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美术馆公共教育初探

2017-04-20 21:35高明
祖国 2017年4期
关键词:美术馆志愿者公众

进入21世纪,美术馆正在经历新的一轮转型升级。一方面是从“以藏品为中心”的办馆理念向“以观众为中心”的办馆理念转变,它日益重视和拓展自身的公共教育功能,成为学校和家庭以外最重要的艺术教育场所,成为广大公众休闲和审美的理想去处,成为社会精神生活和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平台。另一方面美术馆正在向高智慧、大服务、强自助的数字化战略方向转型升级,建设成既有潜力和实力、又有活力和魅力的新型美术馆。

与欧美发达国家悠久的艺术博物馆传统相比,中国的美术馆事业主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才真正兴盛起来的,进入21世纪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建设发展热潮。近年来,我国美术馆界不断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成为当今社会文化生活中日益活跃和重要的公共平台。从广义上讲,“艺术博物馆教育”是指艺术博物馆借助艺术作品为广大公众求知学习提供相关活动和服务,发挥其公共教育和服务功能,涉及艺术博物馆工作的方方面面,如收藏、展览、研究、出版、具体教育服务等。从狭义上讲,“艺术博物馆教育”则是一个专业领域,是指知识丰富、具有创意与专门技能的教育工作者,将学习与教学的原理有效运用到对艺术作品的诠释和展示等具体实践中,促进公众了解与欣赏艺术作品的能力,并将相关的经验转化到生活的各个层面。主要涉及艺术博物馆教育部门针对不同公众群体的特定教育活动。(本文探讨的是狭义上的美术馆公共教育。)我国的美术馆根据展览主题、展品情况、艺术家特长、空间设计、受众需求等各方面条件,因时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多种教育活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和进步。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互联网+”,立刻引起广泛争论,凡是和互联网有关的都在表述着各种论点。“互联网+”是指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将互联网思维应用于具体行业,提高效能。“互联网+”是在互联网数字技术下避不开的必然的发展趋势,是全球化的趋势,新兴技术作为文博行业发展的驱动力之一。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作为社会教育机构的美术馆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方式将全面提升。以下是笔者根据美术馆公教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围绕“互联网+”这个话题所作的思考。

一、提升公教服务的广度、深度、时限和针对性

美术馆从产生之初就被界定为非营利性公益机构。作为公益机构,为公众服务成为重要的使命。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是要面对所有公众,其受众范围广,且结构复杂。随着美术馆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公众对美术馆公共教育的需求也不断扩大。這与美术馆公共教育现阶段有限的覆盖范围形成巨大的缺口。而“互联网+”数字化的美术馆可以大大扩展美术馆公共教育的覆盖范围。从全国美术馆地理分布来看,文化系统所属美术馆近200家,极不均衡地分布集中在北上广和东部发达地区,但对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美术馆还很稀缺,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很难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深入公众生活当中去。从城乡结构上看,由于地理位置原因美术馆都集中在大中型城市的文化中心,而很多乡镇公众很难享受到美术馆的资源。现阶段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活动主要以场馆的展厅、学术报告厅、教室、图书馆、大厅、广场等公共服务空间为主要场所开展,空间受到一定的制约。美术馆的开放时间与很多工作在一线岗位的受众工作时间相冲突,这个时间相当一部分人很难到馆参观。另外,美术馆的每项公共教育活动固定时间,错过时间节点便无法参与观赏、互动、交流,留下遗憾。这是一直以来客观存在的问题。但是在“互联网+”的时代,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个人电脑的家庭普及,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美术馆的公共教育项目带来了新的契机,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实时、随时参与观赏、互动、交流。美术馆在互联网领域重点做工作,针对到馆观众,基于传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丰富公教形式,为观众开启高品质、沉浸式的轻松文化之旅。打破时空界限,充分利用各种智能终端提供远程服务,拓展了美术馆的公众服务广度、深度与时限。

针对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对象人群构成复杂,需求多样的问题。美术馆可以利用线上互动体验、学习、交流、娱乐等资源的制作、发布、管理和不同类型教育资源的检索、浏览、获取等任务,通过云计算采集更广范围内的用户的访问方式、浏览时间、传播和分享等有价值的信息。实现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教育程度、不同兴趣方向的人群结构统计分析。用以更佳科学地挖掘新知识,预测公众需求、策划新项目和评估活动成果。

二、提升美术馆公共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能力

美术馆的公教工作者的业务知识涉及美术学、教育学、传播学等领域。同时一线的工作人员还需要项目策划、管理的技巧、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市场营销的经验、知识和技能等等。由于我国美术馆公共教育学科建设起步相对较晚,美术馆公教人员十分紧缺。如美国高校从1974年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生教育,目前已经有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层面比较系统的院校教育。而我国,中央美术学院是做得比较早的,但也只是几年的事情,国内其它高校开展这方面的人才培养还相对滞后。现阶段我国的美术馆一线公共教育人员紧缺,一线人员配备不足,大多数还都是半路出家,由其他专业转过来的,缺乏一定的专业素质跟理论基础。公教队伍的专业水准和组织程度有限,不能高效的开展美术馆的公教活动。在“互联网+”的新模式下,应尽快引进国外先进的公共教育学术成果,对一线公教工作者进行培训。通过“互联网+”,在公共教育学科方面,有效收集整理美术馆公共教育活动信息,形成数据库并不断更新,为学术研究提供指导,从而促进美术馆公共教育学科的发展,进而达到培养高素质专业的公共教育力量。建立从全国到地区级的公共教育人员交流网络,加强各个美术馆公教人员的沟通和相互学习,及时分享优秀的公教活动方案以便相互借鉴研讨和推广。还可以将公教人员的档案录入数据库,形成人才信息数据库,包括人才的专业领域发表的学术成果,研究项目、擅长领域、策划活动履历等集成数据库平台,形成人才共享,互访互援,形成合力,取长补短互相学习。通过云端存储平台建立公教活动档案库,为公教活动理论更新提供参考依据。

美术馆的志愿者流动性大,流失率高。我国志愿者队伍来源渠道与人员构成比较单一,主要来自在校大学生。他们年轻、易于组织管理、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文化水平,适合做志愿者工作。但由于客观原因流失率较高。另外由于美术馆本身吸引力不够,管理不善导致志愿者流失。美术馆通过互联网搭建志愿者网络智能平台,进行细分整合志愿者资源,挖掘更多社会潜在力量,扩充志愿者来源。还可以在线上建设志愿者关于美术馆公共教育的论坛,使全国范围内的志愿者自由畅谈,形成线上交流互动,听取志愿者心声,吸取来自志愿者的积极建议,改善志愿者待遇,提高美术馆对志愿者的管理水平以降低志愿者流失率。

三、公共教育的工作模式更加智能

通过2015年全国范围的美术馆藏品信息普查,大量信息数据采集和集成到国家数据库。“互联网+”美术馆将多媒体技术、社交网络技术、游戏等元素融入不同类型的教育资源之中,提高美术馆的互动性、娱乐性。提升知识交互兴趣,激发创新灵感,达到培养受众创新思维。美术馆的研究、典藏、展览和教育将结合的更加紧密。公共教育将不再是美术馆教育部这种单一人员、单一部门能够做好的工作。美术馆将以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为支撑,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构建无缝集成现代智能技术的美术馆创新管理模式。公共教育人员将更多地参与到网络在线展览的策划。对重点展览进行提前宣传,对重要展品进行对维度、多层次的阐释,收集观众参观体验即时反馈给策展部门。公教人员将通过挖掘和整理藏品的历史、艺术、科学、社会等赋予信息,建立新型的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组织方式,推动研究与教育的互动,把美术馆及相关虚拟平台打造成为公众的艺术殿堂和公众终身美育的场所。公教人员还会参与创建美术馆文化产品设计、制作、推介、交易平台,提供丰富、快捷、个性化的美術馆文化产品,满足观众把美术馆带回家的诉求。根据观众在美术馆参观的行为,精准推荐观众兴趣度高的艺术品的相应的衍生品,例如,高清印刷的高仿字画,以及基于艺术品素材创作的美术馆衍生纪念品。

今天,借助于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真正进入了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发布者,社交属性将成为及其重要的需求。美术馆,可以成为社交的重要的载体。“互联网+”时代的美术馆公共教育将会与更广大的公众建立多维度的紧密联系。 2016年11月在浙江乌镇举办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互联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互联网快速发展,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深刻变化,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工作者应拥抱“互联网+”美术馆的时代,全方位利用各种内容和手段,美术馆的公教事业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杨应时.建设我国艺术博物馆教育的美好明天[J].美术观察,2011,(02).

[2]杨应时.艺术博物馆教育人才培养探索与思考[DB/OL].中国诗书画家网,2015-06-12.

(作者简介:高明,吉林省美术馆,研究方向:绘画材料语言研究。)

猜你喜欢
美术馆志愿者公众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钢·美术馆二层展厅 钢·美术馆一层展厅
志愿者
我是志愿者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去美术馆游荡
我是小小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