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戏曲毯子功腰腹能力训练的重要性

2017-04-20 00:21金鑫
魅力中国 2016年34期
关键词:戏曲

金鑫

【摘要】戏曲、舞蹈、杂技等诸多的艺术形式中,有一种共同的表演手段,叫做“毯子功”。毯子功也是戏曲表演的基本功之一,它能够训练演员的动作协调性,提高演员身体的柔韧度,并加强演员对自己身体的控制能力。在演员进行毯子功训练的过程当中,腰腹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笔者将从各角度对毯子功进行总结,以阐述腰腹能力训练对戏曲毯子功训练的重要性,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戏曲毯子功的练习者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戏曲;毯子功;腰腹能力

戏曲的毯子功作为戏曲表演艺术的基本功,包含“翻、腾、扑、跃、滚、摔”等等动作,是现代戏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独特的教学模式。在这里,笔者将对毯子功的训练进行剖析,希望能够为戏曲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戏曲毯子功训练的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毯子功分为“软毯子功”和“硬毯子功”,戏曲演员加强对毯子功的训练,能够增强自身的身体协调性、身体柔韧度和对身体的控制能力,最终戏曲演员能够给人以身体灵活、造型挺拔的视觉美感。除此之外,舞蹈演员也需要练习毯子功,舞蹈演員经过毯子功的训练,能够让自己的身体在每一个动作中都呈现出匀称、和谐的美感。

经过毯子功训练的演员与没有经过毯子功训练的演员相比,明显的更加容易做到脚尖的位置准确和身体的轻盈自如,能够更好的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不但更好地推进了舞台上剧情的发展,也是我国戏曲艺术无限光彩的体现。

二.戏曲毯子功训练的方式

1.戏曲毯子功中的“抄功”教学模式

因为戏曲毯子功的基本功训练主要包括“翻、腾、扑、跃、滚、摔”,所以,在学生进行毯子功训练的过程中,安全尤为重要,“抄功”的教学模式便是学生在两名经验丰富的教师的保护下进行各种筋斗动作的练习,此为戏曲毯子功训练方式中最传统的、应用最多的、出现最早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自进行训练开始,一直都在两名教师的保护下进行训练。这种教学模式有两点好处,一是教师的保护能够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安全感,使学生能够比较快的进入到训练的状态当中;另一个就是,教师持续在身侧指导,学生能够较快的学习到更多、更有难度的毯子功动作,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抄功”的教学模式,对训练场地的要求较低,辅助器材基本上也只需要练功腰带便可。

但与此同时,“抄功”的教学模式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特点,比如教师体力消耗大的同时学生训练强度却不够;教学模式需要两名教师的配合绝对默契,否则会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甚至学生受伤;学生过于依赖两名教师的“抄把”,难以独立进行练习;教师长时间靠近学生,没有机会仔细观察学生的动作,不容易指出学生动作的优点和缺点,也没有精力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系统的纠正,等等。我们能够看出,虽然“抄功”是一种较为经典的教学方式,但因为时代较为久远,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我们不断地对毯子功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创新。

2.基于教学辅助设施的戏曲毯子功训练模式

在戏曲毯子功训练的过程中,如果借助教学辅助设施,那么一般都是借助于厚垫、薄垫或海绵坑等设备,这样,在毯子功训练过程中,即使有跌倒的现象出现,也不至于对身体引起损伤。

基于教学辅助设施的毯子功训练模式,能够使教师不必再每时每刻靠近学生,教师有更加充分、更加自由的时间去观察学生的动作,去给学生做纠正和指导。除此之外,在这种毯子功训练模式下,学生能够脱离教师,自主的进行毯子功的练习,并且因为借助了教学辅助设施,学生的安全有所保障,所以学生可以自主的去学习和练习高难度的毯子功动作,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毯子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对各个高难度动作的尝试。

事实上,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这样的毯子功训练模式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当时并没有对这样的训练方法进行科学的研究和探讨,使得一部分毯子功教师不认同甚至是很排斥学生在练习毯子功时借助教学辅助设施。但是,随着毯子功难度的标准日益升高,传统的“抄功”无法满足学生的训练强度,基于教学辅助设施的毯子功训练模式才重新回到教师们的视野,并得以在全国推广。

三.毯子功腰腹训练的重要性

近年来,戏曲表演的技巧运动技术发展得十分迅速,对毯子功中的翻筋斗的要求更是不断加大,不仅要求筋斗高水平,更要求筋斗高难度,筋斗一步一步的朝着身体多转度、多轴、多周数的趋势发展,对戏曲演员的毯子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演员通常需要将各个高难度的动作串联起来进行表演,比如团身后空翻三周、后空翻两周接回笼等动作,所以,在戏曲演员进行毯子功训练时,要格外的注意腰腹能力的训练。

人腰腹部的肌肉就像是“链条”,在毯子功训练进行翻筋斗时,它具打开与收缩的能力,并能够固定演员的身体,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难度的筋斗动作是否能够顺利地完成。所以,在戏曲演员进行毯子功训练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着眼于“加强学生腰腹能力训练,提高学生整体身体素质”,在对戏曲演员进行毯子功训练的过程中,加强对腰腹部训练,使其能够更加柔韧、对身体的固定能力更强。

结束语:

毯子功是我国戏曲表演艺术的基本功之一,不仅对质量要求很高,其难度也是相当的大,主要是它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危险性。所以,在毯子功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重要的不仅是学生进行翻筋斗的各项能力,更是学生的较好的身体素质,腰腹能力在其中就尤为重要。在现代教学模式下的毯子功训练,应该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对科学的教学技法和教学规律进行深入地挖掘,以此提高毯子功教学和训练中的效率和安全。

参考文献:

[1]牛建永,顾军.毯子功在古典舞中的运用--以秦俑魂舞蹈为例[J].戏剧之家,2014,(12):193-193.

[2]牛建永.论毯子功与竞技体操训练方法的结合[J].青年文学家,2015,(35):165.

[3]王继义.戏曲毯子功教学的推陈出新[J].戏曲艺术,2006,27(2):90-94.

[4]钮骠.为戏曲表演剧艺的传承和播扬辛勤耕耘--《中国戏曲毯子功教程》序[J].戏曲艺术,2005,26(2):21-21.

[5]陈国卿.可信可用可行--《中国戏曲毯子功教程》序[J].戏曲艺术,2005,26(2):19-20.

猜你喜欢
戏曲
中外大学生体验非遗戏曲文化
新舞台
戏曲从哪里来
小学音乐戏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传统戏曲
戏曲进校园,经典共传承
趣学本土戏曲
四部委携手推进戏曲教育工作
四部委携手推进戏曲教育工作
戏曲创新不能忘记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