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彦波+高晓波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关系着国家的安全与稳定,现有的研究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普遍水平较高,且与汉族学生差异不大;但仍然存在造成国家认同危机的潜在因素,对民族国家来说,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仍然十分必要。本文提出以群际接触理论为指导的实践方式来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群际接触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233-02
“认同”(identity)一词来自于拉丁文idem,源起于对个人归属感的研究,最初是心理学概念,后被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借鉴,主要回答和解决“我如何与他者相处”和“我是谁”的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认同问题已逐渐发展为我国学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共识之一就是认同非常重要,只有建立某种形式的认同,人类社会才能稳定发展。
一、我国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现状
认同有国家认同、社会认同、文化认同等多种形式,著名政治学家白鲁恂认为国家认同是处于国家决策范围内的人们的态度取向。国家认同是一种意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只有人们确认了自己的国民身份、懂得了个体与国家之间的密切联系,才会认为我是国家的一份子,才会去关心国家利益,对国家才有担当。
以“国家认同现状”在知网进行主题搜索,共有45篇文献。这些文献的研究对象比较广泛:从地域来看,主要是新疆、西藏、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研究;从民族来看,包括维吾尔族、藏族等主要少数民族;从年龄结构来看,既有中小学生,也有大学生和成年公民。从各个调研的结果来看,少数民族各类人群的国家认同都普遍较高,如赵锐、胡炳仙的研究表明,各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水平普遍较高,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并无太大差异。卢守亭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但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导致国家认同危机的潜在因素。因为大学生基本来自全国各地,会感觉到我和“他”原来并不是一样的,原来淡漠的身份意识会逐渐增强。比如有些大学生会把自身所属民族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如果矛盾双方涉及不同民族,其中有本民族的成员时,他会先入为主的认为本民族同学的行为是正确的,而不是用公民身份和法律的标准客观地来判断是非。而且随着“藏独”、“疆独”等分裂势力活动加剧,民族分离主义思想也在高校进行渗透,与我们争夺接班人,有的师生收到过反动政治刊物,在网上看到过反动政治宣传,有的师生还收到过被捐资助学、提供到国外留学等诱饵。
二、国家认同危机的表现及根源
國家认同危机并不是单纯是校园危机,而是民族国家体制的危机,表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但根源于国家治理。
1.政治层面。传统的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面对防止全球变暖、防止恐怖主义扩散等全球问题束手无策,迫切需要国家间的合作,公民对一个国家的能力产生质疑,这种逐渐增长的区域性或世界性的意识会形成超国家主义,从而削弱国家认同。
2.经济层面。经济全球化使资本全球流动,对国家管理经济的能力提出了挑战,这限制了国家权力的边界。随着全球化的加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市场的一体化带来了经济危机的一体化,这使民族国家的经济体系异常脆弱。
3.文化层面。全球化是不同的文明之间的交往和互动,由于不同文明之间在基本价值、历史、习俗、心理等方面的异质性,会强化各个文化共同体内的民族认同,导致文明之间的冲突,民族认同的强化会对国家认同产生排斥性,形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分离,有可能出现破坏国家统一的种族歧视、族群冲突和分离主义等政治活动。
4.民族国家认同危机的根源是国家治理的失效。国家认同危机的表现基本相同,但每个国家面临的冲击却有很大的不同,如亨廷顿所言“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但有的国家安然无恙,有的却被推倒重建,这根源于社会是否公正,国家的治理是否有效。
三、以群际接触理论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
因为现代社会仍然需要国家,所以即使国家认同面临着危机,但仍然必须强化国家认同。国家认同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但诸多研究表明,群际接触能成为提高国家认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方法,它的特点如下。
1.增进了解。群际接触理论研究的起点是认为“偏见源自无知、熟悉产生喜爱”,多维迪奥等人细分了三种增进群际了解、发挥作用的方式:①随着对外群体了解的增加,人们更可能与外群体成员建立新的、非刻板印象的群际关联,因为用了更加个性化或个体化的方式去审视;②对外群体了解的增加可以减少交往中不适的产生,降低交往过程中的不确定性;③增进对外群体的了解可以增强跨文化理解的能力,获得历史背景和文化敏感性。
2.缓解焦虑。情绪是影响行为的重要因素,在群际接触过程同样如此,不同的情绪导致不同的接触效果。群际交往与群体内部的交往相比,更容易引发焦虑感,从而导致一系列消极反应,如干扰有效沟通、强化刻板印象、影响群际互信等。一旦有了一次成功的群际接触后,群际焦虑的水平会大幅下降,人们认识到不必如此害怕此类交往。
3.产生共情。同为群际接触过程中产生的情绪,与焦虑相比,共情则是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情感。要消除偏见,意味着不仅要有对差异的了解,更需要对差异的理解,这种理解就是共情。在群际接触过程中,尤其是跨族友谊等较为亲密的接触,比较容易使得一个人能采取外群体成员的视角并对他们的关注点感同身受。可以说,共情是从两个角度来消除群际偏见,一方面是能够让人们对外群体产生更积极的情感;另一方面是影响人们的动机并促使他们表现出支持性行动。与焦虑的负强化作用相比,共情更像是一种正强化,它可以改善群际态度,并最终消减群际偏见。
四、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实践方法
但必须要强调一点的就是,群际接触并不是将不同民族的同学放在一起就能产生作用的,群际接触需要不同族际群体的有机连接,我们以常见的“三同”为例来分析应如何做到群际接触。
1.学习混合编班。进行混合编班,目的是使来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共同聚集到一起,达到既可共享多种文化熏陶,又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目的,这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是大有好处。但在现在的很多实践中,往往是混合编班做到了,但群际接触却没有产生,反而带来教学进度不一等很大程度的不适应、甚至是相互拖后腿等不良。这是因为混合编班如果只是停留于形式上,没有在学习上达成统一目标,没有真正促进群际的接触。高校应不断创新培养模式,不能再是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应该创设民、汉交流的学习团体或学习小组,设计让团体每一个成员都需要参与的共同目标,促进各民族间成员的合作互动。
2.住宿混合同舍。民汉同宿的目的是加强不同民族学生的交流、交往、交融,让他们在朝夕相处中产生感情,从而消除文化误解,筑牢民族团结的心理基础。但如果只是“同舍”而没有“接触”,反而更容易产生相互排斥,严重点可能上升到个体矛盾。“同舍”时应首先确保各民族学生的地位平等,关键的环节是要创设寝室成员的共同目标,保障促进各民族间成员的合作互动,提供保障群体互动的制度支持。比如学校应举办以寝室为单位的活动,让学生清晰地意识到要形成寝室的共同利益,通过共同利益来保证自身利益的实现。
3.活动混合编队。如果说班级和宿舍是传统的活动领域,活动则是更广泛的活动领域。中国人的交往模式一般以熟人为主,不太愿意主動与陌生人交往。学校应该创立为鼓励不同民族大学生交往的群体性的活动如创新协作活动、文艺活动等,强化各民族成员的合作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因为强化竞争可能会导致群际的对立而强化合作才可能保证群际的交流。这种群体活动使得他们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而不得不合作,在合作过程中相互指导、相互依存,才能做到分享信息、相互尊敬、优势互补,才能在公平的原则下实现多赢。
Abstract:Minority Students' national identity is related to national security and stability,existing research shows that ethnic minorities generally higher levels,and Han students have little difference;but there are still potential factors causing the crisis of national identity,the nation,and enhance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is still very necessary. This group of 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 as the guidance of the practical way to enhance the minority students' national identity.
Key words: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national identity;theory of inter group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