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与高校课堂融合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7-04-20 03:53伟郭宝红廖世容李洁轧之英
中国轻工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学习者融合传统

李 伟郭宝红廖世容李 洁轧之英

(1.天津理工大学,天津 300384;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91)

MOOC与高校课堂融合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李 伟1郭宝红1廖世容2李 洁1轧之英1

(1.天津理工大学,天津 300384;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91)

MOOC近年来迅猛发展,以其独特的优势得到了广大专家学者和用户的肯定。在与高校课程融合方面有诸多优势,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其优势、融合方式、存在问题及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合理化师资配备,保证课程质量;启用“分层授课”模式对学习者进行分流;建立机制促进非正式学习的开展;对学习者进行必要的引导;合理制定激励策略;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等相关策略。

MOOC;教学;融合;问题分析;对策

MOOC自其概念提出以来便受到了专家学者的关注,近年来更是发展迅猛,甚至被称为席卷全球教育界的“数字海啸”[1]。持续的MOOC热也促使一些研究人员开始对其利弊进行冷静思考。本文就MOOC与高等院校课堂融合的问题展开分析,提出应对策略。希望能对该领域的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

一、MOOC与高校课堂融合的优势

1.提高教学效果

MOOC的教学优势已经获得了众多学者的充分肯定,其所具备的碎片化、交互性、灵活性等优势便于学习者学习活动的开展,打破了时间地点的限制。如果能够与高校课堂以某种合理的方式结合起来,必然能够弥补传统课堂的缺陷,发挥技术优势,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2.节约教学成本

在前期课程制作的过程中,MOOC课程可能产生高于传统课堂的成本。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精力进行教学设计,也要克服面对镜头的心理不适,同时也可能因需要专业人员配合录像录音产生额外的费用。但从长远来看,MOOC的学习活动主要依托于PC或手持智能终端进行,其重复使用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能够极大的节省场地、教工、设备、易耗品、管理等方面产生的成本。

3.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保证学习者学习质量,保持学习者积极学习态度的重要因素。MOOC支持多种教学媒体,并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推荐海量优质资源,还拥有众多因为共同兴趣聚集在一起的学习者。为多样化教学设计的实施提供了成熟的条件,也对课程的质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不仅包括学习内容,也包括课程展开形式、各种学习促进机制等,如果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地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4.培养自学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习者掌握学习的能力比单纯掌握知识本身更能体现教育的价值。基于MOOC展开的学习活动大多是学习者单独进行的。没有传统课堂那种同学间的比较和竞争,没有教师面对面的督促与指导,对学习者的自学能力要求更高。学习者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制定学习计划,调整学习进度,选择学习素材,主动通过平台与他人交流学习,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的自学能力能够得到潜移默化地提升。

5.便于复习活动

手持移动设备安装APP即可进行MOOC学习,课程课件多以视频形式出现且可以根据需要反复观看学习,视频课件时长大多在20分钟以内。上述特点突破了传统课堂时间空间的限制及不可复制的缺陷,为学习者随时、随地、随意复习提供了便利条件。通过教师对学习者学习方式方法的指导,学习者能够更有效的利用碎片时间,展开更加高效的复习活动,有效促进对知识的掌握。

二、MOOC与高校课堂融合的方式探讨

1.MOOC用于课前预习或课后知识的延伸补充

MOOC可以为多种形式的学习载体提供平台,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利用MOOC进行课前预习或课后知识延伸,也便于教学者“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展开。但这对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自我管理能力要求较高,需要教学者对学习者进行引导,引入一些激励机制,培养学习者学习兴趣,提高其自我督促、自我管理的能力,这样才能保障教学的质量。

2.MOOC用于学习理论性知识,传统课堂进行操作实践

虽然MOOC用户数量众多,但它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通过MOOC进行教学。有学者提出MOOC将来可能会取代传统的大学,但实际上一些实践类、操作类和对情景依赖较强的知识是无法通过MOOC一类虚拟课堂的形式进行学习的,比如室外体育课、化学实验课程、品酒、插花、绘画类等课程。

对这一类课程的学习,可以在MOOC上完成理论性知识的学习,而操作实践的部分还需通过面对面的传统课堂完成。

3.MOOC用于学习通识性知识,传统课堂进行难点重点的讲解

相关研究表明MOOC课程如果和传统课程讲述的内容没有差别,会降低学习者参与传统课程的热情[2],而在传统课堂上教授的方法、技巧、态度、经验等隐性知识是无法通过网络课程获得的。这无疑对学习者来说是一种损失,也会造成教学成本的浪费。笔者认为简单通识性知识的讲解可以借助MOOC完成,在传统课堂上则可以把重心放在难点重点的讲解上,主次分明,但需让学习者知悉教学计划,二者配合,既能够兼顾教学质量又能节约成本。

4.与“翻转课堂”模式相结合

MOOC所具备特点使其能够与“翻转课堂”教学范式完美结合,同时体现出MOOC和“翻转课堂”双重优势。翻转课堂[3]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学生在课前课后借助MOOC或其他平台、媒介完成自主学习。课堂内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个人交流,从而使学习者获得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课后,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

三、MOOC与高校课程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完课率”低,学习持续性差

据Patterson报道,有5万名学习者在Coursera平台上注册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设的课程 “软件工程”,但通过考试的只有7%的学习者[4]。在16万名注册参加特隆和诺维格讲授的线上“人工智能”课的学习者中,完成了课程的学习者只有14%[5]。MOOC学习完课率低、学习者学习持续性差已经成了一个非常显著的问题。这既有学校及课程层面的原因,也有学习者自身的原因。

学校及课程层面表现为:课程的质量没有达到学习者满意的效果;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学习者的习惯及特征;没有将个性化学习的因素引入课程设计中;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缺少对学习者的鼓励;对学习者的引导也明显不足。在学习者层面则表现为:学习者缺乏必要背景知识,即所谓的“先行组织者”;缺少学习动力,需要一定的激励措施激发其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学习者学习兴趣不强烈。

2.互动交流欠佳、学习者积极性不高

据Phil Hill教授的统计,MOOC平台中约有47%的学习者注册MOOC后从未进行过课程学习,主动参与者仅占21%;14%的成员基本不参与互动,7%的成员不愿意努力完成课程,而11%的成员则是被动参与者。在课程结束时,仅有15%的学习者完成课程的学习,其中多数为主动参与者[6]。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的学习者并没有以饱满的热情加入到学习中来,也没有积极地参加各项交流讨论活动,这对完整高效的教学活动来说是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的。

究其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及课程方面,课程内容没有跟上时代步伐,课程质量欠佳,课程形式老套单一,鼓励性机制策略不足,评价体系不完善,缺少引导等。二是学习者个人方面,学习动力不足,缺少学习兴趣,自我效能感低,习惯做沉默的大多数。

3.教学形式单一

MOOC教学形式单一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虽然MOOC具备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条件,但像学者Bates所说,目前MOOC仍旧采用“依赖于信息传递、计算机对作业评分和同伴评价的古老的、过时的行为主义教学法”[7],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相对传统课堂,制作MOOC课程是一个需要耗费更多精力的工作,如果人员配备不合理,或者课程制作者之间合作欠佳就可能影响课程的质量,教学形式也会趋向于单一化。其次,MOOC等网上课程与传统面对面授课两种形式的课程没能有效融合,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最后,学习支持系统欠佳,缺少必要的引导,也可能让学习者忽略某些功能的存在,人为造成课程形式单一。

4.无法甄别是否是学习者本人

当MOOC与学习者成绩、学分绩点、奖学金、求职等方面联系起来的时候,就不排除不是学习者本人参与学习与考核的现象。

MOOC相关技术监察手段欠佳;课程质量良莠不齐;过度依赖网络资源,忽略传统课堂的重要性等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非学习者本人学习的现象。当然,学习者本身功利性强,对课程内容重要性认识不够,学习兴趣不强烈,课程内容吸引力不强也是造成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

5.难以适应高校实际教学需求

课程质量是重中之重,提高课程质量是解决MOOC存在的大多数问题的根本方法之一。当前MOOC的质量良莠不齐,用于学习者基于兴趣的自学尚可,但如果应用于高校相关课程的学习,则往往难以适应教学的实际需求。造成这一方面问题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程开发及使用过程中师资的配备不够合理;对学习者的监管机制尚且不够完善;在教学设计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课程开发过程中,对学习者的个性特征等重视程度不够;对学习者反馈的收集不够及时或者课程后期的完善工作欠佳。

四、MOOC与高校课堂融合的相关策略

1.合理化师资配备,保证课程质量

MOOC的特点之一就是支持“大规模”,对同时在线学习的人数没有限制,而且优质的MOOC课程资源可以反复使用,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教学者低效的重复性的工作。高校如果把MOOC融合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来,将更加有利于集中优质的教师资源,从而保证课程的质量。

在MOOC与高校传统课堂融合方面,可以鼓励多个教学者合作,共同开发并上好一门课程。不同的教学者根据自身的优势承担课程教学中不同的环节,保证各位教学者都能发挥自身优势,最大程度保证自己所负责的环节的质量,从而提高整体课程的质量。例如由不同的教学者分别负责教学设计、教学素材甄选、录制视频课程、实地课堂讲解、课后答疑、非正式学习组织与引导等环节中一项,采用类似于“流水作业”的集约模式开展,提高效率,节约成本,改善教学效果。

2.启用“分层授课”模式,对学习者进行分流

任何事物都不具备普适性,MOOC同样如此,并不是所有学习者都适合通过MOOC的形式进行学习,也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以MOOC做为载体进行教学传播。基于上述两点,有必要采取学生分流的“分层授课”的模式,规避MOOC不足,发挥其优势作用。

在课程开始前,通过测试对学习者进行“分流处理”,包括两个维度:上课形式的区分和授课内容难度梯度的区分。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测试情况对每一个学生定制不同的学习模式。

在学校,MOOC课程按授课内容难度分为三个部分:初级、中级、高级。在制作难度上与常规MOOC制作并无太大区别,只不过将课程视频分段并附上不同的标签,如表1所示。初级部分可以是引导性、普及型的学习内容,中级部分是基础性的学习内容,高级部分则是难度较大的内容或扩展性的内容。传统课程相应的也设置成三个部分:初级、中级、高级,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讨论课或实践课。传统课堂的开展与日常上课无太大区别,只不过需要根据学生测试情况,对课程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班级容量,并配备相应数量的教师。

表1 MOOC与高校课堂融合前后对比图

上课形式也分为三类:“MOOC”、“MOOC+传统课堂”、“传统课堂”,学习者上课模式如表2所示。比如对某个学习者测试结果显示适合 “MOOC+传统课堂”且适合MOOC上完成初级课程。那么这个学习者则需要选择MOOC上的初级课程,并参加实际课程的中级和高级课程以及设置的操作实践课。

表2 学生上课模式不同情况

3.建立机制,促进非正式学习活动的开展

“非正式学习”[8]指在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场所发生的,通过非教学性质的社会交往来传递和渗透知识,由学习者自我发起、自我调控、自我负责的学习。学习一门课程,课堂的学习只是起到一个启迪引导的作用,有时候非正式学习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所以建立机制鼓励学习者进行非正式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者对学习者提供必要的引导,适当增加学习者互评在总成绩中的比重,给学习者提供展示通过非正式学习获得成果的机会等。完善MOOC学习支持系统,开发便于不同学者之间共同展开非正式学习的功能,比如以兴趣主题为中心的“群约”功能的推出。

4.对学习者进行必要的引导

依托于MOOC的学习活动能够更好的体现 “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这种情况下教学者更适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MOOC与高校传统课程的融合过程中,对学习者的引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树立目标管理意识;对其学习方式方法技巧进行指导;介绍及帮助其使用平台及软件相关功能。

MOOC与移动学习等新技术的结合使学习活动能够随时随地发生,这种便捷性可能淡化学习者对学习资源的珍视程度,再加上拖延心理的影响,就会造成完课率低、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树立目标管理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在MOOC上集成一个可视化目标激励插件,引导学习者制定学习目标,完成进度可随时查看,同时带有目标提醒等功能。此外,通过多种方式对学习者学习方式、方法、技巧等进行指导,对平台软件相关功能的使用介绍及帮助也是必不可少的。

5.合理制定激励策略

通过MOOC展开的学习活动对学习者自控能力要求较高,当考虑MOOC与高校传统课堂融合时,为保证学习者顺利完成全部课程,制定合理的激励策略必不可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借鉴游戏类平台激励机制,创新教学学习方式,MOOC中增加考试得分点,提倡个性化学习机制。

可以通过引入积分制、竞争机制、成绩排行榜等游戏平台惯用方法来提高学习者的外在动机。保证同一学习者在MOOC上的学习部分和传统课堂上的学习部分内容相似度较低的情况下,适当增加MOOC中考试的得分点,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学习者的积极性。而创新教学学习方式、增加个性化学习机制[9]等手段的有效运用则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动机,效果最为明显,实施难度也最大。

6.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评价在整个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高校课程学习者最为重视的部分。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能够极大地激发学习者积极性,帮助课程高效顺利开展。笔者认为,MOOC与高校课堂融合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网上考试+现场考试”,“自评+学习者互评+教学者评价”。

当前,在学习者使用MOOC学习的过程中,会在视频播放过程中弹出答题卡,在学完一单元后有单元测验及相关作业,这些都可以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部分。如果能将类似视频会议的机制引入MOOC,再加上网上随机点名回答问题等方式的运用,则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他人代学的现象。终结性评价则需要学习者到教室参加考试,利用高校具备场地、设备及教务等优势最大限度保证评价的公平性。自评和学习者互评则能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在认识自己和认识他人的过程中,使教育活动产生更大的价值。

五、结语

随着MOOC的快速发展,其与高校课堂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二者的融合具有诸多优势,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果能够采取合理化师资配备,保证课程质量;启用“分层授课”模式对学习者进行分流;建立机制促进非正式学习的开展;对学习者进行必要的引导;合理制定激励策略;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等相关策略,也许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些路径。

参考文献:

[1]汪基德,冯莹莹,汪滢.MOOC热背后的冷思考[J].教育研究,2014(9):104-111.

[2]高地.MOOC热的冷思考——国际上对MOOCs课程教学六大问题的审思[J].远程教育杂志,2014(2):39-47.

[3]曾明星,李桂平,周清平,等.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1):41-49.

[4]Meyer,R.What It’s Like to Teach a MOOC(and What the Heck’s a MOOC?)[EB/OL].(2012-07-18)[2016-12-30].http://www.theatlantic.com/technology/archive/2012/07/what-its-like-to-teach-a-mooc-andwhat-the-hecks-a-mooc/260000/.

[5]王文礼.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3(2).

[6]hil Hill.MOOC中的5种学生类型[J].中国教育网络,2013(4).

[7]Bates,T.What’s Right and What’s Wrong about CourseraStyle MOOCs?[EB/OL].(2012-08-05)[2016-12-29].http://www.tonybates.ca/2012/08/05/whats-rightand-whats-wrong-about-coursera-style-moocs/.

[8]张艳红,钟大鹏,梁新艳.非正式学习与非正规学习辨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2(3):24-28.

[9]杨玉芹.MOOC学习者个性化学习模型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4(6):6-10,68.

(责任编辑:姚歆烨)

Tackle the Problem of Lntergrating MOOC and University Classroom Teaching

LI Wei1,GUO Baohong1,LIAO Shirong2,LI Jie1,YA Zhiying1
(1.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384,China;2.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Beijing 100091,China)

In recent years,MOOC has got a rapid development,and been affirmed by the majority of experts and scholars and users.There are many advantages when it is used in integration with university curriculum,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This paper analyzed the advantages,problems and the reasons,and also put forward some relevant strategies,including arranging teaching staff reasonably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course,using “stratified teaching”mode to enable learners to learn better,establishing a mechanism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l learning,providing necessary guidance for learners,setting up reasonable incentive strategies,and designing relevant curriculum evaluation system,etc.

MOOC;teaching;integration;problem analysis;countermeasure

G762

李伟(1988—),男,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天津理工大学教学基金项目(YB14-10)。

猜你喜欢
学习者融合传统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融合》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老传统当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