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滑冰的蹬冰和滑行技术分析

2017-04-20 00:28王锦国
科技视界 2017年1期
关键词:分析

王锦国

【摘 要】在冬奥会的即将来临下,冬季运动在我国拉开了帷幕。而速度滑冰作为一项比赛滑行速度的冰上体育运动,长时间的运动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对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详细的论述该体育运动中蹬冰和滑行技术,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速度滑冰;蹬冰;滑行技术;分析

依据相关人士对速度滑冰及其生物力学调查得到相应的参数,这些参数会在某种程度上对教练的训练计划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往对膝关节角度、气候变化等问题做出了分析,并将优秀运动员和普通运动员进行了比较,这些参数都会对速度滑冰所取得的成绩起到重要的作用。

1 研究方法

1.1 受试运动员

在有一年举办的冬季奥运会时期,全部参加比赛的男、女运动员当作受试运动员,在接受试验过程中将最强项作为参赛标准。运动员的身高以及身体质量都是经过专业组织进行提供的,全部的28名运动员(61.6+5.8kg,1.56+0.07m)都加入到5000米的比赛中,而37名男子运动员(75.8+7.9kg,1.79+0.08m)都加入到1500米的比赛中。

1.2 比赛

比赛场地是在室内进行的,其中总海拔在1100米左右,而这些被选择出来的男、女运动员在实际比赛中都进行了相应的测试。在这些运动员进行比赛的过程中,使用了高像素的摄影机主要记录运动员的整体动作,并使用一架摄影机从不同的角度对相应的复步进行了拍摄。用另一架摄影机对运动员所呈现出来的具体情况详细的记录下来,也是从不同角度对有关复步进行拍摄的。一般情况下,攝影机通常都使用三脚架安装到跑道外面指定的地方,并使用恰当的胶片。相关人员将两台录像摄影机放置到指定位置以后,就可以实时拍摄运动员的具体情况。

1.3 影片和录像分析

分析了同侧面摄影机最近时的右腿蹬冰。对颈、髓、膝、躁的位置,用数字转换器和运动分析仪进行了数字化。从这些数据计算了身体角度(TI),靛角度(TH)和膝关节角度(TK)。从后面的摄影胶片,将脆和膝的位置数字化,并且计算了蹬冰角(AL)。因为弯道的测量方法同直道的测量方法相似,只是由于安排上的原因,用前面的摄影机代替了后面的摄影机。

相关人员应用一台数字滤波器,所获得的影片经过研究可知是处于平滑的状态,而这些分析结果是具有真实性的。角速度是相关人员利用恰当的微分滤波器所得到的,当经过计算以后是通过相关数据完成的,以下是对不同时间所呈现的滑步情况进行分析:

利用空气以及在冰面上所产生的消耗对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功PF进行了计算。该模型较好的体现出了功实际上就是运动员的膝关节角、身体重心等有关函数。而通常情况下,所谓冰面摩擦系数,简单的说是相关人员在对冰面温度进行测量以及事先进行摩擦系数的有关实验而获得的。无论哪一次蹬冰所产生的机械功率一遍都保持在AF=PF/F的范围内,就能够清楚的得到蹬冰的结果,较好的表明是运动员身心重心的不断提高。

B=滑步开始(摆动腿的冰刀离开冰面)。

H=展揽开始(平稳的舰关节角速度保持在50°·S-1)。

K=膝伸展开始(平稳的膝关节角速度保持在>50°·S-1)。

E=滑步结束(冰刀刃尚未完全离开冰面)。

以上这些时刻确定了滑行阶段(从B到K),蹬冰阶段(从K到E)和收腿阶段(从E到下个滑步的B).收腿阶段在本文中不做研究。

1.4 统计

从相应参数值可以得知运动员个人技能的具体情况,这些参数能够较好的体现出参数值和相应的速度、蹬冰机械功等方面存在密切的关联。

2 结果

一般情况下,直道的滑步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滑行阶段;第二个阶段是蹬冰阶段;第三个阶段是收腿阶段。其中,运动员在滑行阶段中,经常会使用到靛、膝关节促使身体处于静态姿势的基础上,该阶段主要依靠运动员向前的速度,一般控制在0.5~0.75s之间,在经过滑行时间以后,就可以清楚的观察到膝和艘关节所产生的爆发力,这属于蹬冰阶段,一般保持在0.15~0.20s的范围内。不管是在滑行还是在蹬冰的基础上,运动员都应当依据从外刃到平刃再到内刃的顺序进行支撑,而这个过程是带有50-70°,S-1的情况下不间断的运动。当滑步开始的过程中,外刃和冰面接触,蹬冰角是处于AL>90°的状态。运动员在开始蹬冰的时候使用内刃进行支撑,蹬冰角慢慢压小,一直到蹬冰刀和冰面处于L的状态下,蹬冰角大概在55°的范围。脚下的冰刀离开冰面以后就属于收腿阶段,此时的运动员保持屈膝屈伸的状态,从而为下一个阶段的顺利开始创造有利条件。

因为在理想状态下运动员在开始比赛的时候,内地海拔通常是在1100米的范围内,采取电子计时的方式,在比赛阶段运动员都得到了显著的成绩。其中,在男子1500米的比赛中花费13.23±0.33mS-1,而女子在1500米比赛中所花费的时间是11.97±0.44m-1,在这几组中所得到的成绩没有太大的改变,出现的标准偏差通常都是在男子500米的1.6%一直到女子在1500米比赛中的3.68%。经过一圈所产生的改变,从录像观察来讲也是不大的。即使全部观测逐渐减小的速度情况来看,是从直道一直到弯道亦或是弯道逐渐到弯道的过渡阶段,直道和弯道之间所产生的速度不大于整体速度的3%。较好的说明直道和弯道所产生的改变以及速度控制和滑行技术是存在密切关系的。

描述速度滑冰技术的运动学参数是从八个测量位置上得到的。说明其他分析的相似结果,指明了一圈当中缺少运动学变量同速度变化、每圈速度的有效关联。同每次蹬冰功的有效相关系数量值在0.40至0.60之间变化。大约50%的每次蹬冰功偏差能白这些运动学变量来解释。比较八个分析报告的数据,可得到下列系统性结论:较快的运动员每次蹬冰的较高机械功司较长的滑行阶段(时间K)、较长蹬冰时间〔时间E)及在蹬冰阶段开始较小蹬冰角度(角度ALK)有关。

3 讨论

由于运动元在较快滑行的过程中蹬冰所产生的功量会将蹬冰质量加以提升。这是由于优秀运动员在进行蹬冰时所花费的时间以及滑行时间都相对于较长些。这些运动员在滑行的过程中身体的重心基本是从侧面慢慢转到中间的。因为优秀运动员在滑行的时候花费的时间不短,并在蹬冰腿膝关节得到最后爆发的时候,与此同时和冰面处于水平的状态,这样就致使蹬冰所产生的力度较大,使运动员得到身心有着较大的速率。

然而,在运动员整个蹬冰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垂直方位LX较好的呈现在后平面蹬冰脚是按照从外刃到平刃的顺序进行运动的,而前方位(Y)体现出的是一个没有预期性的转移;当运动员开始蹬冰步的时候,Y方位所产生的身体重心情况不佳,而在蹬冰进行的过程中,身体重心通常是从Y方位逐渐朝着跺关节方向前进了25厘米。依据相关调查可以得知,当蹬冰结束以后,运动员在Y方位所产生的身体重心、向前移动。而这些运动员无法在蹬冰完成以后对拓屈进行抑制。当运动员刀尖和冰面保持距离的时候,会在某种程度上致使存在较大的摩擦力。而经过相关调查可以发现:在蹬冰中所存在的运动学规律都会在速度滑冰蹬冰的研究中获得进一步的验证。一些研究人员还研究出了蹬冰力作用点会慢慢向前移动。由此可见,速度滑冰奇特的滑行和蹬冰技术和以往运动有着一定的区别,会对拓屈产生一些难度。

【参考文献】

[1]吴晓华,邹吉玲,伊剑.速度滑冰运动对青少年体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运动,2016(19).

[2]姜雪莉,董晓琪.速度滑冰运动员营养的消耗与补充[J].冰雪运动,2015(3).

[责任编辑:田吉捷]

猜你喜欢
分析
禽大肠杆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经济危机下的均衡与非均衡分析
对计划生育必要性以及其贯彻实施的分析
GB/T 7714-2015 与GB/T 7714-2005对比分析
网购中不良现象分析与应对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伪造有价证券罪立法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