着中国贸易地位的上升,对外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本文以1995—2015年世界上30个国家的工业制成品与初级产品出口数据为样本,运用动态面板方法对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工业制成品出口增加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正向效应,说明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有利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而初级产品出口增加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负向效应。进一步地将30个样本国家分为16个发达国家和14个发展中国家分别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发达国家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对产业结构具有积极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实证结果与发达国家一致,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系数大于发达国家;而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水平、金融水平、基础设施、劳动生产率和人力资本水平等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因素。
关键词:出口商品结构;产业结构;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商业空间结构与城镇化质量耦合协调发展研究”(14CJY054)
中图分类号:F4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7)03-0091-06
一、引言
2015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为3.95万亿美元,继续保持世界第一的地位,工业制成品出口占中国商品贸易出口额的比重高达95.4%,总体而言,近年来工业制成品出口在中国商品贸易出口中的比重持续上升。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随着中国贸易地位的上升,对外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一方面反映了中国产业结构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与升级;另一方面,说明中国贸易结构正在不断改善,出口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一国出口商品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怎样的影响呢?基于这一问题,本文运用世界上30个国家1995—2015年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对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二、相关文献综述
Roland-Holst等(1995)运用一般均衡模型对贸易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是影响欧洲国家贸易自由化福利效应的重要因素,过多的公司进入对贸易政策的福利效应具有不利影响①。Baxter和Kouparitsas等(2002)的研究表明工业化国家的产出与贸易分散化程度较低,工业化国家的贸易结构与其进出口伙伴的贸易结构相似,发展中国家的生产与贸易分散化水平较高,贸易分散化水平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与出口产品的主要种类②。Oyama等(2013)通过构建两国家和两产品模型对贸易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贸易壁垒对贸易伙伴国具有不利影响,贸易发展首先促进了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然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受贸易影响,全球经济会经历后工业化阶段和再工业化阶段③。
谷永芬、洪娟(2011)对长三角地区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是相互促進的关系,产业结构水平决定了贸易结构现状,贸易结构调整又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④。孙晓华、王昀(2013)的研究认为工业制成品贸易的增加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初级产品贸易比重的上升对国内第一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贸易结构的改善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正向影响⑤。刘彬彬、丁俊峰(2015)对出口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增加有利于国内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初级产品出口的增加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⑥。袁丹等(2016)以中国1995—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国际贸易、居民消费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际贸易对产业结构具有积极影响,产业结构与居民消费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⑦。本文选取了世界上30个国家工业制成品与初级产品的贸易数据,对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三、指标选取与实证模型
本文选取了2016年世界上国内生产总值前30个国家的贸易数据为样本,2016年这30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总和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85.11%。
1. 产业结构
参考蓝庆新和陈超凡(2013)、陈建奇(2014)、汪伟等(2015)学者的做法,本文对产业结构层次的定义是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比重的加权和。
Y=■i×Xi 1≤i≤3 (1)
在公式(1)中,i指的是第i产业,Xi指的是第i产业的增加值在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Y越接近于1,产业结构层次越低,Y越接近于3,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越高。
2. 出口商品结构
本文对贸易结构的定义是初级产品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与工业制成品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工业制成品的比重越高,贸易结构水平越高,各国贸易数据来自于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⑧。
3. 控制变量
为了使实证结果更具可信度和准确性,本部分增加了几个控制变量,包括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水平、金融发展、基础设施、劳动生产率和人力资本。
(1)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研发水平的提高,许多研究都表明外商直接投资能够产生技术溢出,促进东道国的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有利于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外商直接投资数据来自于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库(UNCTAD Database)。
(2)技术水平。创新与技术水平是影响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技术水平上升,研发能力增强,创新产品不断增多,国际竞争优势不断增强,出口竞争力不断上升,促进国内产品升级,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本文以各国每年居民和非居民专利申请数量来衡量各国的技术水平,各国居民和非居民专利申请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World Bank Database)。
(3)金融发展。金融发展水平影响对外贸易发展程度和产业水平。本文以国内金融部门信贷占GDP的比重来衡量各国金融发展水平,各国金融部门信贷占GDP的比重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World Bank Database)。
(4)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改善能够为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有利于国内三次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基础设施情况以各国移动电话数量衡量,各国移动电话数量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World Bank Database)。
(5)劳动生产率。借鉴倪克勤等(2011)、孙浦阳等(2013)的做法,本文以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年末劳动力人数之比衡量各国的劳动生产率,国内生产总值以1995年的GDP平减指数进行折算,得到各国每年的实际GDP,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减指数数据来自于世界经济展望,劳动力人数来自于世界银行数据库(World Bank Database)。
(6)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力资本水平的上升有利于国内研发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国家在全球产业链地位上的提高,有利于产业升级与优化,本文选取了中学教育入学率来衡量人力资本水平,各国每年的中学教育入学率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World Bank Database)。
实证模型如下:
LnYit=α0+β0LnTSint+β1LnFDIit+β2LNTRit+β3LnFIit+β4LnIFSit+β5LnLPit+β6LnHRit+δ+μ(2)
LnYit指的是第t年i国的产业结构层次,LnTSint指的是第t年i国n种产品出口占贸易总额的比重,n=1,2,1和2分别指的是初级产品出口与工业制成品出口,LnFDIit指的是第t年i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水平,LnTRit指的是第t年i国的技术水平,LnFIit指的是第t年i国的金融发展水平,LnIFSit指的是第t年i国的基础设施水平,LnLPit指的是第t年i国的劳动生产率,LnHRit指的是第t年i国的人力资本水平。
各国出口商品结构之间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国家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较低,部分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较高。由表1可知,各国之间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存在较大差别,技术创新水平的标准差较大,说明各国之间技术水平差别较大。各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检验显示,大多数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都低于0.5,说明各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不高,各指标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可能性较小⑨。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1. 全部样本数据实证结果
首先运用1995—2015年30个国家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为了确保实证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本文运用动态面板GMM方法进行实证检验,同时作为对比,运用静态面板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见上表2。
表2中的实证结果显示,工业制成品的增加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正向影响,工业制成品出口增加1%,产业结构层次水平將上升0.04%,初级产品出口的增加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初级产品出口的增加对产业结构具有负向影响,说明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对产业结构具有积极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技术水平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积极因素,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基础设施水平与产业结构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劳动生产率的上升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人力资本因素是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因素。
2. 发达国家实证结果
为了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的差异,本文将全部样本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组来分别进行实证检验,考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对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不同。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协定》有关标准,本文选取的30个样本国家中,阿根廷、巴西、中国、哥伦比亚、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马来西亚、墨西哥、尼日利亚、波兰、俄罗斯、泰国和土耳其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其余国家是发达国家,本文一共包括16个发达国家和14个发展中国家。
由上表3可知,产业结构的滞后一期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积极影响,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增加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工业制成品出口增加1%,产业结构水平将上升0.01%。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水平、金融水平、基础设施、劳动生产率和人力资本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因素,外商直接投资水平上升1%,产业结构层次将提高0.03%,技术水平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系数为0.07,说明技术水平上升1%,产业结构层次将上升0.07%。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金融发展水平上升1%,产业结构层次将提高0.03%,基础设施水平上升1%,产业结构层次将上升0.01%。劳动生产率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系数是0.08,人力资本水平上升1%,产业结构水平将上升0.02%。
与之前的实证结果一样,产业结构的滞后一期对产业结构具有积极影响,发达国家初级产品出口的增加不利于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水平、金融水平、劳动生产率等因素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正向影响。
3. 发展中国家的实证结果
本文运用1995—2015年14个发展中国家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见表4。
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增加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说明出口商品结构改善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积极影响,工业制成品出口增加1%,产业结构层次将上升0.04%,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积极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水平上升1%,产业结构水平将上升0.07%,技术水平上升1%,产业结构层次将上升0.04%,金融发展水平上升1%,产业结构水平将上升0.07%,基础设施水平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基础设施水平上升1%,产业结构层次将提高0.02%。劳动生产率水平上升1%,产业结构水平将上升0.08%,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与发达国家实证结果的显著性一样,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出口的增加对产业结构具有负向影响,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滞后一期对产业结构具有正向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的上升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能够促进产业结构水平的上升,基础设施的改善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积极影响,金融发展水平的上升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劳动生产率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因素,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结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实证结果,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增加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具有正向影响,初级产品出口的增加不利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更大,初级产品出口的增加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利影响更大,说明發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效应更大。在表2—表4中,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水平、金融水平、基础设施、劳动生产率等控制变量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调整都具有正向影响。
五、简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以1995—2015年世界上30个国家的工业制成品与初级产品出口数据为样本,运用动态面板方法对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增加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正向影响,说明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有利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初级产品出口的增加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负向影响。本文将30个样本国家分为16个发达国家和14个发展中国家分别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发达国家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对产业结构具有积极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实证结果与发达国家一致,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系数大于发达国家。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水平、金融水平、基础设施、劳动生产率和人力资本水平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因素。
基于本文所得研究结论,针对中国现实情况,本文提出如下参考性政策建议:
第一,在经济新常态下,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根据本文回归结果,工业制成品出口增加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正向影响,因此,要立足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借鉴德国“工业4.0”标准,策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加强人力资本培养和培育,加快产业创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确保中国先进制造业强国目标的实现。
第二,从汇率和利率两方面实施金融制度改革。随着人民币可兑换进程的推进,改革汇率制度,其根本就在于优化人民币汇率的弹性机制,遵循“相机抉择”原则,设计远期汇率定价体系,并由此形成适应性预期机制。改革利率制度,主要是通过进一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促进民营银行加快发展从而打破中国银行业的垄断格局,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第三,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指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挥出口在传统“三驾马车”中的促进作用。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和中国经济面临新常态下行压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一带一路”倡议为指引,发挥出口的积极作用,正是应对经济周期下行的新型外交创新,通过区域经济合作带动中国优势产能输出,进而扩大中国出口贸易。
注释:
① D. W. Roland-Holst, C. Polo and F. Sancho,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Spain: An Applied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Empirical Economics, 1995, 20(1), pp.1-18.
② M. Baxter, M. A. Kouparitsas, Trade Struc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ycles, Ameri-com Economic Revitn, 2002, 93(93), pp.51-56.
③ D. Oyama, Y. Sato, T. Tabuchi et al., On the Impact of Trade o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s of N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2011, 7(1), pp.93-109.
④ 谷永芬、洪娟:《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升级研究》,《经济纵横》 2011年第11期。
⑤ 孙晓华、王昀:《对外贸易结构带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吗?——基于半对数模型和结构效应的实证检验》,《世界经济研究》2013年第1期。
⑥ 刘斌斌、丁俊峰:《出口贸易结构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分析》,《国际经贸探索》2015年第7期。
⑦ 袁丹、占绍文、雷宏振:《国际贸易、国内居民消费与产业结构——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16年第8期。
⑧ 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简称:SITC),将商品出口分为初级产品出口和工业制成品出口。
⑨ 由于篇幅所限,各解释变量相关系数检验的表格不再呈现,如读者有兴趣,可向作者索要。本文同样以初级产品出口为解释变量进行相关系数检验,检验结果说明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小。
作者简介:陈能军,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研究员,广东深圳,518060。
(责任编辑 陈孝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