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麗婉
(首都師範大學甲骨文研究中心)
新近出版的《殷虚書契五種》由《殷虚書契前編》、《殷虚書契菁華》、《殷虚書契後編》、《殷虚書契續編》、《殷虚書契四編》等五套甲骨著録書集合而成。前四種在這之前,已經以專書的形式面世,《殷虚書契四編》(以下簡稱《四編》*本文引用甲骨著録書及其簡稱爲: 《四編》 —— 《殷虚書契四編》、《合集》 —— 《甲骨文合集》、《續存上》 —— 《甲骨續存》上編、《北珍》 —— 《北京大學珍藏甲骨文字》、《中歷藏》 ——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藏甲骨集》、《合補》 —— 《甲骨文合集補編》、《存補》 —— 《甲骨續存補編》、《國博》 ——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叢書: 甲骨卷》。)尚未單獨發行。《四編》一共著録444版甲骨拓片,這些拓片大部分已經采入《合集》、《北珍》、《存補》等甲骨著録書中(詳見本文附録“《四編》與舊著録對照表”),但也有一小部分未見於舊著録。
尚未見於舊著録的拓本,其價值自然不言而喻。已見於舊著録的拓本,其重要性也不可低估。由於墨拓過程不同,拓本質量有優劣之分。對《四編》進行整理,找出未面世的拓本和比其他著録書精緻的拓本,對卜辭的研究有一定作用。《四編》拓本製作精良,文字清晰,正如其後記所指出的,《合集》1187的清晰度與《四編》400相比,相差甚多。*羅振玉、羅福頤類次: 《殷虚書契五種》下册,北京: 中華書局2015年版,頁1585。筆者在整理《四編》與舊著録對照的過程中,發現《四編》還有其他更加優良的拓本,可以幫助解决卜辭研究中的一些問題,本文選取一些例子加以説明。
圖一
圖二
“冓”字,在甲骨文中大致有祭名、人名、遘遇三種用法,這是大家所熟知的。但對於“冓”字構形取象爲何,衆説紛紜。唐蘭先生認爲象兩甾背叠之形;郭沫若先生認爲象竹篝之形;董作賓先生認爲象構木爲棟梁之形;李孝定先生和裘錫圭先生均認爲象二魚相遇形;于省吾先生認爲郭沫若之説,可備一説,“冓”與“魚”形無涉,以爲象兩魚相遇,非是。*各家之説詳見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第四册,北京: 中華書局1996年版,頁3134、3141—3146。
各家對《合集》30667的釋讀如下:
《甲骨文合集釋文》惠今日……其。中……又……①《甲骨文校釋總集》、《殷墟甲骨文摹釋全編》其惠今日中……又……②漢達文庫……其惠今日中……又……③①②③胡厚宣主編:《甲骨文合集釋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30667號。曹錦炎、沈建華主編:《甲骨文校釋總集》,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版,頁3413;陳年福:《殷墟甲骨文摹釋全編》,北京:綫裝書局2010年版,頁2722。漢達文庫:http://www.cuhk.edu.hk/ics/rccat/index.html。
圖三
所有的釋法均有問題。其一,“其”字的行款及字體大小均與“中……又……”相同,異於上面一辭,不應歸入“”字條卜辭;其二,仔細觀察《合集》30667的拓本,依稀間還可以看出“惠今日”右邊還有卜辭,只是難以辨認爲何字。對照《四編》113(局部截圖見圖三),可看出這些缺釋的字爲“,又正”,“”字上端有所殘缺,但從殘畫以及辭例看,當是“”字,卜辭中常見占卜“某日,又正”,如“即日,又正”(《合集》29704)、“貞: 惠乙酉,又正”(《合集》30813)、“惠今辛丑,又正”(《合集》30815)。
因此,《合集》30667的釋文當作:
其中……又……
圖四
《合集》2442又見於《續存上》313,但是兩者拓本都非常模糊,下面一辭更是難以辨認,各家釋文均爲“翌日戊戌……侑……”,*胡厚宣主編: 《甲骨文合集釋文》,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2442號;曹錦炎、沈建華主編: 《甲骨文校釋總集》,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版,頁348;陳年福: 《殷墟甲骨文摹釋全編》,北京: 綫裝書局2010年版,頁312;漢達文庫: http://www.cuhk.edu.hk/ics/rccat/index.html。從左往右釋讀,這樣的釋讀並不符合這個部位一般的刻辭規律。從甲骨形態上看,這是右龜腹甲第四道盾紋下面的部位,這個部位的刻辭順序一般是從原邊往中縫(千里路),即從右往左刻寫,相似的刻辭順序可參看《合集》24、235、773甲、1487、2799、9638、16749等。若翻檢《四編》82(局部截圖見圖四),便知道正確的釋讀是“丁巳卜: 兄戊翌日”。卜辭中貞問“某祖先翌日”的辭例還有“祖辛翌日”(《合集》1770)、“祖乙翌日”(《合集》12333反)、“中丁翌日”(《合補》2523反)、“妣庚羌甲奭翌日”(《合集》27507)等。
圖五
《四編》25(局部截圖見圖五)即《合集》953,目前所有的釋文對中間那條卜辭的釋讀均是“戊寅卜,王: 大庚伐”。*胡厚宣主編: 《甲骨文合集釋文》,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953號;曹錦炎、沈建華主編: 《甲骨文校釋總集》,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版,頁163—164;陳年福: 《殷墟甲骨文摹釋全編》,北京: 綫裝書局2010年版,頁163;漢達文庫: http://www.cuhk.edu.hk/ics/rccat/index.html。但是只要查閲《四編》25,便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戊寅”實爲“乙亥”之誤。《合集》的拓本是因爲“乙”字下面的筆畫被盾紋掩蓋,而“亥”字由於拓本漫漶,字形夾雜着並非筆畫的泐痕,所以“乙亥”才被誤釋成“戊寅”。
圖六
圖七
《合集》13576雖然拓本比較漫漶,但是文字仍可辨認,只是已無法看出兆序辭。翻看《四編》393(局部截圖見圖七),可看出兆序辭“二”(也有可能是“三”,“三”最上面的一筆可能與盾紋參雜在一起)。
《合集》15157正只墨拓甲骨有字之處,而《四編》396正(局部截圖見圖九)則將殘去
圖八
圖九
表皮,無字之處也墨拓出來,更全面地展現此卜骨的“面貌”。
當然,也有一些《四編》的拓本有缺乏反面或骨臼、不完整、比較模糊等情况,尚且不如舊著録。倘若能將所有拓本互相比對,就能達到取長補短的功效,進一步推動卜辭的研究。
附録: 《四編》與舊著録對照表* 舊著録一欄中如果是《合集》的號碼,則徑直標注號碼;若是其他著録,則在號碼前標注舊著録的簡稱。因《合集》、《合補》均有來源表可以查詢,倘若舊著録是《合集》、《合補》,一般只標注《合集》或《合補》的號碼,例如《四編》150即《合集》24558,而《合集》24558來自《續存上》1612,本表只標注“24558”,不再標注《續存上》的號碼。由於筆者能力有限,《四編》中可能還有一些已見於舊著録的拓本尚未查找出來,尚祈見諒。
續 表
續 表
續 表
續 表
續 表
續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