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核工程“816”:一代人的使命与激情

2017-04-20 01:24金香梅
城乡建设 2017年1期
关键词:工程兵洞体核工程

■ 本刊记者 金香梅

地下核工程“816”:一代人的使命与激情

■ 本刊记者 金香梅

2016年12月17~18日,由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全国房地产设计联盟联合主办,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重庆建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加拿大宝佳国际建筑师有限公司承办的“致敬中国三线建设的‘符号’816暨20世纪工业建筑遗产传承与发展研讨会”在重庆举行。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发展历程中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而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的816地下核工程是“三线建设”一个极具典型的案例。这里曾经是中国第二套核反应堆,现在以“世界上已知最大的人工洞体、全球解密的最大核军事工程”而著称。

工程入口

50年来,工程的建设者及继承者,从国营816厂到重庆建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816或建峰集团),在鲜为人知的重庆涪陵武陵山深处,历经三线建设的无私奉献、停军转民的艰难困苦,顽强地生存,谱写了忠诚爱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动人篇章。

在全国倡导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背景下,如何传承当年的三线精神,如何让这份遗产“活化”并成为极具内涵的、令中国乃至世界瞩目的工业遗产展示基地,迫切需要认真的研究。来自全国及重庆市的院士、大师与文博界、建筑界、旅游界知名专家实地调研了816烈士陵园、816地下核工程、机修厂(816三线文化创意园)等工业遗产,领略了816地下核工程的强烈震撼,对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现状进行深入研判,并在会后形成了《为明天播种希望:中国重庆816共识》宣言。会议由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副会长金磊主持。

工程内景

816地下核工程景区位于重庆涪陵白涛。1966年,经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修建。该工程占地面积10.4万平方米。先后投入6万多建设大军。打洞打了8年,安装设备用了9年,经历了急建、缓建、停建3个阶段,总投资7.46亿元人民币。在已建成的20余公里长的洞体工程中,主洞室高达79.6米,拱顶跨高31.2米,完全隐藏在山体内部。洞内共有大型洞室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130多条。洞内楼层功能分布明显,宛如迷宫,具有独特的结构之美。洞体施工挖出的土石方量有151万立方米,如果将这些石渣筑成一米见方的石墙,可长达1500公里。洞体周围共有大小19个洞口,根据不同规划,人员出入口、汽车通行洞、排风洞、排水沟、仓库等应有尽有。816地下核工程的设计和建设不仅代表了当时建筑设计、工程建设的最高水平,还曾获得国家科技大会奖集体奖。

816工程作为国家的绝密军事工程,由中央军委直属工程兵54师(部队番号8342)承建。先后有6万余名工程兵和参建者云集白涛,为了祖国安全,拼命也要建成大三线。工程建设期间,建设者们争分夺秒,开山掘洞,架桥铺路。76名官兵为之献出了平均只有21岁的年轻生命。

至1984年,国家已拨付工程款7.46亿元,完成85%建筑工程、60%安装工程。反应堆部分已初具规模,道路、桥梁、水、电、讯和生活区等辅助设施都已建成。再投入1亿元建设一年就能完成。

展示厅

机房

反应堆现场

上世纪80年代,和平与发展成为国际社会两大主题。鉴于816工程原设计的产品已属长线,因此,1982年6月中央决定缓建。1984年6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批准工程停建。

2010年4月,816地下核工程以旅游产品的形式对游客开放,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类群的游客前来参观。旅游专家朱顺知教授称其为“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景观设计师俞孔坚教授将其比喻为“深埋山间的和氏壁”,并称其“堪与三峡大坝争锋”。升级项目包括:

1.对景区入洞口地下通道进行装修;规范设置停车场标牌、标线;新购置旅游观光车5辆。

2.提升景区游览配套服务功能。结合景区实际,改造游客中心,配套设置票务中心、导览宣传资料、游客休息区、放影厅;制作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标志牌100余个,增设主要景点、景观介绍牌20余个;新建和改建旅游厕所4座;增设旅游购物点3处。

3.洞内增设“816地下核工程展厅”及“永远的工程兵”展厅,生动展示816的前世今生,诠释了参与过816工程建设的普通工程兵波澜壮阔的一生。

4.洞内104区域增设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场景和汽轮发电机组工作场景,给游客带来独特的视觉体验。

5.洞内101区域对8楼核反应堆大厅的2001根工艺管进行恢复,通过光电结合,让游客在此见证到核裂变的相关过程。

6.在洞内102区域地面钢支架上铺设有机玻璃平台,供游客游览参观,在两侧水池内安装灯光,制造出神秘的感观体验。

7.完成全长约3公里,储水量为2.4万立方米的816工程供水系统—引水洞参观区域的建设,蓝色及红色环形灯带美轮美奂、神秘莫测。

猜你喜欢
工程兵洞体核工程
依兰地震台新老洞体应变仪比较研究
混凝土预制板拼装技术在大型气动声学风洞建设中的应用
“核工程材料环境老化机理与服役性能评价”专刊主编 张乐福
俄罗斯工程兵“吹”出坦克和战斗机
陈士榘主持工程兵部队军事训练表演
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水驱后剩余油分布主控因素与提高采收率途径
大业主模式的在建核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
影响核工程安装工作的几点因素探究
塔河油田S80单元缝洞体分布规律及发育模式
西安交通大学获第18届国际核工程大会举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