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沙治沙造林配置方式与技术要点研究

2017-04-20 14:41曹庆喜艾茹
农业与技术 2016年24期
关键词:技术要点

曹庆喜+艾茹

摘 要:当前,全球都在研究如何解决环境问题,在长期的防沙治沙中,人们也总结出了一定的经验,并且,也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治理效果。在不同氣候条件以及不同沙区类型因素影响下,也会应用不同的造林配置方案和方法措施进行处理。人们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和应用资源,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人们的生存严重的受到了土地荒漠化现象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加强应用防沙治沙造林技术意义非常重大。

关键词:防沙治沙;造林配置;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727.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233157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加大的对资源的开采量,因为开采方法的不科学,对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也不断增大,在诸多环境问题中,土地荒漠化是其中最严重的一种,对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的伤害。造林配置技术是进行防沙治沙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求有关单位及工作人员必须要扎实的掌握该项技术。

1 土地荒漠化现状及防沙治沙造林的重要性

1.1 土地荒漠化的基本情况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在全球各地都有所出现。在生态环境恶化中,土地荒漠化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这种问题会涉及较广的范围,现阶段,已经得到了世界多数国家的重视。土地的荒漠化不但破坏了生态环境,也直接的影响了后代子孙的生活。在土地荒漠化的开始阶段,土地对牲畜的承载功能会不断降低,随着土地荒漠化的日益严重,就会有越严重的沙漠化程度,一旦没有选用合适的防沙治沙策略,最终导致有沙漠地带出现。

1.2 防沙治沙的重要性

在我国的西北地区经常出现荒漠化问题,但是,尽管这样,该地区在应用了相应防沙治沙策略后,有效的提升了沙漠的治理效果。其中,将土地裸露面积降低,是对土地沙漠化进行控制的主要策略,也为防沙和治沙的主要措施。植树造林能够对土地荒漠化地区的土质进行有效的改善,进而发挥出防风固沙的效果。通过大面积的植树和造林,在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区域构成一定的成防风带,进而能够降低沙漠化蔓延以及遏制土地的荒漠化。同时,大面积额造林和植树,不但能够将造林的绿化面积增加,使当地的土质得到改善,从而将农业收入增加,进而有效的带动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2 具体的配置方法分析

2.1 随机配置法

指的是根据栽植点来确定一个造林小班内栽植的苗木,在林间的空地造林中,比较适合应用这种配置方法,因为一些地区的林场面积较大,或者有很多植株被分布于地表面,然而,很多地面又不会被完全覆盖,地表面还有一部分空间可以被绿化,因此,就只能够通过随机的方式对其进行配置。有的空地可以栽植几十株苗木,有的空地却只可以栽植1株,并且,有时会在针叶林内将针阔叶树栽植进去,或者将针叶林栽植到阔叶林中。例如,将山杨树栽植到桦树林中,将桦树栽植到落叶松中,使一个小班内物种的多样性成为现实。

2.2 条形配置法

因为不同地区的造林方案不同,因此很多地区都应该将防火带设置出来,面的此种情况,就应该选择条形配置方案,指的是各株造林5行左右,可以将一条防火带设置到中间,并且,此种防火带能能够用来种草、种地。例如,可以将马铃薯等作物种植进去,因为它的秧较矮,不会有秸秆被留到地里,这样对防火会带来很大帮助,同时还会发挥很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也得到了造林农户的喜欢。

2.3 等腰三角形配置方案

在栽植相邻2行的苗木时,需要互相错开,以等腰三角形形状将3点分布开,因此,被称之为等腰三角形分配方案。不管何种类型的树种都可以进行配置,它的优点是互相之间可以充分的利用阳光、空气和空间,这样就会不会互相遮挡阳光,避免树木长大后枝条搭接到一起,尤其是在那些种植经济林较多的乡镇,都较多的应用了这种配置方法。

3 防沙治沙的技术要点分析

3.1 容器苗造林技术

在干燥度高于4的干旱荒漠地区、降水量极少、政法量较大的地区比较适合应用容器苗固沙造林技术。此种造林方法是为了保证苗木在生根期50d内得到足够的水分,不但能够将造林的保存率与成活率有效的提升,而且,还可以将造林成本降低。通常在4月上旬—5月下旬进行播种,容器最好选用高度在15~25cm,容积为500mL的瓶子,可以选择红柳、花棒、白榆、沙枣等植株,苗高在一年内能够生长到50~90cm即可。在种植前,将水注满容器,之后向容器中放入苗木,在60cm深的大坑内进行载种,之后填好沙子。在将苗木放入到了容器中后,防止破坏到其根系,进而将苗木死伤等危害现象降低。通常在2m×2m,2.0m×1.5m间控制容器种植苗的规格。

3.2 大苗深植法

在流动的沙丘中比较适合应用这种方法,是否防止沙埋、沙割、干旱和风蚀的最有效技术,不但能够确保植物不定根系的生长,将植株的稳固性增强,还可以降低因为补栽与沙障设置等带来的成本提升问题。在地下水位较浅、干旱、流沙影响较大的地区比较适合应用这种方法;选择生长速度较快、萌发不定根能力强、从生性强的植物,通常在0.7~1.0m左右控制深植度。

3.3 六位一体种植技术

这种栽植技术主要是将障蔽搭设、深部种植、底水浇灌、薄膜覆盖、套笼防护、生物治虫等工作融为一体进行苗木栽植的技术方案。因为流沙的稳定性较弱,并且这种土质在种植植物时也会遇到屏障,所以,应该将灌木混交林等植物种植进去。在种植期间,可以带土一起栽植这些植株,对植株四周的土壤进行适量的更换,之后将充分的底水浇灌进去,确保其能够顺利生长。为了防止阳光的强烈爆嗮和土壤的过量增发,在覆盖时,可以选择应用专门的薄膜,对幼苗生长的小环境予以改善。套笼保护的目的是确保植株的遮阴、保水和抗旱的效果,同时还能够避免兽、鼠、虫的损害,材料可以就地选择,这种栽培技术,能够将幼苗的更新率降低,减少幼苗春季扒开、冬季压埋等反复的劳作。

3.4 扦插倒坑法

在繁殖能力较强的植物中比较适合应用这种方法,能够压条、分根、地下茎、埋杆、插干、插条等,在沙柳、柽柳、柳树、黄柳和杨树内比较适合应用这种方法。通常在秋季与冬季进行,这时树木的生长季节结束或者早春树液萌动,用刀把插条切成下端斜形,上端齐平的光滑切口,可以马上浸水处理或者扦插后应用。为了将其效率提升,应该通过倒坑的方法进行插入,这种方法就是一边挖坑一边将条插入进去,然后将第2个坑挖出来,向前一个坑内填入,逐层的踏实,之后继续利用这种方法往下面的坑扦插。

3.5 高杆造林法

在丘间地和背风坡的下部比较适合应用这种方法,选择具有较强萌发力的品种,例如,杨树或者旱柳等,这些树种不但耐沙埋,成率高,而且具备较快的成材速度,牲畜对它们带来的危害也较小。通常对长2m以上、小头直径3m以上、3~4a生的苗木进行选择,在水中放入植株浸泡后,在有浅黄色或者白色物质从树皮上凸起后,就可以继续种植。

4 结语

近年来,我国风沙问题日益严重,极大的威胁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因此,防风固沙已经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的工作。防沙治沙过程中,植树造林为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在荒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种植适宜的树种后,不但能够发挥防范固沙的作用,而且还能够发挥出一定的经济效益,可谓是一举两得。因此,对于防沙治沙造林配置方法和技术要点就需要认真的进行掌握。对此,文章通过上文对相关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究,从而为有关单位及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一定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国庆.沙荒地区固沙造林技术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14(24):716-719.

[2]储永东.绿化苗木的栽培与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2005(9):31-32.

猜你喜欢
技术要点
建筑节能改造中内保温构造技术设计与技术要点分析
无线通信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马尾松苗木培育技术要点
果树嫁接改良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