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彦
【摘 要】 目的:观察急诊癔症患者予以心理暗示治疗与控制通气治疗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机场急救站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所收治的急診臆症患者40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心理暗示治疗,观察组予以心理暗示治疗配合控制通气治疗,观察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在予以不同的治疗之后,观察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经统计学分析,存在着P<0.05的显著差异。结论:对急诊癔症的患者予以心理暗示治疗配合控制通气治疗,获取了显著的疗效,可以将患者痛苦减轻,将临床症状改善的时间缩短,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 心理暗示 控制通气 急诊臆症 疗效
癔症在临床精神科中属于常见的一种疾病,在精神障碍上主要是解离、转换症状,通常产生于女性,病因主要和心理、社会因素存在联系。紧张或是恐惧为癔症诱发的关键因素,因为该种疾病的产生和进展与病程以及预后都和患者在病发前的性格特征相关,因此临床癔症患者于实施护理之中,需要对躯体予以护理,心理护理、控制通气等治疗也比较重要。急诊能够实现鉴别及诊断,没有显著的诱因之时需要格外注意对癔症的诊断[1]。机场急救站选取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所收治的急诊臆症患者40例作为临床对象,获取了显著的疗效,具体结果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机场急救站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所收治的急诊臆症患者40例作为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20例。其中有16例为男性,24例为女性,年龄集中在16至45岁间,平均年龄为29岁。13例属于精神刺激的因素,8例属于家庭纠纷,12例属于婚恋感情的问题,7例属于紧张的人际关系,所有患者伴随差异程度的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心理暗示治疗,主要是对患者实施安慰,接触患者之时将全面检查做好,使患者保持自信和热情,对临床治疗工作充满了强烈的信心,在医患之间构建友好的关系;观察组予以心理暗示治疗配合控制通气治疗,具体实施为:(1)首先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简要的介绍及讲解,时机上癔症属于具有功能性的一种临床疾病,基本可以彻底治愈,将患者以及家属产生的各种顾虑消除,从而向他们讲述控制通气临床作用的机理和疗效,获取患者以及家属等最大的理解以及配合[2]。(2)运用简易的呼吸器,将球囊装置有效的去除,进将面罩的部分取下,对面罩边部的气囊实际充气状况进行检查,运用EC手法将其固定在临床患者的面部令其面部紧紧贴在一起,与此同时,对全身需放松进行指导,予以吸氧、调整呼吸的节律,确保双眼微闭,呼吸缓慢且深。(3)心理暗示的治疗方法,对患者以及家属们产生的恐慌心理予以疏导及指导,在患者跟前最好不要谈及此病的严重性,对紧张或是焦虑的心理不要流露出,由于不佳的刺激将病情发作或是加重,确保有安静的治疗环境,进而消除由于不良环境造成的影响[3]。
1.3 观察指标
观察通气显著改善的时间和手足麻木临床症状得以显著改善的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临床分析的数据由SPSS19.0软件完成相关处理,以n表示临床中计数资料。
2 结果
在予以不同的治疗之后,对照组通气显著改善的时间为20min,而观察组通气显著改善的时间为5min;对照组手足麻木临床症状得以显著改善的时间为60min,而观察组手足麻木临床症状得以显著改善的时间为20min.从数据中可知,观察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3 讨论
面罩增加CO2的回吸收和心理暗示都是对该疾病予以治疗的基础环节,联用效果更佳,此外,不予以吸氧和增高相关氧分压,则会相应增多CO2的缺失,令呼吸性碱中毒进一步的加重甚至是产生更为严重性临床多种症状,实施心理暗示的治疗需要适当且简洁,言语井盖恰当,否则会增加临床症状,较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能够对病情进展予以缓解,不平衡的经济发展,以及个人在休养心理各方素质上的差异,伴随社会带来的压力持续增加会逐年增多,临床医疗工作者需要将认知提升,在应用面罩实现控制通气之时务必要确保控制通气实施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在应用之前必须将必要性的配合予以清楚讲解,患者只有正确的认知在临床上积极配合的重要性,在能最大化发挥该治疗方案的效用[4]。在应用之时,务必保证正确的精准与正确性,令先找、面部紧紧贴在一起不产生漏气,对CO2的吸收予以确保,尽早对呼吸性碱中毒予以纠正。在本次研究之中,表明组对临床症状的缓解明显好于对照组,应用心理暗示治疗与控制通气治疗相配合的方案可以在较短的时间之内对癔症患者临床症状进行有效的缓解,将患者痛苦有效减轻,将护理满意程度显著提升[5]。
在本研究之中,观察组临床效果好于对照组,即:观察组通气显著改善的时间为5min,手足麻木临床症状得以显著改善的时间为20min;且经统计学分析,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即P<0.05,该结果与有关文献的研究报道相同。
综上所述,对急诊癔症的患者予以心理暗示与控制通气配合治疗的方案,获取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将各项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显著缩短。基于以上在应用中具有的优势,可以在临床上予以广泛性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浩.心理暗示治疗配合控制通气治疗在急诊臆症患者中的疗效分析[J].医药前沿,2014(1):265-265.
[2] 马涛,戢新平,刘志等.压力和容量控制通气呼吸力学和相关细胞因子的关系[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3):270-274.
[3] 黎材心,王庭学.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在救治急性老年危重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4):53-54.
[4] 卢军锋.不同频率控制通气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1,21(3):439-442,482.
[5] 黄东亚,刘军,吴晓燕等.神经调节辅助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兔呼吸机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34(4):288-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