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肖
【摘 要】素质教育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主体思想和重心之一,其主体核心改革就是对素质教育的实施,通过践行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在小学教育中,通过素质教育的贯彻和实施改变传统的教育中学生接受的教育比较呆板、实际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差的缺陷,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国家富强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通过研究在小学教育中如何践行素质教育的策略,以提高小学教学的素质教育质量,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教育;素质教育
新课程改革要求下,学生要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和当前社会对学生培养的需要。素质教育作为当前教育的主题,和新课程改革的总的基调,在小学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如何在小学教育中践行素质教育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社会应当引导方向,推广素质教育
对于素质教育,社会应给出一个较清晰的概念,明确素质教育的内涵、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要改变对学校和人才的评价观念,不再给学校必须应对应试教育的压力,同时不能放任一切权利,不致于有些学校把素质教育等同于给学生减负、减课业、给学生权利。社会要从法律上确认学校与家长在安全方面的义务和责任,解开学校、教师的手脚。提高民族素质,实施小学素质教育,关键是要社会转变教育观念。
二、小学素质教育应从教学环境开始
教室是最基础的教学环境,也是小学教育实施的重要场所,我们要学会利用好这个场所。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排排坐的方法,让学生围成一个圆圈,以便学生能够随时能看到教师和教案。但是,教室有其固有的缺陷和枯燥的性质,教师要想取得优秀的教学效果,还应该把教学环境定位在课堂之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突破传统教室的界限,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在实际活动中教学可以增强他们的思维和能力。
三、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起点。学生有了兴趣,在学习数学知识必然会积极性提高,情感上也会肯定和愉快。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和谐课堂环境的创建,让孩子在和谐的环境中求知,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诱发。教师还可以和学生玩游戏,教学生动手操作一些小事情,给小学生创造一个适合自己探索的情境,学生自己在实践中发现了问题,自然会觉得有成就感和积极性。
四、教师要消除学生害怕学习的障碍,让他们在课堂上勇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
许多课堂上是教师讲授为主的,小学生是以听课为主要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方法扼杀了小学生自己的思考能力。在他们的理解之中,老师的话就是圣旨,老师给出的方法是完全正确的,他们不敢也不会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就导致了很多小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和疑问时,不敢和老师交流和讨论,只能做言听计从的“好学生”。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就要不断地鼓舞孩子、激励学生,让他们没有心理障碍和恐惧心理。教师可以让学生竞赛或者游戏,在这个过程中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在游戏或者竞赛中解决难题。
五、小学素质教育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新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和朦胧的一个概念,但是小学生的思维还没有被禁锢,对周围的事物也保持着高度的好奇心,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最好时期。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过程,建立教学联系时都要有意识地对小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培养。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决定小学生是否能够创新思想的前提。教学目标一方面要紧密联系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保证小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巧,另一方面要突破教材的限制,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路越多越好,方法越新穎越好,疑问越多越好,这样的教学目标才可以在完成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不是要让学生学会即可,而是要让学生会学。学会的目的是能够掌握知识,能够解决教学中存在问题,会学的目的则在于学生主动求知,能够发现新问题并解决新问题。所以教师在设计练习题目时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有层次,联系题目中既有基础知识巩固题,也有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题目;二是有新意,练习题要被学生接受,最好是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三是有变化,这样的题目可以使学生意识到答案不是轻松就能得到的,他们需要认真思考和推理,反复进行检验才能得到答案。
六、结语
总之,在小学教育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素质教育的需要,革新传统的说教式课堂教育模式,构建素质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教师在课堂中引入情感教育和实践能力教育以及其他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方式才能使素质教育能够在小学教育中得到很好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