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阿根廷

2017-04-20 23:05杨军
南风窗 2017年5期
关键词:乔纳森阿根廷世纪

杨军

几个朋友闲聊国家的崛起和衰落,C君抛出一个话题:阿根廷是如何用100年的时间从一个发达国家成为发展中国家的。这不是一个玩笑,学界认为“阿根廷代表了一种经济和社会倒退的、令人难以理解的模式”,这是学术界著名的“阿根廷之谜”,至今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说起阿根廷,除了足球和马拉多纳,国人能想到的大概就是切·格瓦拉和庇隆夫人,最多再加上博尔赫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20世纪初,阿根廷是极富裕国家,人均GDP位于世界前几名。当时的人这样描述阿根廷:“阿根廷共和国是当今世界最为进步的国家之一。它在商业、财富、影响力和人口方面处于迅速发展中……阿根廷正在成为世界上的重要国家之一。”

看看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电影可以发现,里面富有的外国人形象大都是阿根廷人。那时想移民的人会犹豫是去美国还是去阿根廷,很多欧洲人选择了去阿根廷,几十年后,这些移民到阿根廷的欧洲人拼命找祖上的关系,想返回欧洲。

阿根廷富裕是不奇怪的,它的资源非常丰富,它的国土面积是美国的1/3,但人均耕地面积却几乎是美国的2倍,并且非常适宜养牛,曾被称为“世界的粮仓与肉库”,各种矿物资源和水资源更是极大丰富。但是阿根廷为什么会在依然具有优越的先天条件的情况之下衰落成现在的样子?

美国学者乔纳森·布朗写了一本30万字的《阿根廷史》,在书中明确提出主要任务就是要解答“阿根廷之谜”。他从文化视角切入,最终提供的答案是:歧视、特权、不公正等社会痼疾和暴力、腐败免罚等政治弊端导致了阿根廷的衰弱。当然,乔纳森也只是一家之言。

关于“阿根廷之谜”有很多种解释,大致来说,一种是归于外因,即从依附理论出发,认为是英国的影响使阿根廷出现了两大利益集团,集团之间的矛盾制约了阿根廷的发展。而后来美国又打压了英国在阿根廷的影响,使阿根廷经济失去了发展动力。另一种则归于内因,比如错过了几次大的发展机遇,庇隆主义的政策失误,政治动荡,文化因素等等。

当然,肯定不会是一种因素导致了阿根廷的现在,学界大多会把国际和国内环境综合起来解释“阿根廷之谜”。但不管是什么因素,有一点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国内的政策问题。国外的压力也好,国内的环境也罢,最终都会落到实际的政策上,当权者如何看待国际国内形势,如何分析政治经济局势,如何评估政策的短期和长期效果,决定着他们会推出什么样的政策。很不幸,阿根廷似乎一个世纪以来都在不断地犯错。承受后果的,当然是普罗大众,“对于阿根廷居民所能得到的福利来说,20世纪是一个失去的世纪”。

在每个国家都一样,很多政策,在当时是倍受国民追捧的,但实际上可能对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除了少数专业人士,很少有人能看到政策的长远影响,当一个国家的管理者煽动或者利用民粹来巩固自己的政策进而巩固自己的地位的时候,百姓福祉便危險了。

现在国际动荡,从欧洲到美国,民粹主义都在抬头,但这些人不过是对现实不满,希望过更好的生活而已,精英统治本身就是需要靠民粹来平衡,但这前提是精英真的心怀天下,不仅能做到“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福祸避趋之”,还要看清政策的长期影响。世界正在复杂化,而当权者,却越来越缺少政治家,越来越多政客,谁来考虑长远发展和百姓利益?希望几十年之后,世界不会再多出几个哭泣的阿根廷。

猜你喜欢
乔纳森阿根廷世纪
阿根廷玉米播种进度比2020年同期低
一颗热爱自由的心
——读《海鸥乔纳森》有感
世纪赞歌
重叠——2020年阿根廷Hello Wood建造节
相对等三则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1999,世纪大阅兵
书与人
乔纳森·艾萨克
阿根廷可能禁止敌敌畏和敌百虫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