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长林
摘要 蚕桑生产是康县农业的传统特色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历史,但由于饲养和管理等因素造成蚕茧产量低。为了稳定发展康县蚕桑生产,切实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问题,针对康县蚕桑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利于加快蚕桑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蚕农增收。
关键词 蚕茧;生产现状;低产原因;对策;甘肃康县
中图分类号 S8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5-0222-02
1 康县蚕桑生产现状
1.1 基本概况
康县蚕桑生产历史悠久,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成为康县农业特色产业之一,具有育苗、栽桑、养蚕、缫丝等配套设施较为完善的茧丝绸产业链。特别是在县委十届四中全委扩大会议确立了“南茶北桑,特色立县”战略和“把好的做大,把大的做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产业开发思路之后,蚕桑产业开发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县蚕桑生产稳步发展。全县桑园面积累计2 746.7 hm2,饲养蚕种6 800张,平均张产24 kg,总产茧163.2 t。
1.2 存在的问题
虽然全县蚕桑生产中推广了100%小蚕共育、70%~80%的方格簇技术,并在养蚕技术普及上已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在生产中蚕茧单产低、质量差。通过调查发现,在饲养和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致使康县养蚕产量与质量不理想。
2 蚕茧低产原因分析
2.1 养蚕农户零星分散,未形成规模
据对全县12个乡镇256个村1.2万户的蚕农进行调查统计,年养蚕1张以上的农户有6 400户,占养蚕户的55%;其余养蚕户分别有1/2张、1/4张、1/8张,户均养蚕1.5张。户均收入仅391元,除去蚕种、蚕药等的投入,收入甚微,从而造成蚕农在生产上粗放经营,使投入、产出比重失衡[1]。
2.2 技术力量薄弱
虽然康县养蚕历史悠久,但近年来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量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出现了以妇女和老人、儿童为主的养蚕队伍。该队伍文化素质低,缺乏科学养蚕知识,加之地区经济贫困,科技专业人员少,科技普及和投资非常薄弱,给蚕桑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带来困难。
2.3 不重视投资
有些农户养蚕多年,只养蚕不投入,蚕室、蚕具简陋,人蚕共室现象仍然存在,除沙仍采用手工方式进行,不用蚕网。操作粗放,造成蚕体创伤,病毒经创伤侵入蚕体而感染蚕病。部分蚕农不提前买药消毒防病,蚕有病时才忙于治疗,以及蚕体蚕座消毒不及时,造成蚕座感染[2]。
2.4 桑园管理粗放
全县桑园面积2 746.7 hm2,但年养蚕只有6 800张。桑园不进行培肥管理和修剪,3~5年仍不能投产,有的甚至未投产已成“老头桑”。低产桑园没能发挥效益。
2.5 常规技术推广应用未落实
2.5.1 没有达到规范型小蚕共育。康县小蚕共育推广较早,但与蚕桑发达省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并存在以下问题:养蚕前消毒工作不彻底,没有在收蚁前7~10 d按“三天五步系列消毒法”进行;蚕种补催青遮黑处理不严格;共育期间温湿度控制不严格(加温设施需改进);未按适龄期采摘桑叶;切叶不标准,蚕座面积过小,不注重超前扩座。
2.5.2 只重视蚕前消毒,不重视回山消毒。许多蚕农养蚕前消毒,但售茧后未进行回山消毒,造成下季养蚕病原积累、蚕病暴发。做好回山消毒是防止病原体扩散的有效措施。售茧结束后,清除蚕沙进行沤肥,用强氯胺对蚕室、蚕具和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对于使用完的方格簇用火燎浮丝,再用4%福尔马林稀释液进行喷雾消毒,后用塑料布包折,在阳光下晒3~4 h晾干后捆扎放置在无污染、干燥通风处备用。
2.5.3 3龄蚕分户饲养温湿度得不到有效控制。3龄蚕是介于1~2龄小蚕期和4~5龄大蚕期之间的过渡时期。蚕农普遍用自然温度飼养3龄蚕,一般温度较低,多数在20 ℃以下(康县1~2龄蚕一般实行共育到3龄第2次给桑后发放到农户家中饲养)。究其原因如下:蚕农不了解3龄蚕适温的重要性;低温下的3龄蚕食桑缓慢,龄期延长,增加感染蚕病机会,有的农户把蚕领回放到炕上,任其升温超过30 ℃,致使蚕儿发育加快、体弱,是引起脓病暴发的原因,因而应让蚕农认识3龄蚕饲育温湿度的重要性,3龄蚕的饲育温度应当为25.5~26.0 ℃,干湿差为1.5~2.0 ℃。在此条件下蚕儿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生长发育快,体质健康[3]。
2.5.4 眠起处理不当。不少蚕农对将眠蚕、眠蚕、起蚕、青头蚕等特征辨认不清,用饲养时间和蚕是否活动来判断蚕是否入眠,容易把将眠蚕认为是眠蚕或是把低温不动蚕误认为眠蚕。眠起处理最重要的是掌握适期让蚕农能分清眠蚕、将眠蚕、青头蚕、起蚕等。一批蚕必须有50%的蚕入眠才能止桑,90%蚕入眠方可撒干燥材料,然后加提青网提出青头蚕,网下的蚕进行眠中保护。提出的青头蚕给桑饲养,然后放到温度较高处,促使提早眠齐,眠蚕眠起后必须一批蚕全部竣脱后饷食,以减少饲养批次[4]。
2.5.5 蚕座面积过小是导致蚕体虚弱多病的原因。不少蚕农不了解蚕的生长发育规律,只顾喂蚕而不管蚕座面积,致使蚕头拥挤、食桑不足、体质虚弱,导致蚕茧小、产量低。因此,饲育密度是影响蚕茧产量、质量的重要因素。
2.5.6 给桑量不足造成单产低。一些农户对桑园产叶量估算不准,订种量偏多,造成大蚕缺叶,以致影响产量、质量;此外,也没有掌握好气候因素。叶质较差影响食下量和食下率;蚕农农活太忙,早晨给桑后到下午甚至晚上收工才给第2次桑,大蚕食桑不足影响蚕茧产量。
2.5.7 观念陈旧,不重视簇具改良、簇中管理及采茧售茧环节。在实际生产中,有些蚕农蚕期处理得很好,可是好蚕没有生产出好茧来,质次、售价低而影响蚕农收入,究其原因是没有使用优良簇具方格簇。方格簇一蚕一孔结茧,蚕屎排在簇外,簇中通风干燥,次下茧少、上茧率高,解舒好,茧层厚簿均匀。选择了好的簇具还必须搞好上簇关,才能有效提高上茧率。适熟上簇,防止过生、过熟和过密上簇。过生上簇则游山蚕和不结茧蚕增多;过熟上簇易产生双宫茧。室外上簇室内挂,此法可大大提高蚕茧质量,效果明显。其优点是:室外场所宽敞,操作方便,光线明亮,利用熟蚕背光习性,可加快熟蚕入孔速度;室外空气好,湿度小,蚕粪、蚕尿排于室外,有利于蚕簇和室内干燥,减少簇中死蚕和不结蚕,提高结茧率和上茧率。待入孔后10 h左右移至室内,可提高入孔率,减少蚕簇翻转用工。及时翻簇,捡出游山蚕。调节好室内温度,加强通风换气。簇中适宜温度为23~25 ℃,上簇时一定要用箱式灶升温直至化蛹,并注意连续通风换气4 d以上,以便及时排出室内潮气,有利于提高蚕茧的解舒和色泽。抓好采茧售茧环节。部分群众不适时采茧、选茧,只要茧站开称,毛脚茧、次下茧混茧交售,造成蚕茧质量低下。因此,必须在蚕茧化蛹3 d后方可采茧,防止早采。应做到轻采轻放、分采分放,先采薄皮烂、黄斑、双宫茧,后采好茧,并分开放置分别出售。采茧结束后,把蚕茧平摊在竹席或蚕匾上,严禁装在不透气的容器中,提倡用筐篓售茧。
3 对策
3.1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重视栽桑养蚕
养蚕收入在农户的家庭经济收入中不占主导地位,群众就不重视,科技推广困难。只有让群众将栽桑养蚕作为主业,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群众才会重视,才舍得投入。
3.2 加强桑园管理,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
加强桑园培肥管理,认真进行桑园产量调查,以叶订种,量桑养蚕,才能做到叶种平衡、稳产高产。
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培养一支“能文能武”的队伍,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策略,以强化技术人员技能。推广比较实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根据当地的生产水平和群众接受能力,制订出切合实际、容易推广且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通过培训加以落实,树立重点村、样板户(样板户必须统一规范技术标准),以利养蚕技术普及和新技术的推广。加大大蚕期的技术指导工作,使养蚕前理论培训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指导使蚕农进一步掌握科学养蚕技术。
3.3 加强蚕茧质量的把控
强化售茧质量意识,严格执行鲜茧“优茧优价,劣茧低价”的收购方针。杜绝人情茧,让群众从收购蚕茧中自觉树立起质量意识。加强收烘管理,提高干茧质量。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生产经营理念,严格执行收烘蚕茧技术管理规范,落实质量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保全茧质,提高经济效益。
4 参考文献
[1] 钱忠兵.不同采茧时间对蚕茧质量的影响[J].中国蚕业,2014(1):38-40.
[2] 黄川.提升蚕茧产量质量技术措施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2014(1):156.
[3] 查文波.陆良蚕茧质量下滑原因及对策[J].云南农业,2013(12):47-49.
[4] 何黄敏,韦绍魁.忻城县蚕茧质量现状和对策[J].广西农学报,2009(6):87-89.