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小平
【摘要】网络评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之后的又一媒介评论方式,是党和政府又一强大的“新闻喉舌”。作为网络时评作者必须练就过硬的基本功,认真扎实地写好网评文章,从而为引导舆论、释疑解惑、传递正能量、抨击歪风邪气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网络评论;写作
网络新闻评论是通过网络媒体就新闻事件或当前事态所发表的评价性意见。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网络新闻评论逐步成为各大门户网站尤其是新闻网站的关注点和生长点,许多网站都创建了自己的品牌评论专栏,如人民网的《人民时评》、红网的《红辣椒评论》、新华网的《新华视点》等,以吸引更多网民的注意力,提高点击率。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评论相比,网络评论在体裁和样式上都具有特殊性。同时,网络评论对社会的影响也逐渐由表层向深层转移,一篇好的网络评论能够起到引导正面舆论、传递正面声音、发挥正面监督的作用。
一、一篇好的评论文章应满足三个要求
(一)有一定的影响性
优秀的网评文章应该有影响力。在互联网上,一篇文章的影响力有几个因素来衡量,一是点击率,二是转载率,三是观点得到大部分网民认同。只有达到以上三点,网络评论文章才能彰显其价值。
(二)有较强的时效性
网络时代,谁快谁就能抢占先机,谁快谁就能拔得头筹。优秀的网评文章应及时主动。评论不同于散文,不同于杂文和学术论文,一件事情发生之后,成为网络舆论关注的焦点,此时就应以最快的速度予以评说,把握主动权,往往效果事半功倍。当然,这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
(三)有较高的传播率
一篇评论写得再好,没有网站推荐,没有人传播,文章的力度必然大打折扣。同时,一篇文章除了吸引眼球,更重要的是要让人看了以后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有的评论涉及专业知识,可以让人扩大知识面;有的评论对某个现象深入剖析,见解独到;有的评论文采与思想兼顾,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大家可以注意到,一般好的评论文章里面,至少有五六个金句。既是文章的中心灵魂,也是作者的思想结晶。
二、一篇好的评论文章要做到“四个要”
(一)立意要深远
一篇好的评论要紧跟时事热点,立足于党和政府出台的方针、政策发表自己的见解,要起到正确引导舆论的作用。这就要求文章的立意要高,要善于從平凡的人和事中提炼出不平凡的主题思想,即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比如,马鞍山市文化馆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需模式,建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预约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针对这个题材,笔者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照单配菜”,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文章认为,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老百姓喜闻乐见什么样的文化产品,只有老百姓知道。“遥控器”掌握在群众手中,群众爱看什么节目,有什么样的文化需求,政府部门就点对点“照单配菜”,实现了文化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真正打通了文化惠民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笔者以为,评论就如同一篇新闻通讯的“编后”,要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观点要新颖
文章的观点要独特,不能人云亦云。观点新颖的文章让人看了有发人深省、提神振气、荡气回肠的效果。好的评论文章不一定篇长字多,800字到1000字左右最好。文章不需要多点开花,面面俱到,只要找准一点切入,抓住读者的“痛点”,吸引眼球,这样传播效果会更好。一篇评论,角度新不新颖、独特不独特,要体现在标题上,所以做好标题也很讲究,正所谓“题好一半文”。如标题《“小吃标准”落实“到胃”才是真的好》《“减脂课”与学分挂钩是“教育虚胖”》等。
(三)发布要及时
网评写出来后,能否被媒体采用,这是大家都关注的问题。笔者建议,网评要想命中率高,除了抓准问题、观点新颖、说理透彻、富有文采、符合栏目要求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快”,抢在别人的前面,这样被采用的机率相对要大。网评受新闻事件的突发性、社会性、影响力影响,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作为“网评操手”必须快速反应,在较短的时间内写出有质量的文章,供编辑选择采用。
(四)文章要接地气
评论文章不能太“高大上”,要把一些大道理蕴于小故事之中,以讲故事的口吻表达出来,在语言上要适当用些网言网语,譬如“喜大普奔”、“小确幸”、“城市套路深”、“先定一个小目标”等等,让评论文章在严肃中不乏诙谐。再者,要在文章中使用一些金句,擅长引经据典以及一些民间俚语,这样就显得文章很接地气,充满“泥土气息”,很耐看。现在《人民日报》的今日谈栏目,就是这样的风格,语言很平实,很接地气,深受读者喜爱。
三、写好网评文章,平时要做到“三多”
(一)多看
干任何事情都有章可循,要多看一些大报大网的评论文章,比如《人民日报》、新华网、红网《红辣椒评论》;要看一些大家的文章,比如中青报曹林、新华网安传香、苑广阔等等,学习他们写文章的“套路”,先照葫芦画瓢。评论家是杂家,知道的理论知识和关联知识要多,要多学习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了解各种学科的知识,比如经济学、法学,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厚度,也不至于说外行话,到头来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二)多思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梁衡曾说“写文章要为思想而写、为美而写”,评论文章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严密的逻辑思维,评论员要善于思考、冷静思考、理性思考,文章要能擦出思想的火花,给读者以启迪。
(三)多写
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平时要多动笔,熟练掌握评论文章的写法。评论文章就是通常所说的政论文,结构上一般由叙事和说理两部分组成。叙事要简明扼要,说理要观点鲜明。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有正面,也有反面;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见解,但作者的观点一定要明确,不能含糊。时评属于小文章,应选准切入点,深入剖析。行文要注意层次。时评文章的基本框架大致为“五个字”:引、提、议、联、结,即引用原材料,提炼论点,议论分析中心论点,联系、引申、类比一般事实,结尾是照应开头,强调论点。
四、评论文章做到“三不要”
(一)坚守底线,不要失去防线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作为时评作者,首先要依法上网。其次,要文明上网。特别是网络用语要慎之又慎。有取舍、有担当、不迎合。例如,人民论坛、光明日报的时评,不仅符合时代特征,而且能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如《人民日报》刊发的《反腐耐力需要群众给力》,光明日报刊发的《为美德点赞向模范学习》等文章,给力、点赞就恰到好处。还有蛮拼的、朋友圈、颜值、任性等网络语言也很常见,特别是任性,甚至被写进了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二)关注民生,不要高谈阔论
例如,深圳一位网民写的《深圳,你被谁抛弃?》,由于影响深远和广泛,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并面对面进行沟通。广东的“孙志刚事件”,也引起广泛的舆论关注,甚至推动了一部法规的废弃,这也是网民津津乐道的例子。《湖北是如何落伍的》网络评论,至今还在广为流传,被转载达到数十万次。从某种层面来说,网民在互联网上发表言论,并不期待得到物质上的报酬,而是希望得到一种身份和观点上的认同。
(三)立足本地,不要舍近求远
多关注政府出台的政策法规、创新举措、重要活动等。今年以来,市网宣办先后围绕中央、省、市学习贯彻习近平网信工作讲话、习近平视察安徽、“两会”、重要节假日、抗洪防汛救灾、马鞍山获准设立综合保税区、市第九次党代会召开等重点、热点、中心工作,组织广大网评员撰写了一大批高质量的优秀评论文章,不仅扩大了影响,也锻炼了网评队伍。
结语
作家三毛曾经说过:“我们一步一步走下去,踏踏实实地去走,永不抗拒生命交给我们的重负,才是一个勇者”。网评写作十分枯燥乏味,也是一件费力费脑的辛苦活。只有用心才能体会其中的乐趣。既然选择了网评,就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要能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忍受得了“独上西楼”的寂寞,还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人憔悴”的心甘情愿。唯有如此,才能领悟“众里寻她千百度”的真谛,体会“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