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龙梅
【摘 要】情境教学法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得到广泛地运用,且效果显著。所谓情境教学,简而言之即是在学科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以达到有效激趣及提升教学有效性的一种创新教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运用和实践也愈加频繁,所取得的教学成效也颇为显著,不仅凸显了美术的教育价值和实用价值,而且对艺术形象的表现也更为生动、立体。文章正是以初中美术学科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初中美术;应用
情景教学在中学基础教育各学科中都得到广泛地运用,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也同样如此。初中美术开展情境教学主要是指教师通过创设多种契合教学主题与学生心理特征的情境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与传统单一美术教学相比,情境教学不仅形式多样、情境丰富,且更符合学生学习心理需要,更有助于实现美术高效教学的目标。以下,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针对情境教学法的概念及其在初中美术教学课堂中的具体应用作进一步地探讨。
一、概述
所谓情境教学法,顾名思义,即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主题及学生心理、年龄特征等创设出不同的教学情境,以满足学生视听及心理等各个方的需求,促使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教学内容。过去,美术学科在中学基础教育中所占据的地位较为弱势,学科受重视程度也普遍较低,但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初中美术教学现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各类创新教法也在课程教学中得到一定程度的运用和推广,所取得的教学成效也颇为显著。从总体上看,应用情景教学法开展初中美术教学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大有裨益。
二、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目前,情境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美术学科情境教学法
由于美术学科本身就是一门教育与艺术结合的课程,因此结合美术学科本身所具有的艺术特征开展学科情境教学法则相较于其他学科,有着更佳的应用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美术多样性的特征,结合教学主题将美术室布置成与主题相契合的风格,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使学生在充满艺术气息的海洋中学习。在墙壁的布置上,教師也可以借鉴一些美术展的布置风格,添置一些国内外名画家的代表作及学生的优秀画作,既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又能够给予学生分享作品的平台,提升学生学习的信心。
(二)生活情境教学法
但凡是一副成功的美术作品,其背后必定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哲学,体现画家对生活的感悟。如梵高的《吃土豆的人》、《向日葵》以及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都是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优秀作品。其中,《吃土豆的人》是梵高在细致观察农民日常劳作场景及生活情景之后才能将吃土豆的农民形象描绘的栩栩如生,《向日葵》也同样是通过对“向日葵”的细心入微的观察之后才作出的作品,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则带有悲情的意味,据说此画作是为了体现主人公的生活遭遇所作,主人公是一位刚经历过丧子之痛的女人,达芬奇为了能使她重拾快乐,才创作此画,因此《蒙娜丽莎》也寄托着画家对画中人的美好祝愿。因而,采用生活情境教学法开展初中美术教学,对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美术创作能力至关重要。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尝试将教学课堂拓展至生活中,带领学生去户外写生,去观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去观察车水马龙的情景,去看不同人脸上的喜怒哀乐,在学生实际体验之后,绘画则变得更有情感,更有生活味,在艺术层次上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三)问题情境教学法
疑问是求知的源头,是兴趣激发的动力。与其他学科一样,在初中美术学科教学课堂上,教师也要重视提问环节的设置,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并通过提问启发学生的美术创作灵感,激发其主动参与发现、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主观意识。例如,在学习调色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知识,提问学生“何为生活三原色?”待学生回答之后再进一步询问“为何称蓝、黄、红这三种颜色为生活三原色?”通过这样的提问,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调色的兴趣,进而再导入新课教学,不仅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而且学生观察、实践、判断与总结等方面的能力也得到有效地提升。
(四)自由情境教学法
初中美术开展情境教学法除了要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之外,还应当还原艺术本身所具有的自由性的特征,在教学和创作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表现空间,使其在自由的状态下尽情地想象和创作。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指定创作主体让学生针对主体的不同形态进行自由创作,也可以不指定创作主体让学生依据内心所想自由地发挥,以此来放飞学生心灵与感受,拓展其创造性思维。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美术开展情境教学需结合美术学科本身所具有的艺术特征,植根于生活土壤,遵循自由原则,才有可能切实提升初中美术教学效率,才有可能实现对学生美术能力及相关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参考文献:
[1]钱旭升,张凌南.新课改背景下情境教育理论的实践意蕴.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0(1).
[2]许宗新,陈丽君.设置课堂教学情境 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