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体育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很多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致使体育课质量有时停滞不前甚至每况愈下。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本人多年经验,就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这两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兴趣;体育课;激发
1 产生的原因
在现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由于种种原因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沿用老的教学方式,过分强调统一行动、步调一致的有序性,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体育课紧张有余,主动不足;在一堂课中常采用满堂灌的方法,不管是优秀还是基础差的,都一视同仁,于是经常造成了好的吃不饱、差的吃不了的情况发生。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不良的情绪,不但教学效果不佳也使学生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
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的动力,所以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一个人的兴趣对他所从事的事业有无积极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的重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课的积极性。一个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会因为体育活动需要付出较多的体力而感到枯燥乏味,容易产生疲劳或厌倦;反之,如果他对体育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必然精神饱满,积极主动,由要我练变成我要练,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也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的必须条件。
2 解决的办法
怎么样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根据体育兴趣和体育学习兴趣的关系,我们可依据兴趣强度的差异,按引趣、激趣和增趣来不断促进学生的体育兴趣水平的提高。
2.1 引入兴趣
引入兴趣就是教师有计划、有针对性的采用一系列措施、手段和方法来诱导学生对所要进行的认知活动产生兴趣,这是培养兴趣的首次效应。兴趣的产生是以需要为基础,青少年学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强,容易对新生事物产生兴趣,虽然这种兴趣来源于外界事物一时的吸引,但时间一长便能形成学生认知活动的倾向。在多种因素的刺激下,当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悦地进行体育学习,同时也为体育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引入兴趣,重在“新”,旨在“引”。根据教学的内容与教学过程,以“新”、“异”来诱导学生学习体育的直接兴趣;通过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直接兴趣来引导学生产生间接兴趣。通俗地讲:学生喜欢玩,想跑想跳,但并不等同于学生喜欢体育和体育课,况且学生的兴趣也不平稳。这时教师可利用学生想跑要跳,好活动的特性来引趣。
2.1.1创设宽松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精心设计,布置一个宽松的练习环境和良好的锻炼氛围,能够诱发学生对学习极大的兴趣,引导学生较快地进入角色。如用音乐节奏带准备操,使学生有针对性地把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关节、韧带、器官充分活动开,为进入基本部分从心理上到生理上作为准备。
2.1.2注重新课的引入,抓住学生心理。
课的导入是引趣的起点。教学中,根据教学的目的和教学的手段、内容,可采用不同的手段,如音乐导入法:武术教学,采用古典音乐,边武边乐的形式导入;多媒体导入法:用图片和多媒体揭示蓝球的产生、发展以及规则的演变,能抓住人的心理引起兴趣,又能增强学生对体育的感受力和领悟力;范练导入法:教练新的体操内容时,采用标准的示范和语言刺激,以拉近师生的距离,拔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兴趣。总之,通过不同的方法,都可引导学生的兴趣。
2.1.3精心设计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诱导学生的兴趣。
按照目标教学的原则,把教学任务分解成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突出重难点,让学生明白通过学习所能取得的成果,也是引趣的一种有效手段。
2.2 激发兴趣
激发兴趣,是指在引趣的基础上,随着学生对认知对象的认识而激发起来的兴趣。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环节。学习上的短时兴趣,容易丧失其功效,当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学习兴趣被诱发后,如何保持并进一步增强,显得尤为重要。激趣的目的,是要增强学生对知识和学习的兴趣稳定性和强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水平,并转化为学生自身更持久、专一的学习内驱力。激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
2.2.1直觀激趣法:通过图片、多媒体等直观手段达到激趣的目的。如侧向滑步推铅球教学时,制作一多媒体课件,用形象、直观的方法,表示出力的转换,把用力的节奏、顺序、方法,清楚、简洁的揭示出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2.2设疑激趣法:根据教材内容大胆设疑,穿插提问。既极大刺激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正确理解技术的结构和练习的手段,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2.2.3激励激趣法:在学生所取得系列成绩时及时肯定,能积极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学生的情绪高涨,产生参与活动的尝试心理。
2.2.4竞赛激趣法:积极的尝试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根据体育项目本身含有竞赛特点,适当采用竞赛形式,组织教学活动,利用竞争的心理因素,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兴趣的有效手段。
2.3 增强兴趣
要使学生形成广泛而稳定的兴趣,做到在“乐中学,学得乐。”教师则要把培养学生兴趣放到重要地位来认识,在引导、激发他们兴趣中,着力培养他们的稳定兴趣。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只有在学生对体育课有了广泛稳定的兴趣时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增趣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所在。增强学生兴趣重点应抓好以下几个结合:
2.3.1生动与主动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都要适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灵活多变,力求生动。以生动促兴趣,由此带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3.2单一和综合结合:单一指教学内容的某一侧面或一个知识点;综合指多种形式、多种手段、方法及多种感知器官的协同动作。以形式渲染氛围,相辅相成,烘托主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3.3再现和创造结合: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接受现成的东西,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如铅球投掷中,为什么要采用这种用力的方式,有没用其它形式和方法。
应该说,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引趣、激趣、增趣三者间存在着递进和相互依存关系。没有引趣,就难以激趣,没有激趣,就难以增趣,后者必须以前者的实现为前提。当某一层次上的三步完成后,伴随着知识的增长,技能的掌握,学习内容的深化,新的学习形式和知识内容又将成为高一层次到引趣的起点。可见,兴趣的培养是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正是这种过程,学生的兴趣不断强化,兴趣水平不断提高,掌握知识体系越来越牢固,知识的容量也就越来越大。
3 结论
人的兴趣不是与生就有的,它是需要在一定的基础上,在学习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只有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爱好,使学生在情感上喜欢而使体育学习成为一种高尚的享受。这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也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的需要。
作者简介
李秋淮,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