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杰
摘要:基于对教学设计瓶颈进行探因,从问题引领入手,设计适合实践类课程教学的工作任务单,不仅可以达到在课前明确学习内容、目标和方法,将教师的“授”变为“导”,还利于目标的达成、提高教学效果,利于突出专业成长、彰显学科价值。通过任务单导学的实施,引入适合的评价手段,提高学生的實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任务单导学;实践类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154-03
为深入探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加强劳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部分高职院校开设了旨在渗透学农爱农意识、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学农实践类课程。如何突破惯有的“课堂讲解——教师演示——分组实操”的课堂教学模式瓶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实践教学过程,提高学农实践效果,是摆在职业工作者面前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以问题引领,突破教学设计的瓶颈
(一)教学设计瓶颈探因
1.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必要的,但适当适度上还有欠缺。目前以实践教学活动为主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们也在试图摒弃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正在努力完成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但是形式比内容更多一些,效果不尽如人意。比如,为了学生能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中,有些学校硬性规定每节课教师理论讲解时间不能多于多少时间,学生的实操时间不能少于多少时间。这种做法,目的很好,但不同的课程的差异性没有体现出来,效果不佳。再比如,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味地将“学生展示”当作“把课堂还给学生”,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储备,加之准备时间短暂,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在同一时间分组进行实操演练并个性化交流,效果将更佳。
2.过于重视“做什么”“怎么做”这样的程序化内容,忽略了“为什么”这样的原理性内容。应用型人才是我们未来培养的主要目标,学生不仅要成为知识的“运用者”,还要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做什么”“怎么做”充其量是“操作工思维”,只有“为什么”才是培养学生的内驱力,才能真正放开学生学习的手脚,给予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和动手实践的机会。比如,课程实施过程中,简单的“告知”和“被告知”内容过多[1],教师多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己任,学生也多抱着“你让我干什么”“你让我怎么干”的态度完成实践任务。
(二)专业的课堂需要高品质的问题引领,高效的课堂需要高效的教学策略
高品质的问题引领和高效的教学策略是实现完美课堂的双轮驱动。
首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就应该设身处地关注学生所关注的,那么在教学设计时,应该创造这样的局面:学生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已经做到什么程度,遇到困难怎么办。
其次,问题引领时,问题的表达方式要简明扼要;问题中涉及的内容要关注实质;问题设置时避免随意,要严谨;问题回答时要给学生留有提升空间。
最后,在呈现出精心选择的问题后,优化课堂设计,不具体规定、限定课堂上的教学环节和学习环节,给学生的实践环节留有足够的空间,形成“学生为主、个性教学、合作学习、目标三维”的具有创新意义的课堂教学策略。
以《农家生活体验》课程为例,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如同学们对我国上个世纪60、70年代的农村现状了解吗?对农村生活用具(辘辘、推碾子、锄头等)尝试过吗?知道使用原理吗?同学们了解哪些民俗文化?通过这些问题,使同学们对学习任务有初步的了解,同时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巧用任务单,进行科学化设计,实现任务导学的完美应用
根据具体教学实践和学生特点,以问题引领为依托,以“任务驱动、问题导向”为原则,具有实践类课程性质的课程,可以尝试以任务单为载体的课程教学模式。
(一)可以达到在课前明确学习内容、目标和方法,将教师的“授”变为“导”[2]
首先,任务单上要体现出该课程的任务描述、工作流程,以及工作成果等。教师日常课堂的“教学目标”可以直接转化成学生的“学习目标”。
其次,有了任务单,课堂变成了“自学自研——合作交流——教师点拨”的课堂结构,学生可以跟教师从容交流,教师日常的“临场发挥”也转化成“运筹帷幄”。在统筹分组实践过程中,学生自主商量分组、划分各模块完成时间,充分体现自主性、能动性。
例如,《农家生活体验》课程,共有6个课程模块,每一个模块都有一份任务单,任务单中设计有课程任务、工作流程、工作达到的预期目标、评价等[3]。
(二)利于目标的达成,提高教学效果
在《农家生活体验》课程中,除任务单中的学习指南(问题引领)、达成目标(成果验收)、课程任务由教师提供外,工作流程由各小组根据本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各模块完成的时间,同时要做到与其他小组的时间不重叠,团结协作自主完成。“困惑和建议”的广度和深度,也将作为各组最终评价的指标之一。在这期间,教师只起到课上点拨的作用。在完成这两项内容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基础、认知途径与知识内在逻辑将达到和谐统一,同时,学生将完成“学什么”“怎么学”到“为什么学”的完美升华。而且,学生的主动思考,更有利于学生自主性、探究欲望、团结合作等能力的提升。
(三)利于突出专业成长,彰显学科价值
任务单导学下的课堂教学,无论从教室备课、教学方法、课堂气氛、教学成效上都优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提前预设问题引领,而且注重实践任务的安排,侧重于实践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这些就使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进而有利于学科发展。
三、在展示中评价,构建实践教学与能力培养的无缝对接
一直以来,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评价环节都是注重终结性评价,轻视过程性评价,大多采用提交实践报告、实习日记的形式来考核实践效果。
在任務单驱动下,以小组为单位的实践类课程中,不能把评价简单地理解为“量化打分”,展示实践成果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话语权的赢得、展示机会的获得,其本身就是一种评价。
(一)要明确展示什么
展示具有评价、引领、激励的作用。展示主要是通过语言的方式实现的,通过小组合作、通过完成任务单,展示解决问题的成效和过程,检测出目标是否达成、能力是否提升。
通过展示任务完成效果,可以检验出小组合作的默契与质量;通过对任务的展示,可以激发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要明确怎样展示
展示过程中,要提出明确的要求,不能为展示而展示,要既能调动展示者积极性,又能很好地把握课堂节奏。
1.目标定位,针对需要,选择“大展示”与“小展示”。
2.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展示环节。
总之,评价是手段,正确地评价引领,可以指向实践的更深层次,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最终实现实践教学与能力培养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孙春娟.任务单导学模式下中职语文有效教学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4,(3).
[2]崔俊涛.高职PLC课程学生工作任务单的设计与使用[J].新课程研究,2015,(6).
[3]柳桂媛.翻转课堂前学习任务单设计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6,(3).
Abstract:Designing a work task list appropriate for practice course teaching,with the basis of cause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design's bottleneck and the use of questions to start the course,can not only specify the study content,objective and method before the course,transferring teachers' "teaching" into "guiding",but also conduce to goal accomplishment,teaching effect improvement,professional growth and subject value presentation.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sk list guidance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appropriate evaluation methods,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wareness can be improved.
Key words:task list guidance;practice course;teaching mode;discu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