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的新工业革命进阶

2017-04-21 20:19正月
IT经理世界 2017年7期
关键词:海尔工厂空调

正月

如今的家电生产厂正在将自身大规模定制的平台进阶为产业升级解决方案。

在3月中旬闭幕的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上,8000平米的海尔展区里,一条11米长、7米宽、2.5米高的实体冰箱互联工厂示范线让很多人心甘情愿地排队:只为体验现场下单定制化冰箱。

参观者借助PAD登陆海尔定制平台,提出定制要求,需求信息被送达工厂生成订单;工厂的智能制造系统会进行自动排产,将信息传递到生产线,开始生产。而整个生产过程中,相关模块供应商能够参与到产品的设计、供货以及制造等全流程。与此同时,订货者也可以看到订单所有的物料信息、进展情况、质量水平等信息。

实际上,这条示范线和现实中的互联工厂比例一致。包括原材料自动上线、半成品组装、成片组装、激光打印、视觉检测、贴标/包装、成品出库等7个工站、11个节点,真实还原了海尔全流程智能制造体系。参观者下单后,ABB的六轴机器手臂精准地按照订单要求进行装配,将定制冰箱模型送到参观者面前。

借助这条示范线展示的全流程定制模式,可以让普通用户了解互联工厂与普通用户之间的相互关联。示范线也展示了海尔从2008年开始建设互联工厂的积累。

从互联工厂开始

市场上的空调外形大都是长方形,在外观上能有花样翻新的不多。一名网名DK的用户,脑洞大开地想要一台有鳥巢外观的空调,一个既具有空调功能又有装饰感的产品。

他在海尔众创汇平台上提出需求之后,30多名用户与他一起讨论设计方案,在得到1700多名用户的建议和支持之后,海尔将这个创意提交到开放创新平台,将其交给相应的设计团队。

在设计师、用户等几经磨合后,2016年春天,名为“天铂”的空调产品诞生。这款空调有着风洞的环状设计,因为使用了空气射流技术,可以做到凉而不冷、热而不燥,避免了“空调病”的问题。

与传统产品不同的是,这款产品在面世前就有近万名预约和咨询,上市后更是受到消费者追捧。

彼得·马什在《新工业革命》一书众提到,人类的制造业可以分为:少量定制、少量标准化、大批量标准化、大批量定制化和个性化量产五个阶段。“天铂”空调的诞生正在开启第五个阶段。

要做到这一点,互联工厂的产品要实现“模块化”。模块又分为“不变模块”和“可变模块”,不变模块就是那些通用性高的部件,可变模块就是用户可以随意转化定制的部件。

以空调互联工厂的生产为例,空调的内在部件是统一生产的,而空调外壳的喷涂外观、除甲醛等功能皆可选。这些有定制需求的部件可以按照个人需求进行选择,而模块化的生产可以避免单独开模带来的高昂成本。

在海尔胶州空调互联工厂(以下简称胶州工厂),空调的每个模块的价格在100元~800元,定制时间是7天~15天。2015年胶州空调互联工厂一期生产线投产后,定制时间是24天。2016年二期生产线投产后,定制时间缩短为15天,而今年的目标是7天搞定。

高度的自动化让胶州工厂在两器制造领域,借助单一自动化设备,让冷凝器制造的不良率从人工的百分之一下降到千分之一。而高度的信息化,让用户信息直达工厂,用户定单可以直接到达相关的线体、机台。用户的每一笔定单实时可视,工厂的每个问题都可以提前预警,信息到人。

“两化融合”正是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所要达到的目标:“互联工厂表面上看是硬件的互联网化,或者自动化、无人化,但是真正的内涵是把整个互联网的基因注入到‘互联工厂里,与用户零距离让用户能够参与到工厂设计、制造、营销过程中去。”

构建生态与输出模式

实际上,在海尔全球108家工厂中,有8家互联工厂,已经涵盖了海尔生产的几大产品线:空调、洗衣机、冰箱、洗衣机等。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生态园的第八家互联工厂专注于B2B领域的中央空调产品线。与前七家互联工厂偏重B2C产品不同,这家工厂实现了大型装备制造领域大规模定制的突破。

在整个企业从“人单合一”模式开始的互联网转型中,互联工厂也凝聚着对工业互联网之路的探索。COSMO平台正是这一尝试的产品化。这个平台是海尔在打造互联工厂的实践中,逐步构建的一个开放共享的生态体系,定位于面向智能制造为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目标是最终打造成一个中国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COSMO平台最初用于海尔自己内部工厂的改造,从2005年开始,海尔就开始了对实现大规模定制互联工厂的探索。8个互联工厂,1000+工位智能化改造,实现高精度下的高效率。互联工厂的产品开发实现了100%的用户参与设计,生产线的产品也实现了100%订单有主。而订单交付周期缩短50%以上,效率提升100%,单位面积产出翻番。在海尔全球工厂的互联化中,2017年还有4家工厂要进行改造。

简单地说,平台分为四层:最顶上是业务模式层,核心是互联工厂模式。第二层是应用层,为企业提供具体的互联工厂等应用服务,目前已构建IM、WMS等4大类200多个服务应用。第三层是整个平台的核心层,支持工业应用的快速开发、部署、运行、集成,支撑实现工业技术的软件化。第四层是资源层,开放聚合全球资源,实现各类资源的分布式调度,实现协同制造的最优匹配。

COSMO平台聚集了上亿的用户资源,同时还有为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资源,今后还会吸引更多的想提升智能制造的企业,最终构建起“用户-企业-资源”之间的三个双边生态市场,去帮助企业实现制造升级,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区别于美国由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德国由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也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COSMO是在互联工厂模式的核心基础上,企业可以迅速复制海尔互联工厂现有的成果,帮助企业快速向大规模定制转型。

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说:“在整个工业互联网过程中,应防止两个误区:一是以为智能化就是设备的自动化,其实智能化绝不仅仅是设备的自动化,更主要是用互联网的思维与用户联在一起。二是在智能化的过程中,要将消费者变成一个产消者(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并要融入到企业中,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国的智能化。”

将平台输出到行业,正是COSMO平台运营总监汪洪涛和他的团队正在做的。据介绍,目前COMSO已合作、服务数十家企业,目前已经涵盖电子、船舶、纺织、装备、建筑、运输、化工等,将在每个行业打造类似海尔互联工厂的样板。

与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相比,中国制造的智能化转型中面临着起点差异大、方向不清晰、模式无序等问题。COSMO平台搭建了一个集成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服务平台,提出了中国智能制造开放、互联、柔性、智能和可视等特点,将有助于中国制造实现标准化。而从商业模式来看,COSMO平台也推动着海尔从B2C业务延展到B2B业务,在自身转型中更进一步。

商业模式变革“驱动器”

成立于1919年的凯撒空气压缩机公司,是德国最大的空气压缩机设备制造商,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大环境下,这家公司想用工业4.0中的创新来拉动销售。

在把所有的设备和产品进行智能化改造之后,借助移动终端和传感器芯片,将生产制造的实时数据上传到云端。在实现智能化生产之后,通过远程监控,可以了解所有工业设备运转的状态,做到有预测性的检修。这可以确保设备稳定运行,避免事故发生。而通过传感器装置,企业可以实时收集设备的使用量。

在掌握了设备使用量之后,一个新的商业模式也随之产生。公司不再出售压缩机,而是将所有的压缩机設备放在线上,根据客户使用的压缩空气流量来收费。这家出售空气压缩机的企业转型成为出售压缩空气的企业,在压缩机销售乏力的困境中寻找到了新销售模式。

借助智能制造,凯撒公司不仅实现了业务模式的转变,还在智能网络中结合了服务,整合到公司资产网络中,形成了公司的网络化经营。

另一个借助智能制造转变商业模式的公司是哈雷摩托,一辆摩托车有数千个零件,排列组合会有千万种结果。面对客户个性化需求,在生产平台上,根据生产线上机器和物流设备的传感器和位置侦测仪信息,能实现自定义生产,并且可以实现超过1300种配置的产品线组合模式,生产线上装卸一辆摩托车仅需89秒。

也就是说,早上到哈雷平台上下单,选择需要的发动机型号、喜欢的颜色和车轮等,6小时后一辆最新定制的摩托车就可以骑回家了,而原先的交货时间是21天。

升级到工业4.0,同样也是哈雷摩托应对市场竞争环境变革之举。客户群体的老化、经济增长乏力购买力下降、轻型摩托车的挑战等,使得哈雷摩托重组原有制造业,拆掉全部老厂房,新建生产线,新生产线实现了混线柔性化生产。

从生产自动化到智能制造,传统制造业从底层开始已经被彻底改变,从数据收集、分析,生产工艺的实施、生产物流体系的调配、与客户需求的对接等方面均会发生的变革,促动适应未来小批量、多要求的柔性生产的需求,进而也产生了商业模式的改变。

SAP全球物联网及数字供应链业务部执行副总裁Tanja对物联网的理解是:“一个方面是数据,并要加上业务流程以及和人的对接。和人对接的意义在于,业务流程的整合,使得使用以及采集数据的人变得更聪明,最终提高业务的成效。”

实际上,物联网一直被认为是未来最重要的增长点之一,2020年前SAP会投资20亿欧元专注物联网。借助收购以及和合作伙伴的合作,SAP已经构建了物联网生态系统。目前,SAP设在约翰内斯堡的Leonardo物联网研究院已经成立,包括上海在内的各地物联网研究院也将相继成立。SAP全球研发网络总裁柯曼也指出,SAP在中国业务一直处于高速增长阶段,而物联网将是最大的机会之一。

猜你喜欢
海尔工厂空调
海尔卡奥斯:时代面前,当仁不让
海尔引领直驱洗衣机新趋势:直驱产能迈入千万级
空调病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工厂的烟囱都很高?
奔驰E260车空调不正常
海尔变革
迈腾车空调不制冷
离散制造MES在照明工厂的实施与应用
海尔:世界新标
植物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