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震海
大城床和小城房,至少再纠结20年?
文|郭震海
霾罩北京。不久前,北京还发布了首个空气污染红色预警,当天李文海匆匆穿过中关村时,随手街拍,附语:“看,雾霾!”上传至朋友圈,立即引来千里之外家乡小伙伴们的无数点赞,有人还留言:只要能在北京,吸霾又算什么?!可是,李文海越来越纠结,是否还要留在这座“霾茫茫”的危害健康的城市。
去年,为写一篇报告文学,我在北上广深等大都市,从不同的工作岗位,选取了43位像李文海这样的大城“寻梦”者,进行调查。
李文海来自山西,大学毕业后在北京中关村租了一间地下“蚁穴”。找工作时,他处处碰壁,奔波月余无果,钱花光了,房租都交不起。一个七尺男儿,蜷缩在房子角落嚎啕大哭,把毕业证狠狠丢到一旁——这张该死的文凭,抽干了乡下父母的血,耗了自己四年时光,又有何用?后来,他好歹被一家个体电脑经销店留下,卖电脑维生。
既然工作不顺,环境恶劣,生活困难,为何不回到小城市?
李文海摇摇头:“话好说,做好难,父母含辛茹苦把自己养大,为的就是走出小城。大学毕业,灰溜溜回到老家,让家乡人戳脊梁骨且不说,父母也会颜面扫尽。”
美国作家E·B·怀特曾评价纽约:“在这么一个浓缩的竞技场上,挤满了角斗士、布道者、企业家、演员、证券商和买卖人。不论你身在纽约何处,都免不了与伟大时代、辉煌事功、奇人、奇事、奇闻发生感应,它可以摧毁一个人,也可以成全他,很大程度上就看运气。”对于中国的小城青年而言,北上广何尝不是他们心中的纽约,理想中的“寻梦”天堂。
在“大城床”和“小城房”的现实博弈中,多数人选择了前者。对他们而言,宁愿在北上广累成狗,也不愿在小城过安逸。有调查覆盖了17~22岁在校大学生,结果表明,毕业后愿意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工作的大学生占到52.6%;选择在地级市工作的占33.4%;在县级市或县城工作的占11.2%;在乡镇工作的占2.2%,在农村工作的仅占0.5%。
选择“大城床”的,主要看重大城市有更多的机会,提供各种职位需求,收入高,爱拼总会赢;反之小城市岗位少,关系味儿浓,需要父母利用关系去找工作,拼的不是“实力”而是“爹”,容易磨掉斗志。但另一方面,小城市空气干净,生活节奏正常,房价低,比较安逸,又成了他们在钢筋丛林里的向往和远方。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而在中国,不论在北上广深,还是在小镇小城市,青年们生活得都不甘心,因为没有一个地方,能满足他们对居住的全部理想。为什么北京只能提供海量工作机会,却不能山清水秀空气好呢?为什么上海薪水高点,却房价天价、交通拥堵呢?为什么小城市只有安逸舒服,但缺乏教育、医疗、就业等各种优势资源,也难以公正公平地对待年轻人呢?
年轻人为“大城床”与“小城房”纠结,根源来自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地区发展差距、户籍壁垒等等多个方面。不可否认,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识。然而,当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等关键元素,都因大城而聚,不及时统筹发展,均衡推进,大城会出现越来越严重的如雾霾、拥堵之类的“城市病”,而小城则如一个个失血的心房,缺乏活力和创新,因循守旧,越来越落后。
全社会科学、均衡地发展,缩小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还需要多少时间?只要这个差距还在,“大城床”还是“小城房”的博弈就不会停止,这样的无奈与纠结依然会持续。
责任编辑: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