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洋
摘 要:沙龙是17、18世纪西欧上流社会的社交方式,也是精英社交文化的代表。到了20世纪,沙龙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化形式传入到中国,并经历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多元化的转变。这转变的过程也正是沙龙文化在我国扎根生长的过程。在把沙龙作为文化现象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沙龙文化融入中国的过程,中国化沙龙的特点,以及这种文化融合对我国的影响。
关键词:沙龙;沙龙文化;融合
沙龙是17-18世纪流行于西欧上流社会,讨论有关文学、爱情、艺术等话题的高雅社交场所。在当时的西欧国家中,法国的沙龙最具代表性。从17世纪开始,沙龙在法国席卷整个贵族生活。到了20世纪,沙龙被传入到中国,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中国人对文化的热情与日俱增,作为重要社交手段的沙龙也日益活跃,并经历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多元化的转变。如今的沙龙在我国已演变出多种形式:高校的学术讨论,企业的商业讨论,各类沙龙美术展、沙龙图书展甚至网络沙龙等都是法国沙龙在我國的延伸。
然而,在19世纪就已经衰落的法国沙龙在今天的中国仍得以发展和延续,这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本文在把沙龙作为文化现象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沙龙文化融入中国的过程,中国化沙龙的特点,以及这种文化融合对我国的影响。
国外有关沙龙的研究开始较早,著作和论文数量众多且研究角度多样。其研究角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文化角度,一种是从社交组织机构的角度。代表作品有瓦·托尔尼乌斯的《沙龙的兴衰——500年欧洲社会风情追忆》,美国女作家艾米丽亚·基尔·梅森的《法国沙龙女人》,德国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等。
国内关于沙龙的研究成果较少,大多为论文。华东师范大学郭莹莹的硕士学位论文《近代西欧沙龙文化探析》,论述沙龙文化对西欧文化的影响;武汉大学詹娜的《法国沙龙文化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主要从经济方面分析了沙龙文化对社会经济的积极和消极作用。星海音乐学院的乔永平的《十九世纪法国沙龙传统在音乐生活中的文化意义》,主要从音乐方面分析沙龙在社会文化中的作用。牛慧霞的《法国文学沙龙的历史及其作用》主要介绍了法国历史上的著名沙龙,叙述了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而研究国内沙龙的著作为数更少,有费冬梅的《沙龙——一种新都市文化与文学生产》,从文学的角度论述沙龙,详细介绍了一些著名的沙龙及其发起者。曹丹丹的论文《法国沙龙文化在中国的引入与融合》,从符号学的角度论述了沙龙文化的引入,但未谈及沙龙文化融入中国带来的影响。另一篇《沙龙文化在中法两国发展的对比性分析》,介绍了沙龙文化在法国的兴起与在中国的创新。
今天,法国沙龙在中国方兴未艾,做一篇研究沙龙的论文不仅可以使我们从精神层面上了解沙龙的历史,更可以从文化融合的角度了解法国沙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 沙龙文化概况
在定义沙龙文化之前,首先要对沙龙进行定义。沙龙这一文化现象自产生以来,在欧洲许多国家得以发展,而法国的沙龙却始终是最具代表性的,这得益于当时欧洲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由地中海向西北欧的转移。因此本文以法国沙龙为例来探讨沙龙文化在中国的融合。
“沙龙”一词来源于意大利语,最初指大厅。在西方文化中,“沙龙”一词有两个所指,一是指代一个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交场所,二是指代一个艺术展的空间概念。而在我们中国文化中,“沙龙”一词也蕴含两层含义,一指文人雅士聚会交谈的场所,二是艺术展览的代名词。可见,在东西方的文化中,沙龙的定义大同小异,都承载的重要的文化价值。
从词源学角度分析,沙龙一词最初指向一种空间意义,即城堡里的接待大厅。而后,沙龙的概念从空间意义扩展到文化领域。1737年,法国卢浮宫的方形接待大厅举行艺术展览,简称为“沙龙”。1807年,德·斯塔尔夫人的小说《柯西娜》中最早出现了“沙龙”一词,用来指代文艺交流活动。从此,现代意义上的沙龙逐渐普遍。
法国的沙龙有三个主要特点。首先,沙龙的女主人是整个沙龙的核心人物。提到沙龙,就不能不谈及沙龙的主人。在西方的沙龙文化中,每一场沙龙通常都要由一位女性来主持,这些女性才华横溢、各有千秋,她们最大的共同点是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大多出身名门贵族。其次,沙龙的参与者之间是平等的。事实上,在大革命以前,法国社会等级森严,王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第三等级和贵族之间长期对立。而沙龙作为一种文化机构,似乎撇开了这种等级差异,开创了一种新的机制。沙龙的参与者,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只要收到沙龙女主人的邀请,都可以平等的参与沙龙中的各种讨论和谈话。最后,谈话是法国沙龙最主要的活动方式。沙龙的话题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从文学、艺术到哲学、政治乃至科技,人们可以畅说欲言,抒发己见。
2 沙龙文化融入中国的过程
沙龙传入到中国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被动输出,二是主动引入。
西方的传教士是沙龙的最初传播者。鸦片战争前后,西方有大批传教士来华办学、传教。在这一过程中,西方的思想和文化被潜移默化的植入了中华大地。沙龙的概念就是在那时被传入的。与此同时,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思想和技术。一部分国内学者被派到西方留学。他们在西方的求学期间深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回国后,努力传播先进的思想和理念,沙龙作为一种西式的社交方式,也在当时被引入。
沙龙文化引入中国的过程可分为下述几个阶段。
2.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随着早期沙龙概念的引入,到了二三十年代,中国已有好几座城市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沙龙,比如上海、北京、苏州、杭州等地。其中,上海的沙龙发展最为迅速,这表现在其沙龙数量最多,参与人数也最为可观。书店、茶馆和咖啡屋是三个最主要的沙龙场所。书店中,当时最著名的当属曾普的真善美书店和邵洵美的金屋书店。而在茶馆中,“新雅”茶楼则是最重要的沙龙聚集地。除此之外,咖啡屋作为新兴的带有西方色彩的高雅场所,自然成了文人雅士高谈阔论的不二之选。
2.2 40年代至改革开放
如果说沙龙文化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历了迅猛的发展,那么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其发展速度明显放缓。这与中国的当时的国情密不可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长达14年的抗战历程,当时的战场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华北。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举国抗日,文人志士也全面投身抗战,沙龙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的和平的环境和安定的土壤。沙龙活动几乎绝迹,只有一些小规模的文艺集会。当时重庆的“二流堂”,虽然没有明确的组织和具体章程,在当时也是比较著名的。由于它具备了沙龙的性质,在当时也被人认为是一种文艺沙龙。
抗战结束后,在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鼓励工商界、知识界的民主人士聚会交流,共同商讨国家大事。“星五聚餐会”是当时民族资产阶级组织的比较有影响力的活动,该组织由重庆五个工商实业团体构成,每星期五聚餐一次,除了讨论他们本身的困难和需要问题之外,也谈论国内外政治问题。
建国以后,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成立的“二流堂”曾在北京组织过一些活动,但由于后来遭到了批判,一度被定性为“反革命政治集團”,“二流堂”难以继续。显然,沙龙的发展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从建国到改革开放这段时间并不适合沙龙文化的发展。
2.3 改革开放后
1978年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里程碑似的转折点,它不仅结束了十年的动荡,更开启了知识的新时代。知识分子获得了更多的言论自由,沙龙也开始重新崭露头角。高考制度的恢复,使大学再次成了知识分子们活跃的场所。在此背景下,高校学术沙龙风起云涌,相继举办了多场有导师来主持的学术沙龙。1989年,北京大学的谢冕教授开始组织“批评家周末”,定期邀请一些作家、评论家谈论热点问题。沙龙文化渐渐恢复了生机。
9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实行市场经济政策,人们的关注点转移到致富问题,沙龙的主题也随之改变,由原来的文学艺术转移到了经济和财富,这就产生了一种新的沙龙——俱乐部。俱乐部保留了沙龙的基本形式,然后其实质却已发生了巨大改变。最初的沙龙旨在给文人学者们提供一个各抒己见、交流思想的平台,而俱乐部的组建则是建立在丰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诚然,沙龙的举办也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但俱乐部的实质是一部分富人物质膨胀的产物,可谓是在物质中诞生,为追求物质而生。但在某种程度上,俱乐部也可以算作是沙龙文化传入中国后的衍生品。
如今的沙龙已发生重大改变,早已不局限于以往的规模。其形式更加多样,所涉业界也更加广泛。不仅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文化圈被保留下来,全民性的主题沙龙、讲座、座谈会等新的沙龙形式风起云涌,方兴未艾。至此,沙龙在中国经历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多元化的转变。
3 中国化沙龙的特点
如上所述,沙龙融入中国后发生了一些转型,在保留了原有的形式以外,中国化的沙龙有着一些自己的特点,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沙龙的举办状况,笔者进行了调查走访,鉴于国内沙龙遍地开花、颇为分散,仅对高校沙龙进行调查,现总结如下:
第一、定期、长期举行。根据针对高校内举办的沙龙的调查走访,我们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沙龙都是定期举行,时间大多在周末或周五晚上。这些高校沙龙多以学院或专业为单位,面向全校师生,每一场沙龙有着固定的主题。有时,一个主题要分几次来讨论,称之为“系列主题沙龙”。在所调查的高校范围内,各个学院举办的沙龙不会只有一场,多数是长期的,短则两三个月,多则一个学年,每周或者每个月固定举行。这也反映出沙龙在高校内部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
第二、人数不多,都是小圈子的聚会。虽然各大高校都人数众多,但高校沙龙的参与人数平均在22人左右,可以说每场沙龙都是一个小规模的集会。这与高校的现状密不可分。在高校中,文科类专业举办沙龙的次数更多,比如文学院、历史学院、新闻学院。虽然每次沙龙的宣传都面向全校师生甚至校外师生,但他们所设定的沙龙的主题往往不是全民性的,大众性的,而是带有很强的专业性。由于专业的限制,这些沙龙主题只能吸引专业内部师生,这就大大减少了沙龙的参与人数。不过沙龙本身就是精英聚会,不是全民大会,高校沙龙人数不多,正好。
第三、时间一般为下午到傍晚。高校沙龙都是在下午或傍晚举行。这一方面是因为灯光常能造出一种朦胧的、浪漫主义的美感,激起与会者的情趣、谈锋和灵感;另一方面是客观条件的限制,沙龙是一种自发的自愿性的活动,高校举办沙龙会选择师生的课余时间,所以晚上是大多数沙龙的最佳时间段。
4 沙龙文化融入中国的影响
本文把沙龙作为文化现象来谈。什么是文化?从大的范围讲,文化是生活在一定地域内的人们的思想、信念及生活、行为方式的总称。因为历史的沉淀和社会的发展,在不同的范围内有不同的文化体系存在。本文所探讨的沙龙就是典型的西方文化。那么沙龙这样的西方文化融入中国会带来哪些影响呢?从文化的角度来谈,沙龙的促进作用可归结为两点:
首先,沙龙文化对中国女性地位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在法国沙龙中,一位优雅的女主人是整个沙龙的核心,她迎接宾客、主持活动、调动气氛、侃侃而谈。这与我国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大相径庭。在中国,尤其在中国古代,有着妇女不见客的习俗,女性连客人都不能接待,主持一场沙龙更是匪夷所思,所有的大事件都要由男性作中流砥柱。然而沙龙的传入让国人开了眼界,看到了西方女性展示出的魅力和才华。沙龙女主人身上有一些共性,比如要求话语权、敢于追求自身幸福、勇于向传统女性道德观念挑战等等。这带给中国女性的不仅是震撼,更是一种激励。事实上,中国早期的沙龙都是由男性来主持的,比如曾普、邵洵美等人。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女性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太深,不敢崭露头角。另一方面是由于当时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于男性,以至她们没有足够的才华和能力来主持一场沙龙,像林徽因这样的才女毕竟是凤毛麟角。然而,沙龙的传入让人们看到了女性的力量,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争取妇女权利,要求男女平等,也产生了一些围绕着女性的教育权、婚姻、地位等的探讨。今天,中国女性的地位有了很大改观,无论在家庭中还是社会中的地位都有所提高,许多以前只有男性能从事的职业如今都向女性敞开了大门。这种现象的原因当然不可能只有一个,但沙龙文化的融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女性的觉醒,推动了中国女性地位的提高。
其次,沙龙文化推动了人文精神。中国现在有各式各样的沙龙,有文学的、美术的、科技的、甚至就是以茶会友的。它们自发形成,散落民间,浩若星辰。然而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非功利性。很多名家和大手笔们参加沙龙不计报酬,对他们而言,真正的“报酬”,是思想的碰撞、灵魂的对话、内心的升华。这也反映出我国进入了一个文化时代,因为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十分富足的人们,才有可能去组建形形色色的沙龙。沙龙的兴旺与否,代表着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层次。今天,我国沙龙的发展趋势可喜可贺。作为现代人的精神食粮,沙龙文化不仅是人文精神的体现,更推动了人文精神发扬光大。
然而,像所有的外来事物一样,沙龙文化的融入亦是有利有弊。在促进了文化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沙龙文化属于西方文化,它的传播和发展对青年群体特别是高校学生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使得他们的民族观念淡化、产生了崇洋媚外的思想。特别在当今这种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背景下,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很容易被动摇。以至于出现了某些传统节日被忽略而一些洋节却热闹非凡的景象。就社交活动来说,根据针对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年轻人对学术沙龙的兴趣远远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学术大会或座谈会。对西方文化的借鉴虽无可厚非,但如果超过了一定限度,我们本土的文化就会受到重创。意大利的共产主义者安东尼奥·葛兰西最早提出过“文化霸权”的概念,即一种非暴力的文化意识形态控制手段。如今,文化霸权概念已被广泛引入到世界文化关系的研究中。沙龙文化融入中国既有主动引进的成分,也有被动输出的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这是西方文化的一种入侵方式,西方人将本国的物质生活方式、人生观、价值观及相关意识形态进行文化渗透和扩张,以提升自身软实力。而软实力最大的特征就是具有能够影響他人喜好的能力,即拥有吸引人的力量。这也是沙龙文化融入中国的一个不利因素。同时,它还会带来其他方面的负面影响,比如影响现代人的价值观、消费观,冲击国内传统文化产业等等。
结束语
综上,纵观沙龙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我们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即沙龙文化融入的初期阶段,四十年代至改革开放是沙龙文化在我国发展的低迷阶段,改革开放后则是沙龙在我国复苏和创新的阶段。在对原始的法国沙龙进行扬弃后,沙龙以新的、更适合国人思维和习惯的形式生机勃勃的发展。对于这样的“舶来品”,我们不仅要用开放的心态来接纳,更要以理性的态度来对待。
参考文献
[1][美]艾米丽亚·基尔·梅森.法国沙龙女人[M].郭晓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敖军.法兰西的智慧:感性与理性的结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3][德]斐莲娜·封·德·海登-林许.沙龙:失落的文化摇篮[M].张志成译,台北:左岸文化出版社,2006.
[4][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王晓钰,刘北成,宋伟杰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5][德]瓦·托尔尼乌斯.沙龙的兴衰——500年欧洲社会风情追忆[M].何兆武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6]费冬梅.沙龙——一种新都市文化与文学生产(1917-193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