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洋+宋瑱+李东梅
摘要:中国高校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但目前单一的教学评价不能满足高校教育评价实践发展的需求,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已成为实验课程教学评价的发展方向,因而它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实验课程;多元化;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153-02
实验课程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或技术的有机结合,是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具有直观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在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信息收集与运用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实验教学具有理论课堂教学所无法替代的作用[1]。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如何通过合理的评价体系,科学而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实验课程学习情况;如何对实验课程教学质量进行正确评价、评估,从而更进一步完善实验课程教学理念、方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同时正确、公正地评价实验教学人员的教学水平,是长期以来我们忽略的问题。
任何评价都是以一定的目标为准绳的价值判断过程,在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以客观主义的认识论为理论基础,形成了传统的评价理念与方法;若以建构主义、多元智力理论作基础,则形成多元评价的理念与方法。随着我国高校教学评价实践的发展,教学评价的外延不断扩大,内涵不断深化,单一的教学评价模式已不能满足高校教育评价实践发展的需求,因此有必要结合实际构建系统化的高校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式[2]。
一、现行实验课程评价体系的弊端[3]
1.注重实验结果,忽视实验过程。评价学生是否达成各实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主要看学生在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求获得的技能、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学习进步幅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但是目前实验课的主要评价指标是学生实验结果的好坏,然后根据实验结果给出学生成绩,这样导致了学生只关注实验结果而忽视了更重要的实验过程。教師在实验课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放手去进行实验,不要怕出错,做错了,我们只要找到做错的原因,避免在下次实验中犯同样的错误,这样才能让学生有较大的收获,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一元化评价,忽视多元化评价。传统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成绩,为学生学习成绩排名次,划分等级。而在实验课程中,教师根据实验结果,给出学生成绩,目前似乎没有把实验课程中相关的其他因素考虑进实验教学的评价中。例如:学生是否对实验课程进行预习、对实验原理掌握是否准确、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仪器使用是否正确、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讲授部分是否浅显易懂等,也应该考虑给予相应的评价体系,使我们的评价更趋合理。
3.注重教师评价,忽视其他评价。不同的评价主体将从不同角度对实验结果和实验学生进行评价。在传统的评价体系中,教师作为唯一的评价主体,对实验整体的判断占据了主导地位,教师根据实验学生的实验结果来判断实验学生的总体成绩,但是目前的实验教学,一个教师要同时关注20—30个学生的实验操作,肯定会有顾及不过来的情况发生。同时,学生、同行专家等评价主体的评价则被忽视,很难达到提升实验教学效果的目的,所以多元化的评价更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实验课程的实验效果。
二、多元化评价的模式[4]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进行实验课程评价时,首先要考虑不同评价主体的特点,依据学生、同行专家不同的认知特点进行不同的评价。如学生侧重于评价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同行专家的评价侧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研究等方面,自我评价侧重对教学或学习的自我反思与质性分析。在实践中,可根据不同实验课程的特点,制定相对独立的评价内容和标准,对教师的特色行为和教学风格给予较宽松的存在空间。
2.评价内容多元化、具体化。现阶段,高校实验教学的评价内容主要依附于学生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评判实验课程教学效果的优劣,但是还有很多与实验教学课程直接相关的内容,没有在目前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中完全体现。例如团队协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无论以上哪方面的能力内容,都是学生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逐渐体现的,所以评价内容应该是多元化的。学生实验过程及结果评价、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价以及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分析问题的思路及解决突发问题能力的评价等,都应包括在实验教学的评价体系内。
在实验教学评价中,还应考虑更为具体的内容,如实验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是否符合学院教学计划和课程基本要求;是否符合实验教学大纲要求的实验教案、讲义或实验指导书;是否严格按教学日历或教学课表开出实验以及是否有私自串课的现象;实验能否严格按规定的分组数、组人数进行;新开或首开实验是否有试讲、试做等记录。
3.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为了避免一元化评价的不足,应同时邀请优秀同行专家评价和师生自我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并贯穿于实验教学的所有环节和过程中。可以在一定周期内,组织同行专家、教师和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面对面”交流,倾听各方的评价和建议,从而增加彼此的沟通和了解。同时,还应要求学生多提意见,特别是学生对教师的意见及学生之间的意见才能更深层次地了解彼此的想法,这样才能多层面地反映教学状况,得出客观、全面的评价结果,有利于了解教学中的问题并及时改进。此外,还应建立多渠道的信息反馈机制,让有用的意见、建议和信息,能够准确地反馈给教师和学生。
三、结语
近年来,随着用人单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逐步建立,有必要对实验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在高校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工作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但是,从最终来看,我们高校是要培养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基于这一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实验教学会在高等学校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将促进我们完善和建立更客观、更公正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同时也会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出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磊,李翠霞,张永强.高校管理类专业实验课程教学质量可拓评价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249-254.
[2]何侃.高校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式探析[J].高校教育管理,2007,(5):79-81.
[3]张筱兰.高校学生学习的多元化评价的理念与方法[J].高等理科教育,2003,(5):65-68.
[4]陆垠杼.“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学习质量“多元化”评价方法初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